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81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其中一个侧面上的镜头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快门、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底部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块垂直于镜头中轴线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一端铰接在外壳底面,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磁性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子元件集成在PCB板上,并集中设置在外壳内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袖珍,运输还是携带都非常方便,可以设置在各种狭小的环境和野外环境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机构上的磁性盘可以在不需要其他工具的条件下,将外壳固定在需要监控的对象附近,具有更好的使用便利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热成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对标的物的红外辐射探测,并加以信号处理、光电转换等手段,将标的物的温度分布的图像转换成可视图像的设备。红外热像仪将实际探测到的热量进行精确的量化,以面的形式实时成像标的物的整体,因此能够准确识别正在发热的疑似故障区域。操作人员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图像色彩和热点追踪显示功能来初步判断发热情况和故障部位,同时严格分析,从而在确认问题上体现了高效率、高准确率。
[0003]红外热像仪通常由光机组件、调焦/变倍组件、内部非均匀性校正组件(以下简称内校正组件)和红外探测器/制冷机组件组成。光机组件主要由红外物镜和结构件组成,红外物镜主要实现景物热辐射的汇聚成像,结构件主要用于支承和保护相关组部件;调焦/变倍组件主要由伺服机构和伺服控制电路组成,实现红外物镜的调焦、视场切换等功能;内校正组件由内校正机构和内校正控制电路组成,用于实现红外热像仪的内(非均匀)性校正功能。红外探测器/制冷机组件主要将经红外物镜传输汇聚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0004]传统的红外探测仪通常是一体式结构,不仅包括上述的热成像设备,还包括配套的显示设备,因此导致其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同时其因为体积过大,也不方便在各种狭小的区域以及地形不规则的野外地区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更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用以解决目前的红外热像仪因为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也不方便在各种狭小的区域以及地形不规则的野外地区使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其中一个侧面上的镜头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子设备,所述外壳为方形壳体,所述镜头设置在其所在外壳侧面上的中心位置,且镜头用于取景的一端位于外壳外部,镜头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侧面延伸至外壳内部;
[0008]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与镜头同轴设置的快门和红外探测器,还包括设置在红外探测器后方的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所述的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均安装在PCB板上,且这些PCB板依次并列的平行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转接元件所在的PCB板紧贴与镜头相对的外壳侧面设置,且连接有贯穿至外壳外部的数据传输插口;
[0009]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底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块垂直于镜头中轴线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铰接在外壳底面,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磁性盘。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顶面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USB插口。
[0011]优选的,所述USB插口包括并列设置的Type

A插口和Type

C插口。
[0012]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插口包括并列设置的RS485插口和RJ45插口。
[0013]进一步的,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板和磁性盘的容纳槽。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将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集成在PCB板上,并集中设置在外壳内部,除此之外不具有任何其他设备,使得本技术结构极为简洁,体积非常袖珍,不管是运输还是携带都非常方便,还可以设置在各种狭小的环境和野外环境中;
[0016]2、本技术的外壳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上的磁性盘可以在不需要其他安装工具的条件下,将外壳自行固定在需要监控的对象附近,并可以根据支撑板来调节高度等情况,具有更好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壳;2、镜头;3、RJ45插口;4、RS485插口;5、Type

C插口;6、Type

A插口;7、快门;8、红外探测器;9、信号板;10、图像处理板;11、供电板;12、转接板;13、支撑板;14、磁性盘;15、凹槽;16、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其中一个侧面上的镜头2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电子设备,所述外壳1为方形壳体,所述镜头2设置在其所在外壳1侧面上的中心位置,且镜头2用于取景的一端位于外壳1外部,镜头2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侧面延伸至外壳1内部。其中镜头2正对需要监控的对象,镜头2将采集到的红外光线传输给内部的电子设备处理成红外图像后,再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手段传递到显示设备上供使用者观察。
[0025]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与镜头2同轴设置的快门7和红外探测器8,还包括设置在红外探测器8后方的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所述的红外探测器8、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均安装在PCB板上,且这些PCB板依次并列的平行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转接元件所在的PCB板紧贴与镜头2相对的外壳1侧面设置,且连接有贯穿至外壳1外部的数据传输插口。本实施例中将对应的各个PCB板分别称为探测器板、信号板9、图像处理板10、供电板11和转接板12,其中
探测器板上安装红外探测器8,对应镜头2和快门7的中轴线用于接收原始图像,信号板9用于对原始的图像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图像处理板10将数据信号转化为可供人眼观察的红外热像图;其中供电板11可以配合外界电源接入或者与内置的蓄电池连接,提供电力,而转接板12则用于连接其他数据传输插口,从而将处理好的图像发送到显示端。
[0026]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外壳1顶面上还设置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USB插口,其中USB插口包括并列设置的Type

A插口6和Type

C插口5,Type

A插口6可直接与电脑等设备连接进行控制或者图像接收,而Type

C插口5则可以与手机等便携设备相连接,同时USB插口也可以起到供电作用。相应的,数据传输插口包括并列设置的RS485插口4和RJ45插口3,从而起到联网的功能,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随时发送到网络上,供更多的接收端同时观察红外图像。
[0027]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底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块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使用的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其中一个侧面上的镜头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子设备,所述外壳为方形壳体,所述镜头设置在其所在外壳侧面上的中心位置,且镜头用于取景的一端位于外壳外部,镜头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侧面延伸至外壳内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与镜头同轴设置的快门和红外探测器,还包括设置在红外探测器后方的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所述的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芯片、供电电路以及转接元件均安装在PCB板上,且这些PCB板依次并列的平行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转接元件所在的PCB板紧贴与镜头相对的外壳侧面设置,且连接有贯穿至外壳外部的数据传输插口;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底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久钧黄晓宇覃小云袁野占子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南邦创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