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08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包括灯罩、盖板和LED灯板,盖板安装在灯罩上,LED灯板安装在灯罩与盖板之间,特点是灯罩为防眩光灯罩,防眩光灯罩包括水平设置的防眩光面板和首尾相接且环绕设置在防眩光面板外部的安装外圈,盖板的侧部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有安装凸筋,安装外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凸筋相配合的安装卡槽,安装凸筋卡设在安装卡槽内实现防眩光灯罩与盖板之间的连接,LED灯板通过盖板的下端面和防眩光面板的上端面压紧固定。优点是通过安装凸筋与安装卡槽之间的配合连接实现了防眩光灯罩与盖板之间的稳定安装,两者的安装同时实现对LED灯板的压紧固定,零部件少,装配效率高,使得生产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使得生产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使得生产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面板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板灯,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光面板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面板灯其发光面大多为反射式和直射式出光,由于面罩均为平面,在安装高度不够等实际应用场合,常规的面板灯会有一定的眩光产生,敏感人群会感觉光线刺眼。那么为了解决眩光的问题,通常会在面板灯上设置防眩光板,这种结构的面板灯导致整灯的零部件较多,同时常规结构的面板灯中的光源板通常需要通过螺丝固定防松脱,这就使得整灯的装配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生产成本较低的防眩光面板灯。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包括灯罩、盖板和LED灯板,所述的盖板安装在所述的灯罩上,所述的LED灯板安装在所述的灯罩与所述的盖板之间,所述的灯罩为防眩光灯罩,所述的防眩光灯罩包括水平设置的防眩光面板和首尾相接且环绕设置在所述的防眩光面板外部的安装外圈,所述的盖板的侧部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有安装凸筋,所述的安装外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凸筋相配合的安装卡槽,所述的安装凸筋卡设在所述的安装卡槽内实现所述的防眩光灯罩与所述的盖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的LED灯板通过所述的盖板的下端面和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的上端面压紧固定。
[0006]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由多个密排设置的灯罩单元构成,每个所述的灯罩单元包括上下贯通的锥形筒体,所述的锥形筒体具有大开口端和小开口端,所述的LED灯板包括灯板本体,所述的灯板本体的下端面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灯罩单元数量相同的LED灯珠,每个所述的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内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LED灯珠,所述的灯板本体通过所述的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盖板的下端面压紧固定。上述防眩光面板结构简单,借鉴筒灯的灯罩结构,每个灯罩单元内均对应设置一个LED灯珠,整灯相当于通过多个小型筒灯密排设置形成,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0007]所述的灯罩单元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灯罩单元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0008]所述的防眩光面板与所述的LED灯板之间设置有透明的光源防尘板,所述的光源防尘板上向下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LED灯珠的个数和设置位置相配合的凸起部,每个所述的凸起部内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LED灯珠,每个所述的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内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凸起部,所述的光源防尘板通过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的小开口端的上端面和所述的灯板本体的下端面压紧固定,所述的灯板本体通过所述的光源防尘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盖板的下端面压紧固定。通过防尘光源板对LED灯珠起到防尘和防水气的作用,对LED灯
珠形成保护,有效延长整灯的使用寿命。
[0009]所述的安装凸筋与所述的安装卡槽之间填充设置有防水胶。通过防水胶实现灯罩与盖板经安装之后的密封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灰尘、水气进入到灯体内,满足该面板灯可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
[0010]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的下方设置有透光板。通过透光板实现光线更加柔和均匀地发射。
[0011]所述的防眩光灯罩还包括面圈,所述的面圈环绕设置在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的外部,所述的安装外圈连接设置在所述的面圈的上方,所述的面圈内设置有多个向内凸起的卡扣,所述的透光板位于所述的面圈内且设置在所述的卡扣与所述的防眩光面板之间。上述结构实现透光板的稳定安装。
