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19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包括两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每根连接杆上均有两个能够对大腿进行夹持的大腿箍板,连接杆的下端和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包括向外扩形成能够包裹小腿的空间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第二支架连接的沿竖直方向设置作为小腿支撑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底部连接用于放置足弓支撑鞋垫的第四支架,足弓支撑鞋垫在足内侧弓的部位具有凸起的矫正支撑面,后跟对应于鞋垫的位置与第四支架间设有空隙,大脚趾趾骨部位对应于鞋垫的位置沿鞋垫的长度方向设置分隔槽,以方便行走时足趾弯曲,弹性储能。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抵消行走或跑动对膝盖的冲击,更好的保护膝盖,加快康复的进程。快康复的进程。快康复的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护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全身主要的承重关节,它结构复杂,长期负重且运动量大,是下肢活动的枢纽。因此,其伤病率也位居所有关节之首。其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骨性关节炎,长期和增大的关节负载是其致病的主要外因。同时,膝关节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等也是膝关节的常见病症,它们的发生恶化都与关节负载相关。
[0003]临床上应用矫形器在治疗中已成为常见的方法与手段,而应用于膝部的免荷矫形器少之又少,免荷作用效果不明显对患者的疼痛缓解作用微弱,在骨关节损伤的患者人群中急需要一种能解决减少膝部受力与减轻疼痛的矫形器产品。
[0004]冰岛奥索公司推出的免荷一号,技术原理是对在大腿部分于小腿部分施加固定装置通过转动轴心相连接,在限制膝关节屈伸活动上有好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提供一个在步行时为膝关节减少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提供缓冲的装置,所以患者穿戴其步行后疼痛感觉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医疗器械没有提供完全针对性的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没有在步行时为膝关节减少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提供缓冲的装置,使得患者穿戴其步行后疼痛感觉依然存在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包括两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每根连接杆上均有两个能够对大腿进行夹持的大腿箍板,连接杆的下端和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包括向外扩形成能够包裹小腿的空间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第二支架连接的沿竖直方向设置作为小腿支撑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底部连接用于放置足弓支撑鞋垫的第四支架,足弓支撑鞋垫在足内侧弓的部位具有凸起的矫正支撑面,后跟对应于鞋垫的位置与第四支架间设有空隙。
[0008]通过在足弓支撑鞋垫设置凸起的矫正支撑面,使得在足内侧弓的部位托起内则纵弓,在患者步行时跟着地期以足弓高度的稳定支撑保证了足跟骨的侧向稳定性,后跟骨的稳定可防止足踝部内外翻的情况发生,足踝部内外翻的稳定从而控制住了胫骨的向内或外的扭转角度的发生,控制住了胫骨扭转角度即可减小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以膝内翻的控制从而达到对半月板内外侧受力的平衡保护。
[0009]进一步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能够旋转的铰链和第一支架连接。
[0010]通过能够旋转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架和连接杆间活动更加自由,同时限制穿戴者在步态中膝关节向前过伸的趋势。
[0011]进一步地,第三支架具有适应于肌肉形状的外扩弯曲形状。
[0012]进一步地,四个大腿箍板两两成对,每一对均相对分别设置于两根连接杆上,且大腿箍板上还有用于绑缚的固定带。
[0013]进一步地,足弓支撑鞋垫在大脚趾趾骨部位对应于鞋垫的位置沿鞋垫的长度方向设置分隔槽。
