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107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弱电智能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基座的上方设有多个与弧形凹槽相对应的弧形盖板,且多个弧形盖板之间固定连接,基座端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座,其中一个端部弧形盖板与铰接座转动连接,另一个端部弧形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块,弹性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扣块,基座端部的上表面开设有扣槽,扣块位于扣槽内设置,且扣块与扣槽之间安装有弹性插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方便对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进行固定,而且方便对电缆进行弹性压紧,避免紧固力过大而损伤电缆。避免紧固力过大而损伤电缆。避免紧固力过大而损伤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弱电智能化
,尤其涉及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弱电智能化于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其普及范围较广,另外弱电行业对于弱电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譬如对于同轴电缆的铺设,同轴电缆在室外可沿墙敷设,在室内也可沿墙或沿柱等物体表面明敷,而对于直接明敷的方式,必须要使用专门的用于固定的卡扣或其他装置,并且要做到美观。
[0003]对于一般的用于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将其专用的固定座安装在墙壁后,即可将线缆安置在配套的固定座线槽内,而后扣合上固定盖等一些物件,最终再拧合上螺丝,这一过程中,拧合螺丝最为麻烦,不仅费时而且费力,另外,由于拧合螺丝时要保证电缆和固定装置之间被紧固的足够严密,往往会出现操作工人将螺丝拧的过紧,导致电缆受压的问题发生,从而影响电缆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2),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多个与弧形凹槽(2)相对应的弧形盖板(3),且多个弧形盖板(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端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座(4),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弧形盖板(3)与铰接座(4)转动连接,另一个端部所述弧形盖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块(5),所述弹性块(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扣块(6),所述基座(1)端部的上表面开设有扣槽(7),所述扣块(6)位于扣槽(7)内设置,且扣块(6)与扣槽(7)之间安装有弹性插接机构;弹性插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扣槽(7)侧壁上的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内穿插有L型插杆(9),所述L型插杆(9)的竖直部延伸至矩形槽(8)外侧,所述L型插杆(9)的水平部与矩形槽(8)的槽底滑动连接,所述扣块(6)上贯穿开设有与L型插杆(9)匹配的插孔(10),所述L型插杆(9)的一端穿过插孔(10)设置,位于所述矩形槽(8)内的L型插杆(9)上固定套接有矩形块(11),且矩形块(11)与矩形槽(8)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11)与矩形槽(8)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套设在L型插杆(9)上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的同轴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插杆(9)远离扣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杆(13),所述U型杆(13)上滑动套设有压板(14),所述压板(14)上固定镶嵌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华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