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48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鼠标,包括:外壳;位于外壳上的按键部件,用于通过被按压产生点击信号;以及传感部件,其以略低于所述按键部件的方式,固定地设置在外壳上按键部件的附近;设置在外壳内的放大部件,用于将从传感部件产生的时钟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设置在外壳内的过滤部件,用于将经放大部件放大的信号调节到预定电平;以及开关部件,用于从按键部件和传感部件对其施加的信号中选择性地输出任何一个信号。由于鼠标以触摸传感器的形式操作,所以在使用中避免了点击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鼠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改善了按键结构的计算机鼠标。
技术介绍
鼠标是一种适于通过点击其按键自由地移动光标的计算机外围设备。鼠标具有通过用户的手指来操作的多个按键和一个可选择性安装在其中的滚轮。然而,在传统的鼠标中,如果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指点击按键,则他/她的身体部位(尤其是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会由于过度紧张而疲劳,从而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疾病。作为应对此问题的对策,韩国专利公报第2003-87688号公开了一种接触点击式鼠标,其中当用户的手指从鼠标的手指接触部分移开时产生点击信号。该现有技术被构造成使得仅通过检测用户是否将他或她的手指触摸到手指接触表面或者他或她是否将手指从手指接触部分移开,来产生鼠标点击信号。因此,有利之处在于用户不用费力地按压按键就可以操作鼠标。然而,由于这种鼠标需要用户进行与通常的用户习惯行为相反的相反指法(reverse fingering)。即,由于当用户将手指从鼠标移开时产生点击信号,所以不利之处在于用户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适应鼠标的操作。此外,由于用户在拖动操作中需要将其手指与手指接触部分保持在非接触状态中,所以手指会过度紧张并可能由此引发疾病。另外,在用户使用鼠标移动光标的情况下,由于手指应当一直遮盖(screening)传感器,所以始终有误操作的风险。另一个现有技术,韩国专利公报第2000-35033号公开了一种触摸式鼠标,其中通过手指触摸产生点击信号。该鼠标具有使用户可以很容易适应其操作的优点,因为该鼠标产生点击信号的方式与传统鼠标的相同。然而,由于在这种鼠标中按键仅由触摸传感器构成,所以用户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手指上,使得手指不多余地触摸传感器,以防止鼠标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此外,在手指不能直接触摸传感器的情况下,如在用户的手指由一种绷带包裹以保护手指上的创伤的情况下,就不能通过该手指来操作鼠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提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在传统鼠标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了按键结构的鼠标,以便为用户提供使用上的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鼠标,其包括按键部件,用于通过点击多个按键来产生信号;传感部件,其固定地设置在外壳的可由用户的手指对其进行操作的位置处,并且适于通过身体触摸产生信号,使得可以进行与按键部件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操作等同的点击操作;放大部件,用于将传感部件产生的时钟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过滤部件,用于将经放大部分放大的信号调节到预定电平;开关部件,用于从按键部件和传感部件对其提供的信号中选择性地输出一个信号;以及信号处理部件,用于处理从开关部件对其提供的信号,并将经处理的信号发送给计算机。在以上构造中,开关部件被如此构造如果传感部件和按键部件同时产生信号,则它从来自传感部件和按键部件的信号中选择任意一个信号;否则,如果从按键部件或者从传感部件输入信号,则它输出该输入信号作为点击信号。此外,开关部分还可以被构造成不对从按键部件和传感部件二者同时对其提供的信号作出响应。此外,传感部件沿纵向被置于按键部件的前端,或者沿横向被置于按键部件侧边较低的位置处。此外,通过使用在传感部件与按键部件之间的边界处形成的分隔突起,可以避免在使用鼠标时多余地触摸传感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按键二者来方便地操作鼠标,传感器和按键二者都被布置成使用户可以自然地对其进行操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鼠标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可操作性,又不会使用户的身体过度紧张。此外,因为在传感器与按键之间形成有分隔突起来避免用户手指与传感器之间不期望的触摸,所以可以防止用户无意的鼠标点击,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使用上的便利。此外,传感器形成在拇指位置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使用上的便利。与点击按键型鼠标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摸传感器型鼠标不产生点击噪声,所以对于在夜晚或者在要求安静和不受干扰的状态的场合下的操作是很有用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变得更加明了。