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145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所述的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包括烟气罩、抽风罩、固定管、冷却器、收尘器、引风机、出尘管、进风管、风管,还包括能够对烟气罩进行固定和位置调整的固定调节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除的低密度渣可以直接进入到回转窑工序处理,减少一道预处理工序,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作业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去除低密度渣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因低密度渣的金属粉尘飞扬造成的损失;工作人员数量可大幅度降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高了捞渣作业的机械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员工反复捞渣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冶炼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精炼脱杂过程中,各类杂质金属基本上以单质、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不同的生产企业会根据市场要求对粗金属进行精炼,分离出其他金属的过程称之为脱杂。在脱杂过程中,需要添加不同种类、数量的添加剂而生成低密度、高熔点的浮渣。在捞渣过程中,由于大量浮渣粒度细、密度小而产生大量的飞扬,同时未捞出的细渣进入下一道工序而增加成本。
[0003]以锡精炼过程为例,粗锡精炼脱除砷、锑、铜等杂质时,要分别添加铝粒、硫磺、氯化铵和锯末等物料,生成高熔点、低密度的浮渣而漂浮在锡液表面,通常采用人工捞渣作业,在捞渣和倒渣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扬尘,作业环境较差,同时捞渣率基本不超过80%。
[0004]脱杂产生的低密度渣密度小、粒度细,在捞渣、运输和倒渣过程中扬尘大,作业环境较差,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样的作业环境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同时,因浮渣无法彻底捞除,增加下一道工序的工作量和生产作业成本及技术质量指标。并且,超细渣在捞渣过程中会从漏斗孔流出,员工需反复捞渣,作业强度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降低锡精炼脱杂过程产生的低密度渣飞扬损失和环境污染,有效提高捞渣效率,提高脱杂技术质量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和员工劳动强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包括烟气罩1、抽风罩2、固定管3、冷却器4、收尘器5、引风机6、出尘管7、进风管8、风管9、脱杂锅10,所述的烟气罩1安装在脱杂锅10的顶部,烟气罩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管11,烟气罩1内安装有抽风罩2,抽风罩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3,固定管3通过出尘管7与冷却器4的进口连接,冷却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收尘器5的进口连接,收尘器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6的进风口连接,引风机6的出风口与风管9连接,风管9与安装在抽风罩2上的进风管8连接;所述的冷却器4的底部出尘口处安装有双向锁风阀Ⅰ26,收尘器5的底部出尘口处安装有双向锁风阀Ⅱ27。
[0008]进一步,所述的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还包括能够对抽风罩2进行固定和位置调整的固定调节装置12。
[0009]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调节装置12包括移动底座13、移动柱14、悬臂15、丝杠Ⅰ16、电机Ⅰ17、滑轨18、滑动块19、丝杠Ⅱ20、连接杆21、贯穿式直线丝杠电机22、固定杆23、电机Ⅱ24、齿轮传动机构25,所述的移动柱14通过轴承安装在移动底座13上,移动柱14上采用套接
的形式安装有悬臂15,悬臂15上开设有一个与移动柱14平行的螺纹孔,移动柱14的顶部安装电机Ⅰ17,电机Ⅰ17的输出端与丝杠Ⅰ16连接,丝杠Ⅰ16与悬臂15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悬臂15上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滑轨18与丝杠Ⅱ20,烟气罩1上开设有一个便于滑轨18与丝杠Ⅱ20移动的开口;滑轨18上安装有滑动块19,且滑动块19上开设有与丝杠Ⅱ20螺纹连接的螺孔,滑动块19上安装有与丝杠Ⅱ20连接的贯穿式直线丝杠电机22,滑动块19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上安装有用于安装固定管3的固定杆23,移动底座13内安装有电机Ⅱ24,电机Ⅱ24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25与移动柱14的下端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调节装置12还包括控制模块28,电机Ⅰ17、贯穿式直线丝杠电机22、电机Ⅱ24、引风机6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模块28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的出尘管7与进风管8均为金属软管。