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165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其包括配电柜壳体、防震底座、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操作终端,配电柜壳体设置于防震底座上方;其中,配电柜壳体包括配电柜外壳以及配电柜内壳,配电柜外壳与配电柜内壳之间形成有隔腔,隔腔内设置有横向弹簧,配电柜外壳上设置有柜门,柜门上设置有电子锁装置,电子锁装置包括机械锁模块以及与机械锁模块电性连接的电磁执行模块,配电柜内壳上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电磁执行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操作终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节省了劳动力、提升开关柜门以及记录开关门信息效率的效果。柜门以及记录开关门信息效率的效果。柜门以及记录开关门信息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配电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生活提升,配电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不受场地限制,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等特点。
[0003]本领域相关技术的配电柜一般采用带有金属钥匙的机械锁,在运营维护和检修等操作时,需要携带大量不同型号的钥匙,再一一寻找对应匹配的配电柜进行开门操作,然后对具体操作时间、内容等信息进行人工记录。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耗费人工且效率低下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人耗、提升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包括配电柜壳体、防震底座、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操作终端,所述配电柜壳体设置于防震底座上方;其中,
[0008]所述配电柜壳体包括配电柜外壳以及配电柜内壳,所述配电柜外壳与配电柜内壳之间形成有隔腔,所述隔腔内设置有横向弹簧,所述配电柜外壳上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电子锁装置,所述电子锁装置包括机械锁模块以及与机械锁模块电性连接的电磁执行模块,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电磁执行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0009]所述操作终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配电柜壳体的下部设置防震底座,能够防止配电柜壳体因地面震动而发生晃动,影响配电柜的正常使用;通过在配电柜外壳与配电柜内壳之间设置横向弹簧,进一步降低了配电柜壳体的震动;通过操控操作终端以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操作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电磁执行模块执行相应的操作指令,进而,驱动机械锁模块打开柜门,同时,电磁执行模块将执行开柜门的时间信息等内容反馈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并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相比于人工执行并记录开关柜门的操作,节省了劳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开关柜门以及记录开关门信息的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还设置有充电IC模块以及USB接口模块,所述充电IC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以及USB接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模块还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充电IC模块以及USB接口模块,并且,充电IC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以及USB接口模块电性连接,USB接口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操作终端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操作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充电IC模块以及USB接口模块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能够避免电源模块中的电量不足,而影
响配电柜的正常使用。
[0013]可选的,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GPS定位模块,并且,GPS定位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操作终端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定位的操作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启动GPS定位模块,能够实现定位配电柜的效果,同时,通过GPS定位模块定位的信息又会反馈至中央处理模块,并存储于存储模块中。
[0015]可选的,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还设置有故障监测模块,所述故障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故障监测模块,并且,故障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操作终端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故障监测的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启动故障监测模块,以对配电柜内的各电气元件进行故障监测,并将监测的故障信息反馈至中央处理模块,并存储于存储模块中,从而,能够实现实时监测配电柜内各电气元件的故障状态信息的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还设置有温湿度监测模块,所述温湿度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温湿度监测模块,并且,温湿度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操作终端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温湿度监测的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启动温湿度监测模块,以对配电柜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温湿度信息反馈至中央处理模块,并存储于存储模块中,从而,能够实现实时监测配电柜内温湿度信息的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还设置有温湿度比较模块,所述配电柜外壳上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温湿度比较模块分别与温湿度监测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电性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配电柜内壳上设置温湿度比较模块,在配电柜外壳上设置报警模块,并且,温湿度比较模块分别与温湿度监测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电性连接,进而,温湿度监测模块将监测的温湿度信息传输至温湿度比较模块,通过温湿度比较模块比较所监测的温湿度与所预设的温湿度阈值,若所监测的温湿度大于所预设的阈值时,则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以提示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避免配电柜内温湿度过高而影响配电柜的正常使用。
[0021]可选的,所述配电柜内壳上还设置有散热器以及烘干器,所述散热器以及烘干器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散热器以及烘干器,并且,散热器以及烘干器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操作终端向中央控制模块发送启动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启动散热器以及烘干器,以对配电柜进行降温除湿。
[0023]可选的,所述防震底座与配电柜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垫。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震底座与配电柜壳体的连接处设置防滑垫,进而,可以增加配电柜壳体与防震底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避免配电柜壳体相对于防震底座发生滑动。
[0025]可选的,所述防震底座上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底部设置有纵向弹簧,所述
配电柜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不与配电柜外壳连接的一端伸入于圆柱槽与纵向弹簧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震底座上开设圆柱槽,并在圆柱槽的底部设置纵向弹簧,在配电柜外壳的底部设置支撑柱,并且,支撑柱不与配电柜外壳连接的一端伸入于配电柜内与纵向弹簧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配电柜壳体的震动。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通过操控操作终端以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操作指令,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电磁执行模块执行相应的操作指令,进而,驱动机械锁模块打开柜门,同时,电磁执行模块将执行开柜门的时间信息等内容反馈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并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相比于人工执行并记录开关柜门的操作,节省了劳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开关柜门以及记录开关门信息的效率;
[0029]2.通过设置故障监测模块,以对配电柜内的各电气元件进行故障监测,并将监测的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壳体(1)、防震底座(2)、无线传输单元(3)以及操作终端(4),所述配电柜壳体(1)设置于防震底座(2)上方;其中,所述配电柜壳体(1)包括配电柜外壳(101)以及配电柜内壳(102),所述配电柜外壳(101)与配电柜内壳(102)之间形成有隔腔(103),所述隔腔(103)内设置有横向弹簧(104),所述配电柜外壳(101)上设置有柜门(105),所述柜门(105)上设置有电子锁装置(5),所述电子锁装置(5)包括机械锁模块(501)以及与机械锁模块(501)电性连接的电磁执行模块(502),所述配电柜内壳(102)上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6)、存储模块(7)以及电源模块(9),所述中央处理模块(6)分别与电磁执行模块(502)、存储模块(7)以及电源模块(9)电性连接;所述操作终端(4)通过无线传输单元(3)与中央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内壳(102)上还设置有充电IC模块(8)以及USB接口模块(10),所述充电IC模块(8)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6)、电源模块(9)以及USB接口模块(10)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模块(10)还与中央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内壳(102)上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11),所述GPS定位模块(11)与中央处理模块(6)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臣赵敏聂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祥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