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079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包括溶解瓶和盖体;溶解瓶为顶部开口的透明容器;溶解瓶的中部固定有筛板;筛板将溶解瓶内部分为固体腔室和液体腔室;溶解瓶的外侧壁分别具有与固体腔室和液体腔室对应的刻度标;溶解瓶的侧壁具有与液体腔室对应的进液口,进液口位于液体腔室上方,且位于筛板下方;溶解瓶底部具有出液口;盖体与溶解瓶的顶部开口可拆卸连接;盖体顶部具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完善土壤溶解液提取结构,分别将土壤和缓冲液参照刻度标加入到固体腔室和液体腔室,然后将溶解瓶倒置混合,再将溶解瓶正放分离,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便携式野外检测的便利性。外检测的便利性。外检测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检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土壤检测
中,碳酸酐酶是一种含锌的金属酶,能够催化CO2与HCO3‑
之间的转化反应。碳酸酐酶既能加速碳酸盐岩的溶解,又能促进碳酸盐的沉积,因而可能与全球岩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密切关系,而深入研究岩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揭示自然界碳循环规律和全球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岩溶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岩溶面积2200万km2,占陆地面积的15%,而我国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是岩溶十分发育的国家,为了科学认识碳酸酐酶在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有必要了解碳酸酐酶在岩溶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土壤和水体中的分布和活性。
[0003]目前测定碳酸酐酶活性的方法通常采用比色法、pH计法(Brinkman,1933),其中pH计法及其改进方法应用最广。该法需要使用pH计、秒表、CO2钢瓶,并需提供低于10℃的低温反应环境的反应容器以及相关试剂。该法通常是在室内利用pH计配合秒表,记录试样催化饱和CO2水碳酸化、引起pH值发生一定变化所需的时间,进而计算碳酸酐酶的活性。
[0004]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958937U,名称为一种便携式土壤/水样碳酸酐酶活性测定装置中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测量的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但是在测量前,需要进行定量的土壤溶解液提取,而这种提取在野外并不利于精确计算,为野外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的使用带来麻烦。<br/>[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土壤溶解液精确提取的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包括:溶解瓶和盖体;
[0009]所述溶解瓶为顶部开口的透明容器;所述溶解瓶的中部径向固定有筛板;所述筛板将所述溶解瓶内部分为上部的固体腔室和下部的液体腔室;所述溶解瓶的外侧壁分别具有与所述固体腔室和液体腔室对应的刻度标;所述溶解瓶的侧壁具有与所述液体腔室对应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液体腔室上方,且位于所述筛板下方;所述溶解瓶底部具有出液口;
[0010]所述盖体与所述溶解瓶的顶部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顶部具有进料口。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现有的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完善土壤溶解液提取结构,分别将土壤和缓冲液按照需求容积参照刻度标加入到固体腔室和
液体腔室中,然后将溶解瓶倒置,使得缓冲液由液体腔室透过筛板进入固体腔室进行混合,当混合一端时间后,再将溶解瓶正放,使得混合后的土壤溶解液逐渐分离漏入液体腔室,通过出液口即可抽取或倒出相应需求量的土壤溶解液;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便携式野外检测的便利性。
[00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筛板的顶面边沿具有多个弹性卡条;所述筛板顶面铺设有滤纸,弹性卡条压紧所述滤纸的边沿。通过铺设滤纸,能够进一步防止土壤进入液体腔室中,提高土壤溶解液的洁净度,便于后续实验。
[00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进液口、出液口和进料口均具有密封塞。防止在切换放置方向时产生漏液的问题。
[00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溶解瓶和盖体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便于拆卸,易于对内部进行清理。
[00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溶解瓶的底部固定有下支架;所述下支架包括多根与所述溶解瓶底面垂直固定的下支杆,以及固定在多根所述下支杆端头的下座环。使得溶解瓶在正放时的稳定性更强,不必人手握持,可以直接放置在平面上。
[00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出液口距离所述溶解瓶底面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座环距离所述溶解瓶底面的长度。防止下座环与出液口产生位置干涉。
[00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盖体的顶面固定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多根与所述盖体顶面垂直固定的上支杆,以及固定在多根所述上支杆端头的上座环。使得溶解瓶在倒置时的稳定性更强,不必人手握持,可以直接放置在平面上。
[001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所述进料口距离所述盖体顶面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座环距离所述盖体顶面的长度。防止上座环与进料口产生位置干涉。
[00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与所述固体腔室对应的刻度标的最大刻度大于30ml。能够满足实验的盛装需求。
[00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中,与所述液体腔室对应的刻度标的最大刻度大于30ml。能够满足实验的盛装需求。
[002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在现有的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完善土壤溶解液提取结构,分别将土壤和缓冲液按照需求容积参照刻度标加入到固体腔室和液体腔室中,然后将溶解瓶倒置,使得缓冲液由液体腔室透过筛板进入固体腔室进行混合,当混合一端时间后,再将溶解瓶正放,使得混合后的土壤溶解液逐渐分离漏入液体腔室,通过出液口即可抽取或倒出相应需求量的土壤溶解液;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便携式野外检测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分别向固体腔室和液体腔室加入土壤和缓冲液的结构剖视图;
[0026]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将土壤和缓冲液混合的结构剖视图;
[0027]图5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静置得到土壤溶解液的结构剖视图。
[0028]其中:
[0029]1‑
溶解瓶;
[0030]11

筛板;111

弹性卡条;12

固体腔室;13

液体腔室;14

刻度标;15

进液口;16

出液口;
[0031]2‑
盖体;
[0032]21

进料口;
[0033]3‑
滤纸;
[0034]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瓶(1)和盖体(2);所述溶解瓶(1)为顶部开口的透明容器;所述溶解瓶(1)的中部径向固定有筛板(11);所述筛板(11)将所述溶解瓶(1)内部分为上部的固体腔室(12)和下部的液体腔室(13);所述溶解瓶(1)的外侧壁分别具有与所述固体腔室(12)和液体腔室(13)对应的刻度标(14);所述溶解瓶(1)的侧壁具有与所述液体腔室(13)对应的进液口(15),所述进液口(15)位于所述液体腔室(13)上方,且位于所述筛板(11)下方;所述溶解瓶(1)底部具有出液口(16);所述盖体(2)与所述溶解瓶(1)的顶部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2)顶部具有进料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1)的顶面边沿具有多个弹性卡条(111);所述筛板(11)顶面铺设有滤纸(3),弹性卡条(111)压紧所述滤纸(3)的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5)、出液口(16)和进料口(21)均具有密封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土壤酶活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瓶(1)和盖体(2)通过螺纹紧固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默张忠辉何怀江陈思羽张大伟付世翠包广道刘婷罗也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