图1至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鼠标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鼠标的功能构造的框图;图5和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鼠标的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7示出从传感部件产生的信号的波形;以及图8示出从过滤部件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至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鼠标的立体图。图1示出传感部件形成在按键部件的侧边。图2示出传感部件形成在按键部件的前部。图3示出另一个传感部件还形成在拇指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鼠标10包括外壳19,具有平坦的下表面和圆形的上表面,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握住鼠标;按键部件14和传感部件11,用于当用户用手握住外壳19来操作它们时产生点击信号;以及内部电路部件(未示出),用于处理来自按键部件14和传感部件11的信号并输出经处理的信号。在上述构造中,按键部件14包括左键141和右键143,它们通过被用户的手指按压而产生点击信号。由于已经公知按键部件14的这种构造,所以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传感部件11检测随着身体接触的信号变化并产生与通过相邻的按键部件14产生的信号等同的点击信号。用于检测随着身体接触的信号变化的传感器可包括,例如接近式传感器(proximate sensor)、电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等。应当理解,这些传感器已经广泛地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传感部件11的接触表面的材料优选地由产生良好触感的非金属材料,如具有电阻成分的导电橡胶、导电硅树脂等制成。然而,金属材料也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优选地,传感部件11被置于方便用户使用的位置处。因此,传感部件11应当设置在当用户握住鼠标主体时,用户可以以最小的指法动作直接触摸到该传感部件11的位置处。因此,传感部件11由以下部分构成左传感部件111和右传感部件113,以通过延伸形成在按键部件14的前部或者侧边的支承组件11a支承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9上;和设置在外壳190的侧面的侧部传感部件115。在上述构造中,如图1和3所示,左传感部件111和右传感部件113安装在左键141和右键143的侧边,或者如图2所示,左传感部件111和右传感部件113安装在左键141和右键143的前部。此外,为了防止用户手指在操作过程中不期望地触摸到传感部件,并防止鼠标的误操作,通过沿圆形鼠标主体弯曲相关部分,优选地将传感部件11的传感表面形成得低于按键部件14。或者,可以在传感部件11的传感表面与按键部件14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分隔突起16。如图3中所示,产生与左键部件141等同的信号的侧部传感部件115形成在外壳19的侧面,当用户握住鼠标主体时通过拇指触摸该侧部传感部件115。为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拇指不必要地触摸到侧部传感部件114,将该侧部传感部件115形成在比用户握住鼠标主体时的通常拇指位置略高的位置处。同时,在左键141与右键143之间可以设置滚轮191。与上述相同,由于将传感部件11设置成与按键部件14邻接,所以用户可以通过在其手指自然放置的位置处按压按键部件14或者触摸传感部件11来操作鼠标。此外,由于在传感部件11与按键部件14之间形成有分隔突起16,或者将传感部件11形成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标,包括:按键部件,用于通过点击多个按键来产生信号;传感部件,其固定地设置在外壳的可通过用户手指进行操作的位置处,并且适于通过身体触摸产生信号,从而使得可以进行与按键部件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操作等同的点击操作;放大 部件,用于将传感部件产生的时钟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过滤部件,用于将经放大部件放大的信号调节到预定电平;开关部件,用于从按键部件和传感部件对其提供的信号中选择性地输出一个信号;以及信号处理部件,用于处理开关部件对其提供 的信号,并将经处理的信号发送给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4-4-22 10-2004-00277851.一种鼠标,包括按键部件,用于通过点击多个按键来产生信号;传感部件,其固定地设置在外壳的可通过用户手指进行操作的位置处,并且适于通过身体触摸产生信号,从而使得可以进行与按键部件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操作等同的点击操作;放大部件,用于将传感部件产生的时钟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过滤部件,用于将经放大部件放大的信号调节到预定电平;开关部件,用于从按键部件和传感部件对其提供的信号中选择性地输出一个信号;以及信号处理部件,用于处理开关部件对其提供的信号,并将经处理的信号发送给计算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中,开关部件不对从按键部件和传感部件二者同时对其提供的信号作出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中,传感部件沿纵向置于按键部件的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中,传感部件沿横向置于按键部件的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中,在鼠标的左键附近或拇指所在位置处,或者在上述两个位置处,设置有与鼠标的左键相对应的传感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鼠标,其中,在比通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油昌ES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