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麦脱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04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7
一种藜麦脱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箱体的内底板上固定有导向电机,导向电机的左侧输出轴上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上侧设置有从动轴,从动轴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箱体旋接设置,从动轴上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通过传送链条传动连接,从动轴套设固定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左侧前端啮合设置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内穿设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左侧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支撑轴与转动轴上均套设固定有辊轮,辊轮设置于进料仓的下侧;通过带动辊轮进行转动,对藜麦进行碾压,使其外皮与麦粒进行脱离,减少对麦粒的伤害。减少对麦粒的伤害。减少对麦粒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藜麦脱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藜麦脱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藜麦属于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者人参香,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调节免疫和内分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疾病、抗癌、减肥、辅助治疗等功效,适于所有群体食用,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体质和生活不规律人群;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将藜麦加工成易食食品,但是将藜麦制作成食品时,需要对藜麦进行脱皮以及将皮与藜麦粒分离,现有脱皮机存在脱皮效率低,脱皮后伤害藜麦粒;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藜麦脱皮装置,通过带动辊轮进行转动,对藜麦进行碾压,使其外皮与麦粒进行脱离,减少对麦粒的伤害。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开门、进料仓,箱体的前侧利用合页铰接设置有开门,箱体的上端嵌设固定有进料仓;它还包含导向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辊轮、支座,箱体的内底板上固定有导向电机,导向电机的左侧输出轴上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上侧设置有从动轴,从动轴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箱体旋接设置,从动轴上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通过传送链条传动连接,从动轴套设固定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设置于从动齿轮的左侧,主动锥齿轮的左侧前端啮合设置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内穿设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设置于进料仓的下侧,转动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箱体内,转动轴的左侧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支撑轴与转动轴上均套设固定有辊轮,辊轮设置于进料仓的下侧,箱体的左侧内壁上固定有支座,支座上嵌设固定有接料仓,接料仓设置于左右两个辊轮的中间正下方,接料仓的左侧设置有风机,风机固定在支座上,风机的进风端固定有进风管,进风管设置于接料仓的上侧,风机的出风端固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出风端与布袋绑定设置;所述的导向电机、风机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支座内开设有开槽,开槽设置于风机的左侧,出风管穿设在该开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仓的外壁上前后对称固定有振打电机,振打电机设置于箱体内,振打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仓内设置有筛框,进料仓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
槽,筛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螺柱穿过进料仓后,旋接插设在滑块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料仓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导流框,支撑板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与导流框贯通设置,导流框的一侧开设有插槽,进风管穿设在该插槽内。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藜麦脱皮装置,通过带动辊轮进行转动,对藜麦进行碾压,使其外皮与麦粒进行脱离,减少对麦粒的伤害。
[0010]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是图1中A

A向的剖视图。
[0014]图4是图2中B

B向的剖视图。
[0015]图5是图2中C

C向的剖视图。
[0016]图6是图4中D部的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箱体1、开门2、进料仓3、滑槽3

1、导向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辊轮9、支座10、开槽10

1、从动轴11、传送链条12、转动轴13、支撑轴14、接料仓15、风机16、进风管17、出风管18、布袋19、振打电机20、筛框21、滑块22、螺柱23、支撑板24、导流槽24

1、导流框25、插槽25

1。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1、开门2、进料仓3,箱体1的前侧利用合页铰接设置有开门2,箱体1的上端嵌设固定有进料仓3,进料仓3的外壁上利用螺丝前后对称固定有振打电机20,振打电机20设置于箱体1内,振打电机20启动,带动进料仓3内的藜麦进行振动,加快了藜麦的下落速度,进料仓3内设置有筛框21,进料仓3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3

1,筛框21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滑块22,滑块22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3

1内,螺柱23穿过进料仓3后,旋接插设在滑块22内,通过筛框21内的筛网对藜麦进行筛分,使藜麦内的杂质滞留在筛网上,当筛网上的杂质过多,可以手动将螺柱23拧下,使滑块22在滑槽3

1内滑动,从而便于手动将筛框21取出,对杂质进行清理;它还包含导向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辊轮9、支座10,箱体1的内底板上利用螺丝固定有型号为60KTYZ的导向电机4,导向电机4的左侧输出轴上焊接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的上侧设置有从动轴11,从动轴1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旋接设置,该轴承嵌设固定在箱体1的右侧内壁上,从动轴11插接固定在该轴承内,从动轴11上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之间通过传送链条12传动连接,从动轴11套设固定有主动锥齿轮7,主动锥齿轮7设置于从动齿轮6
的左侧,主动锥齿轮7的左侧前端啮合设置有从动锥齿轮8,从动锥齿轮8内穿设固定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设置于进料仓3的下侧,转动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箱体1内,该轴承分别嵌设固定在箱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轴13插接固定在该轴承内,转动轴13的左侧设置有支撑轴14,支撑轴14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箱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支撑轴14与转动轴13上均套设固定有辊轮9,辊轮9设置于进料仓3的下侧,箱体1的左侧内壁上焊接固定有支座10,支座10上嵌设固定有接料仓15,接料仓15设置于左右两个辊轮9的中间正下方,接料仓15的左侧设置有型号为Y5

47的风机16,风机16利用螺丝固定在支座10上,风机16的进风端固定有进风管17,进风管17设置于接料仓15的上侧,接料仓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藜麦脱皮装置,它包含箱体(1)、开门(2)、进料仓(3),箱体(1)的前侧利用合页铰接设置有开门(2),箱体(1)的上端嵌设固定有进料仓(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导向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辊轮(9)、支座(10),箱体(1)的内底板上固定有导向电机(4),导向电机(4)的左侧输出轴上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的上侧设置有从动轴(11),从动轴(1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旋接设置,从动轴(11)上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之间通过传送链条(12)传动连接,从动轴(11)套设固定有主动锥齿轮(7),主动锥齿轮(7)设置于从动齿轮(6)的左侧,主动锥齿轮(7)的左侧前端啮合设置有从动锥齿轮(8),从动锥齿轮(8)内穿设固定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设置于进料仓(3)的下侧,转动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箱体(1)内,转动轴(13)的左侧设置有支撑轴(14),支撑轴(1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支撑轴(14)与转动轴(13)上均套设固定有辊轮(9),辊轮(9)设置于进料仓(3)的下侧,箱体(1)的左侧内壁上固定有支座(10),支座(10)上嵌设固定有接料仓(15),接料仓(15)设置于左右两个辊轮(9)的中间正下方,接料仓(15)的左侧设置有风机(16),风机(16)固定在支座(10)上,风机(16)的进风端固定有进风管(17),进风管(17)设置于接料仓(15)的上侧,风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广鹏毋玲玲魏玉杰王晓平苏毓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