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00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以及可活动设置在预处理池中的内筒,在内筒中设置一级过滤区,在内筒外壁与预处理池内壁之间设置二级过滤区,在两个过滤区的底部均设置过滤层;在内筒底部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过滤区的过水孔,而顶部设置可活动式过滤网,在过滤网的周边外侧设置吸油棉,在内筒上高于过滤网的位置设置雨水入口,而低于过滤网的位置设置用于连通两个过滤区的第一溢流口,在二级过滤区的顶部设置用于连通二级过滤区和下凹式绿地的第二溢流口,在过滤网上方高于第二溢流口的位置设置可活动式盖板。本技术有效减少雨水中的机动车油、大颗粒杂物及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中的污染负荷,便于后期管理维护。便于后期管理维护。便于后期管理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
,具体地,涉及一种与海绵城市道路雨水系统配合使用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城市建筑大多具有下垫面过硬的特点,路面排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中,不仅加重了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不利于涵养地下水,下暴雨时,大量雨水涌入地面径流,还容易引起内涝。为了缓解上述问题,“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应运而生,而海绵道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这种全新的城市道路最看重的是自然渗透效果。通过改变路面铺装材料、在道路两旁设置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等方式,从源头将雨水截留下来后“渗入地下”,具体过程为:下雨初期的雨水降落至地面后,通过路面径流直接进入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中,大部分雨水经过渗透层时被绿化带吸收,剩余的雨水则通过雨水口排出。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路面汇集到市政管网里的水量,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提高土壤的渗透能力,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0004]虽然这类海绵道路极大地改善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2)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2)中的内筒(3),所述内筒(3)中设置一级过滤区(7),所述内筒(3)外壁与预处理池(2)内壁之间设置二级过滤区(9);在所述内筒(3)的底部设置过水孔,用于连通一级过滤区(7)和二级过滤区(9),在所述一级过滤区(7)的底部设置过滤层,而顶部设置可活动式的过滤网(4),在所述内筒(3)上高于过滤网(4)的位置处设置雨水入口(11),在所述内筒(3)上低于过滤网(4)的位置处设置第一溢流口(8),用于连通一级过滤区(7)和二级过滤区(9),在所述二级过滤区(9)的底部设置过滤层,而顶部设置第二溢流口(10),用于连通二级过滤区(9)和下凹式绿地/生态边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与预处理池(2)间采用可活动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网(4)的周边外侧设置吸油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春莫超群李向辉邹镁蒋晓松蔡青田石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