[0012]所述的透光板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的卡扣相配合的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便于透光板的安装,装配时只需将安装缺口对准其中一个卡扣,透光板的其他部分插接到其他卡扣的上方,然后将透光板放平,此时其中一个卡扣位于安装缺口内,将透光板转动一下,使该卡扣与安装缺口错位,完成透光板的安装。
[0013]所述的面圈的外径小于所述的安装外圈的内径。使得整个防眩光面罩层次感更强,增加整灯的美观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安装凸筋与安装卡槽之间的配合连接实现了防眩光灯罩与盖板之间的稳定安装,两者的安装同时实现对LED灯板的压紧固定,整灯的装配不需要使用一颗螺丝,零部件少,装配效率高,使得生产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灯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拆去透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包括灯罩、盖板1和LED灯板2,盖板1安装在灯罩上,LED灯板2安装在灯罩与盖板1之间,灯罩为防眩光灯罩3,防眩光灯罩3包括水平设置的防眩光面板301和首尾相接且环绕设置在防眩光面板301外部的安装外圈302,盖板1的侧部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有安装凸筋11,安装外圈30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凸筋11相配合的安装卡槽31,安装凸筋11卡设在安装卡槽31内实现防眩光灯罩3与盖板1之间的连接,LED灯板2通过盖板1的下端面和防眩光面板301的上端面压紧固定。
[0022]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防眩光面板301由多个密排设置的灯罩单元构成,每个灯罩单元包括上下贯通的锥形筒体32,锥形筒体32具有大开口端和小开口端,LED灯板2包括灯板本体21,灯板本体21的下端面凸起设置有与灯罩单元数量相同的LED灯珠22,每个灯罩单元
的小开口端内对应设置有一个LED灯珠22,灯板本体21通过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的上端面与盖板1的下端面压紧固定。上述防眩光面板301结构简单,借鉴筒灯的灯罩结构,每个灯罩单元内均对应设置一个LED灯珠22,整灯相当于通过多个小型筒灯密排设置形成,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002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罩单元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灯罩单元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0024]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防眩光面板301与LED灯板2之间设置有透明的光源防尘板4,光源防尘板4上向下凸起设置有与LED灯珠22的个数和设置位置相配合的凸起部41,每个凸起部41内对应设置有一个LED灯珠22,每个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内对应设置有一个凸起部41,光源防尘板4通过防眩光面板301的小开口端的上端面和灯板本体21的下端面压紧固定,灯板本体21通过光源防尘板4的上端面与盖板1的下端面压紧固定。通过防尘光源板对LED灯珠22起到防尘和防水气的作用,对LED灯珠22形成保护,有效延长整灯的使用寿命。
[002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凸筋11与安装卡槽31之间填充设置有防水胶(图中未显示)。通过防水胶实现灯罩与盖板1经安装之后的密封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灰尘、水气进入到灯体内,满足该面板灯可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包括灯罩、盖板和LED灯板,所述的盖板安装在所述的灯罩上,所述的LED灯板安装在所述的灯罩与所述的盖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为防眩光灯罩,所述的防眩光灯罩包括水平设置的防眩光面板和首尾相接且环绕设置在所述的防眩光面板外部的安装外圈,所述的盖板的侧部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有安装凸筋,所述的安装外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凸筋相配合的安装卡槽,所述的安装凸筋卡设在所述的安装卡槽内实现所述的防眩光灯罩与所述的盖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的LED灯板通过所述的盖板的下端面和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的上端面压紧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眩光面板由多个密排设置的灯罩单元构成,每个所述的灯罩单元包括上下贯通的锥形筒体,所述的锥形筒体具有大开口端和小开口端,所述的LED灯板包括灯板本体,所述的灯板本体的下端面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灯罩单元数量相同的LED灯珠,每个所述的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内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LED灯珠,所述的灯板本体通过所述的灯罩单元的小开口端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盖板的下端面压紧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单元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科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科欧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