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26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压气机和干式排气尾管,以及第一水套隔热罩、第二水套隔热罩和第三水套隔热罩。其中: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分别位于干式排气尾管的两侧;第三水套隔热罩位于涡轮的上侧,且位于涡轮和压气机之间;第三水套隔热罩、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拼接后包覆于涡轮和干式排气尾管的外侧;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套隔热罩和第二水套隔热罩可拆卸连接。可见,该增压器采用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便于维护,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

技术介绍

[0002]船规对柴油机高温部位要求表面温度不能大于220℃,诸如排气管、涡轮增压器等高温部位均应采取相应的隔热措施进行隔热防护。
[0003]目前,涡轮增压器上常用的隔热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包覆隔热材料(船机相对应用较少),另一种是在增压器的蜗壳内集成冷却水套。集成冷却水套的涡轮增压器受结构限制,部分区域无法有效隔热,如果发生冷却水套泄露,则需要拆卸涡轮增压器,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器,其采用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便于维护,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压气机和干式排气尾管,以及第一水套隔热罩、第二水套隔热罩和第三水套隔热罩,其中:
[0007]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分别位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的两侧;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位于所述涡轮的上侧,且位于所述涡轮和所述压气机之间;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拼接后包覆于所述涡轮和所述干式排气尾管的外侧;
[0008]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可拆卸连接。
[0009]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的拼缝位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的中心平面上。
[0010]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1]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之间、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2]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法兰外沿,所述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三螺栓和所述发动机可拆卸连接;
[0013]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二法兰外沿,所述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四螺栓和所述发动机可拆卸连接。
[0014]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密封塞进行密封;
[0015]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6]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7]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8]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9]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第一串水孔;
[0020]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第二串水孔;
[0021]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第三串水孔;
[0022]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四串水孔;
[0023]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五串水孔。
[0024]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拼接构成水套隔热组件,所述水套隔热组件与所述涡轮之间、所述水套隔热组件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之间分别构成中间空气层。
[0025]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还包括放气管,所述放气管与所述中间空气层连通。
[0026]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水套隔热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管夹,所述放气管通过所述固定管夹夹持固定。
[0027]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均为球墨铸铁材质。
[0028]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一碗形塞进行封堵;
[0029]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二碗形塞进行封堵;
[0030]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三碗形塞进行封堵。
[0031]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增压器中,采用了多个水套隔热罩单元(即第一水套隔热罩、第二水套隔热罩、第三水套隔热罩),构成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从而令冷却水套(即水套隔热组件)与增压器本体之间彼此独立,同时,各水套隔热罩单元可分别根据涡轮及干式排气尾管的外部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从而其隔热防护效果会更加到位,并且后续维修时只需拆卸更换冷却水套即可,提高了维修性,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至图4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0034]图5至图8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套隔热罩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0035]图9至图12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套隔热罩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0036]图13至图16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整体结构轴测图。
[0037]其中:
[0038]1‑
涡轮,2

干式排气尾管,
[0039]3‑
第一水套隔热罩,4

第二水套隔热罩,
[0040]5‑
第一螺栓,6

螺母,7

第三水套隔热罩,
[0041]8‑
第二螺栓,9

放气管,10

固定管夹,
[0042]11

第五螺栓;
[0043]12

压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其采用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便于维护,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
[00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请参阅图1至图16,图1至图4分别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1)、压气机(12)和干式排气尾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和第三水套隔热罩(7),其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分别位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2)的两侧;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7)位于所述涡轮(1)的上侧,且位于所述涡轮(1)和所述压气机(12)之间;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7)、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拼接后包覆于所述涡轮(1)和所述干式排气尾管(2)的外侧;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的拼缝位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2)的中心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通过第一螺栓(5)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之间、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螺栓(8)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法兰外沿,所述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三螺栓和所述发动机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二法兰外沿,所述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四螺栓和所述发动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密封塞进行密封;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3)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南张青青张志伟梁飞苏增荣李永刚唐敬坤刘金勇张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