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08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包括装置架、烘干仓、清洗仓、电动气压缸和第二电机,所述装置架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清洗仓,且装置架内部远离清洗仓的一端开设有烘干仓,所述清洗仓内部的底端等间距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毛刷,所述烘干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管,且风管的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风管内部的底端等间距安装有电热丝。该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通过启动电动升降杆带动第二毛刷进行往复升降移动,便于通过第二毛刷和第一毛刷来对纱线进行清洗,便于使纱线清洗的更为干净。洗的更为干净。洗的更为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纱线生产
,具体为一种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基合成纤维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提取物制成的纤维,即来源于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可再生生物基的一类纤维,莱赛尔纤维俗称“天丝绒”,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被誉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人造纤维史上最具价值的产品,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通过将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来进行生产纱线,使纱线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传统的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0003]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在对纱线进行生产使,需要对混纺形成的纱线进行清洗,避免纱线外壁粘附油渍和尘土,从而影响美观和使用效果;
[0004]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在清洗过后容易粘附大量水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包括装置架(1)、烘干仓(2)、清洗仓(4)、电动气压缸(18)和第二电机(3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清洗仓(4),且装置架(1)内部远离清洗仓(4)的一端开设有烘干仓(2),所述清洗仓(4)内部的底端等间距安装有支撑柱(5),且支撑柱(5)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转杆(7),所述第一转杆(7)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毛刷(8),所述烘干仓(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管(19),且风管(19)的内部安装有风扇(20),所述风管(19)内部的底端等间距安装有电热丝(21),所述清洗仓(4)和烘干仓(2)内部两侧的侧壁通过轴承皆安装有第三转杆(24),且第三转杆(24)的外壁设置有导线轮(22),所述烘干仓(2)内部一侧的侧壁安装有杀菌箱(23),所述烘干仓(2)内部底端的一端安装有支座(29),且支座(29)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8),所述第一电机(28)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转轴(27),且第一转轴(27)的顶端安装有齿轮(25),所述烘干仓(2)内部底端靠近支座(29)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26),且支撑杆(26)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盘(31),所述转盘(3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贯穿转盘(31)的固定框(34),所述转盘(31)的顶端设置有纱线桶(32),且纱线桶(32)套置在固定框(34)的外壁,所述装置架(1)底端的四角处皆安装有支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基合成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1)顶端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的底端安装有储水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