[0014]在鞋垫大脚趾趾骨部位进行释放处理,使得在穿戴矫形器步行时足趾可以更好地屈曲步行时足趾蹬地,以及考虑到人体解剖结构大脚趾趾骨骨骼较为突出避开突出点可减少其局部压力增加舒适性。
[0015]工作原理:本技术具有双重缓冲的效果:
[0016]缓冲一主要由鞋垫的双层缓冲设计在步行时后跟骨着地瞬间,身体重力加持后鞋垫后跟具有和第四支架的空隙,减少步行时关节瞬时压力,到达对于步态过程中骨骼刚性传递冲击减少,避免半月板过分受力接触从而减轻了患者步行疼痛。
[0017]缓冲二主要通过穿戴者穿戴矫形器将大腿箍板通过固定带扎紧与自身大腿相固定,使得在行走时,由于矫形器自然下垂,第四支架先接触地面,第四支架、第三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杆均为机械连接,能够进行力传导,使得第四支架将受力直接传递给了大腿,大腿在连接杆和大腿箍板的作用下先受力,避过了膝盖的力传导过程,然后产生了缓冲的效果,只有当脚和第四支架以及地面同时接触,才会对膝盖产生压力,但是此时大部分的力量已经由大腿承受。
[0018]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9]本技术具有力传导缓冲以及鞋垫后跟双重缓冲的设计,进一步减小膝盖所受的压力;
[0020]通过在足弓支撑鞋垫设置凸起的矫正支撑面,使得在足内侧弓的部位托起内则纵弓,在患者步行时跟着地期以足弓高度的稳定支撑保证了足跟骨的侧向稳定性;
[0021]在鞋垫大脚趾趾骨部位进行释放处理,使得在穿戴矫形器步行时足趾可以更好地屈曲步行时足趾蹬地;
[0022]通过连接杆和第一支架间能够旋转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架和连接杆间活动更加自由,同时限制穿戴者在步态中膝关节向前过伸的趋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包括两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杆1,每根连接杆1上均有两个能够对大腿进行夹持的大腿箍板2,连接杆1的下端和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包括向外扩形成能够包裹小腿的空间的第二支架3,以及与第二支架3连接的沿竖直方向设置作为小腿支撑的第三支架4,第三支架4的底部连接用于放置足弓支撑鞋
垫6的第四支架5,足弓支撑鞋垫6在足内侧弓的部位具有凸起的矫正支撑面7,后跟对应于鞋垫6的位置与第四支架5间设有空隙。
[0029]后跟形成两层,一层仍作为底面,另一层向上翘起,使得后跟和第四支架间存在空隙。
[0030]通过在足弓支撑鞋垫设置凸起的矫正支撑面,使得在足内侧弓的部位托起内则纵弓,在患者步行时跟着地期以足弓高度的稳定支撑保证了足跟骨的侧向稳定性,后跟骨的稳定可防止足踝部内外翻的情况发生,足踝部内外翻的稳定从而控制住了胫骨的向内或外的扭转角度的发生,控制住了胫骨扭转角度即可减小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以膝内翻的控制从而达到对半月板内外侧受力的平衡保护。
[0031]连接杆1的下端通过能够旋转的铰链8和第一支架连接。
[0032]通过能够旋转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架和连接杆间活动更加自由,同时限制穿戴者在步态中膝关节向前过伸的趋势。
[0033]第三支架4具有适应于肌肉形状的外扩弯曲形状。
[0034]四个大腿箍板2两两成对,每一对均相对分别设置于两根连接杆1上,且大腿箍板2上还有用于绑缚的固定带(未图示)。
[0035]足弓支撑鞋垫6在大脚趾趾骨部位对应于鞋垫6的位置沿鞋垫6的长度方向设置分隔槽9。
[0036]在鞋垫大脚趾趾骨部位进行释放处理,使得在穿戴矫形器步行时足趾可以更好地屈曲步行时足趾蹬地,以及考虑到人体解剖结构大脚趾趾骨骨骼较为突出避开突出点可减少其局部压力增加舒适性。
[0037]工作原理:本技术具有双重缓冲的效果: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每根连接杆上均有两个能够对大腿进行夹持的大腿箍板,连接杆的下端和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包括向外扩形成能够包裹小腿的空间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第二支架连接的沿竖直方向设置作为小腿支撑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底部连接用于放置足弓支撑鞋垫的第四支架,足弓支撑鞋垫在足内侧弓的部位具有凸起的矫正支撑面,后跟对应于鞋垫的位置与第四支架间设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免荷式矫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峰廖麟荣刘浩廖曼霞鲁丹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九如城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