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通过本技术去除的低密度渣可以直接进入到回转窑工序处理,减少一道预处理工序,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作业成本;同时,本技术在去除低密度渣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因低密度渣的金属粉尘飞扬造成的损失;工作人员数量可大幅度降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本技术还提高了捞渣作业的机械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员工反复捞渣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固定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包括烟气罩1、抽风罩2、固定管3、冷却器4、收尘器5、引风机6、出尘管7、进风管8、风管9、脱杂锅10。
[0019]所述的烟气罩1安装在脱杂锅10的顶部,烟气罩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管11,烟气罩1内安装有抽风罩2,抽风罩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3,固定管3通过出尘管7与冷却器4的进口连接,冷却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的进口连接,收尘器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6的进风口连接,引风机6的出风口与风管9连接,风管9与安装在抽风罩2上的进风管8连接。将需要进行脱杂的金属溶液置于脱杂锅10中;对杂质锅10中的金属溶液进行加热,并将与该金属相匹配的脱杂添加剂加入到脱杂锅10中,与脱杂锅10中金属溶液中的杂质金属生成低密度、高熔点的浮渣。然后对液态金属降低温度至金属杂质凝固点后,形成高密度渣捞除。高密度渣捞除后,对杂质锅10中的金属溶液进行加热,并向杂质锅10中加入脱杂剂进行化学反应后,形成底密度的浮渣,低密度浮渣中有部分杂质属于超细颗粒物。在除去底密度浮渣的过程中,先将烟气罩1安装在脱杂锅10的顶部,然后使抽风罩2位于金属溶液液面的上方,通过
启动冷却器4、收尘器5、引风机6,引风机6通过进风管8将风引入到抽风罩2内,由于抽风罩2位于金属溶液液面的上方,当进风管8吹出风后,在抽风罩2的作用下,在抽风罩2限定的范围内进风管8吹出的风将金属溶液液面上的低密度浮渣扬起,与此同时,在引风机6的作用下,使得与出尘管7连接的固定管3内,与固定管3连接的抽风罩2内形成负压,这样被进风管8吹出的风扬起的低密度浮渣则在抽风罩2的引导作用被吸除;部分溢出抽风罩2的低密度浮渣又可在烟气罩1的作用下防止溢出进入到空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由于被吸除的低密度渣具有较高温度,这个温度达到200℃以上,通过固定管3负压风吸除的低密度浮渣先进入到冷却器4进行冷却,冷却后低密度浮渣则随负压风进入到收尘器5进行浮渣的收集;在收尘器5前增加冷却器4,以保证收尘器5在收尘过程中不被高温烧坏。
[0020]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包括烟气罩(1)、抽风罩(2)、固定管(3)、冷却器(4)、收尘器(5)、引风机(6)、出尘管(7)、进风管(8)、风管(9)、脱杂锅(10),所述的烟气罩(1)安装在脱杂锅(10)的顶部,烟气罩(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管(11),烟气罩(1)内安装有抽风罩(2),抽风罩(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3),固定管(3)通过出尘管(7)与冷却器(4)的进口连接,冷却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收尘器(5)的进口连接,收尘器(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6)的进风口连接,引风机(6)的出风口与风管(9)连接,风管(9)与安装在抽风罩(2)上的进风管(8)连接;所述的冷却器(4)的底部出尘口处安装有双向锁风阀Ⅰ(26),收尘器(5)的底部出尘口处安装有双向锁风阀Ⅱ(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还包括能够对抽风罩(2)进行固定和位置调整的固定调节装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精炼过程中低密度浮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调节装置(12)包括移动底座(13)、移动柱(14)、悬臂(15)、丝杠Ⅰ(16)、电机Ⅰ(17)、滑轨(18)、滑动块(19)、丝杠Ⅱ(20)、连接杆(21)、贯穿式直线丝杠电机(2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谢云华袁海滨王红彬李周华吴红星王建伟唐都作徐万立马松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