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杨春专利>正文

三相分离器及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103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相分离器及污水处理装置,三相分离器用于安装在第一水处理单元内,三相分离器包括:壳体和集气罩,壳体内设置有沉淀区;集气罩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内,并位于沉淀区的下方;集气罩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与沉淀区相连通的进水区,集气罩用于在污水由下至上流经集气罩自身的过程中隔挡并收集污水中的气体,进水区用于供污水中剩余的污泥和水体流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并用于供沉淀区内分离的污泥向下流出至壳体的外部。上述三相分离器能够实现对污水中的气体、水体及污泥三相之间的分离,并可同时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省了沉淀池和污泥回流动力消耗,简化了工艺流程,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设施的投资及运行成本。行成本。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分离器及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三相分离器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污水的生化处理与泥水分离通常设定在不同的生化池和沉淀池内进行,为了保证一定的污泥浓度,必须进行大量的回流,使沉淀池内沉淀得到的浓缩污泥通过回流设施回流到生化池再次参与生化反应,然而这种处理设施存在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使得上述处理设施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第一水处理单元内的污泥无动力自动回流、减小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的三相分离器及污水处理装置。
[0004]一种三相分离器,用于安装在第一水处理单元内,所述第一水处理单元用于对收容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沉淀区;及
[0006]集气罩,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并位于所述沉淀区的下方;所述集气罩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的进水区,所述集气罩用于在污水由下至上流经所述集气罩自身的过程中隔挡并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分离器,用于安装在第一水处理单元内,所述第一水处理单元用于对收容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沉淀区;及集气罩,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并位于所述沉淀区的下方;所述集气罩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的进水区,所述集气罩用于在污水由下至上流经所述集气罩自身的过程中隔挡并收集所述污水中的气体,所述进水区用于供所述污水中剩余的污泥和水体流入所述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并用于供所述沉淀区内分离的污泥向下流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所述沉淀区,所述集气罩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进水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及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折弯并向下垂直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折弯并斜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第三连接臂与所述集气罩之间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进水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区相连通的过流孔,所述过流孔用于供所述污水流入所述进水区,并用于供进入至所述进水区内的未被所述集气罩分离的气体排出至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多层所述集气罩,多层所述集气罩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每层所述集气罩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集气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袁杨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