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47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部的水箱、水泵、湿膜组件、风机和电控箱以及设置在机壳正面的回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机包括机柜、安装在机柜内的冷凝器和压缩机以及安装在机柜顶部的散热风扇和安装在机柜底部的电气箱,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所述散热风扇给冷凝器和压缩机实时降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确保湿帘组件的温度恒定,使得通过湿帘组件加湿的空气温度恒定可靠,还能保证空气湿度恒定。还能保证空气湿度恒定。还能保证空气湿度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

技术介绍

[0002]加湿机作为环保的空气加湿设备,得到不断开发和改进;但是常规的加湿机一般湿帘组件给空气加湿之后,很难进行及时降温,导致加湿后的空气温度会慢慢有所升高,也会影响空气湿度,很难维持恒温恒湿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确保湿帘组件的温度恒定,使得通过湿帘组件加湿的空气温度恒定可靠,还能保证空气湿度恒定的恒温恒湿加湿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部的水箱、水泵、湿膜组件、风机和电控箱以及设置在机壳正面的回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机包括机柜、安装在机柜内的冷凝器和压缩机以及安装在机柜顶部的散热风扇和安装在机柜底部的电气箱,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所述散热风扇给冷凝器和压缩机实时降温。
[0005]本技术采用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确保湿帘组件的温度恒定,使得通过湿帘组件加湿的空气温度恒定可靠,还能保证空气湿度恒定。
[0006]优选地,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架固定在机柜内,所述机柜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脚,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配合外机的外机连接口,所述机柜的一侧设有配合内机的内机连接头。
[0007]该种结构确保压缩机的安装牢靠性,方便外机的安装以及内机和外机的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上盖板、中盖板和下盖板,所述出风口位于上盖板上,所述回风口位于中盖板上,所述风机对应上盖板,所述湿膜组件对应中盖板,所述水箱和电控箱均对应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中盖板和下盖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上。
[0009]该种结构将内机的机壳盖板分割成多块,每个核心部件对应一个盖板,当某个核心部件需要修理时或者需要定期维护检修时,只需要单独打开其对应的盖板,拆装方便,修理和定期维护检修均比较方便快捷。
[0010]优选地,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配合上盖板和中盖板的上隔条以及配合中盖板和下盖板的下隔条;所述机壳包括顶板、底板、背板、两组侧板和四根支撑立柱,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支撑湿膜组件的隔板,每组侧板均分为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隔板的位置与下隔条的位置相对应。
[0011]该种结构确保各个盖板的安装稳固可靠,同时确保机壳的整体牢固性和可靠性,确保各个部件的安装稳固可靠。
[0012]优选地,其中一侧的下侧板上设有配合水箱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口分别通过水管连接水箱的对应接口;所述上盖板上设有配合电控箱的控制面板,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
[0013]该种结构方便对水箱的加水和排水,以及方便水箱的溢流,防止水箱漏水;同时方便对其进行操作。
[0014]优选地,所述下盖板上设有散热口,所述机柜的其中两个侧角上设有散热条。
[0015]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机壳和机柜的散热效果。
[0016]本技术采用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确保湿帘组件的温度恒定,使得通过湿帘组件加湿的空气温度恒定可靠,还能保证空气湿度恒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内机拆掉所有盖板和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内机的侧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外机的侧面示意图;
[0022]图中1.水箱,2.湿膜组件,3.风机,4.电控箱,5.回风口,6.出风口,7.上盖板,8.中盖板,9.下盖板,10.机柜,11.上隔条,12.下隔条,13.外机连接口,14.隔板,15.顶板,16.底板,17.背板,18.上侧板,19.下侧板,20.支撑立柱,21.进水口,22.出水口,23.溢流口,24.冷凝器,25.压缩机,26.控制面板,27.支撑脚,28.安装脚,29.散热口,30.散热条,31.散热风扇,32.电气箱,33.压缩机架,34.内机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内机和外机,内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部的水箱1、水泵、湿膜组件2、风机3和电控箱4以及设置在机壳正面的回风口5和出风口6,外机包括机柜10、安装在机柜10内的冷凝器24和压缩机25以及安装在机柜10顶部的散热风扇31和安装在机柜10底部的电气箱32,外机内部的压缩机25配合冷凝器24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2实时降温,散热风扇31给冷凝器24和压缩机25实时降温。压缩机25通过压缩机架33固定在机柜10内,机柜10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脚28,机壳的一侧设有配合外机的外机连接口13,机柜10的一侧设有配合内机的内机连接头34。机壳的正面设有上盖板7、中盖板8和下盖板9,出风口6位于上盖板7上,回风口5位于中盖板8上,风机3对应上盖板7,湿膜组件2对应中盖板8,水箱1和电控箱4均对应下盖板9,上盖板7、中盖板8和下盖板9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上。机壳的正面设有配合上盖板7和中盖板8的上隔条11以及配合中盖板8和下盖板9的下隔条12;机壳包括顶板15、底板16、背板
17、两组侧板和四根支撑立柱20,机壳的内部设有支撑湿膜组件2的隔板14,每组侧板均分为上侧板18和下侧板19,隔板14的位置与下隔条12的位置相对应。其中一侧的下侧板上设有配合水箱1的进水口21、出水口22和溢流口23,进水口21、出水口22和溢流口23分别通过水管连接水箱1的对应接口;上盖板7上设有配合电控箱4的控制面板26,机壳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27。下盖板9上设有散热口29,机柜10的其中两个侧角上设有散热条30。
[0025]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只需通过控制界面操作即可(可以设置加湿时间和加湿湿度等参数),通过电控箱控制水泵和风机的动作来实现其给空气加湿的目的,同时电气箱控制压缩机、冷凝器和散热风机动作,一方面给湿膜组件降温,一方面给冷凝器和压缩机降温,电控箱、冷凝器、压缩机、水泵和风机为市面采购的常规部件,工作过程也为常规手段,故不作细述。
[0026]本技术中的湿膜组件为市面采购的常规湿膜加湿机用结构,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常规手段,故不作细述。
[0027]本技术采用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确保湿帘组件的温度恒定,使得通过湿帘组件加湿的空气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部的水箱、水泵、湿膜组件、风机和电控箱以及设置在机壳正面的回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机包括机柜、安装在机柜内的冷凝器和压缩机以及安装在机柜顶部的散热风扇和安装在机柜底部的电气箱,外机内部的压缩机配合冷凝器产生的冷风通过连接管道给内机内的湿帘组件实时降温,所述散热风扇给冷凝器和压缩机实时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架固定在机柜内,所述机柜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脚,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配合外机的外机连接口,所述机柜的一侧设有配合内机的内机连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加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上盖板、中盖板和下盖板,所述出风口位于上盖板上,所述回风口位于中盖板上,所述风机对应上盖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权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舒逸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