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湿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06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湿敷装置,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该热湿敷装置包括湿敷层、架体和电源模块,架体上设置有具有截面为“凹”字型的盒体,盒体的封闭区域为第一容液腔,第一容液腔内安装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发热电阻丝,盒体的凹槽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盒体的凹槽上放置有容液袋,容液袋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湿敷层与容液袋底部之间设置有贯穿盒体的柔性导液管;柔性导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柔性导液管靠近盒体的一端设置有阀门,柔性导液管靠近湿敷层的一端设置有柔性吸液芯,柔性吸液芯包括多根包裹在一起的棉线,柔性吸液芯靠近湿敷层一端的多根棉线分离并与湿敷层的不同位置连接;控制单元与阀门连接。阀门连接。阀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湿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湿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湿敷是利用皮肤的吸收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常见方法。目前热湿敷操作前一般需要先将要使用的药液倒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倒入保温瓶存储备用。进行热湿敷时,将保温瓶中的药液倒入经消毒的药碗,再将5

6层纱布放入碗中浸湿,之后稍稍拧干(过湿会打湿衣物及床单)敷在患者皮损处后用医用胶带固定。为了维持纱布的湿度,需每隔10

15分钟将纱布取下,重复上述操作5

10次/日,以期达到治疗效果,导致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热湿敷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提供一种热湿敷装置,其包括湿敷层、架体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架体上设置有具有截面为“凹”字型的盒体,盒体的封闭区域为第一容液腔,第一容液腔内安装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发热电阻丝,盒体的凹槽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盒体的凹槽上放置有容液袋,容液袋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湿敷层与容液袋底部之间设置有贯穿盒体的柔性导液管;柔性导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柔性导液管靠近盒体的一端设置有阀门,柔性导液管靠近湿敷层的一端设置有柔性吸液芯,柔性吸液芯包括多根包裹在一起的棉线,柔性吸液芯靠近湿敷层一端的多根棉线分离并与湿敷层的不同位置连接;控制单元与阀门连接。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7]当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达到控制单元内预设的最低温度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发热电阻丝工作,直至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达到控制单元内预设的最高温度值。发热电阻丝工作加热第一容液腔内的液体,并通过接触式热传导将温度经盒体的内壁传导至容液袋中的药液,实现对药液的加热或保温。具有一定温度的药液经柔性导液管前端以及柔性吸液芯自动缓慢地转移至湿敷层上,从而实现持续热湿敷,进而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热湿敷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所示盒体的左视图。
[0010]图3为图1中剖视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1]其中,1、棉线;2、湿敷层;3、柔性吸液芯;4、阀门;5、柔性导液管;6、盒体;7、容液
袋;8、架体;9、绝热凸起;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热湿敷装置包括湿敷层2、架体8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架体8上设置有具有截面为“凹”字型的盒体6,盒体6的封闭区域为第一容液腔,第一容液腔内安装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发热电阻丝,盒体6的凹槽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0;盒体6的凹槽上放置有容液袋7,容液袋7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湿敷层2与容液袋7底部之间设置有贯穿盒体6的柔性导液管5。
[0014]柔性导液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柔性导液管5靠近盒体6的一端设置有阀门4,柔性导液管5靠近湿敷层2的一端设置有柔性吸液芯3,柔性吸液芯3包括多根包裹在一起的棉线1,柔性吸液芯3靠近湿敷层2一端的多根棉线1分离并与湿敷层2的不同位置连接;控制单元与阀门4连接,用于按控制单元内预设的时间间隔周期性控制阀门4的开闭。
[0015]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架体上。其中,盒体6与碗璧(包括碗底璧和碗侧壁)空心的碗的形状类似(形成的凹槽形状可以为弧形或矩形),第一容液腔即为该空心处的空间。另外为便于容液袋7的放置,盒体6侧壁上开设有供柔性导液管5穿过的缝隙(如图2所示,该缝隙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条形缝隙,应用时,使用其中一个即可),并通过在碗璧上设置可拆卸的密封塞,实现液体(可以为水)的进液。
[0016]开始热湿敷时(也即首次热湿敷),护理人员可按
技术介绍
中对应的操作一样,手动将湿敷层2浸润。
[0017]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盒体6凹槽底部设置的绝热凸起9上,从而相对直接地采集容液袋7中药液的温度。避免受到盒体6内壁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导致容液袋7中药液的真实温度值的间接获取失准。
[0018]湿敷层2由多层纱布堆叠连接而成,其中纱布层的数量为5或6。保温层的材质为泡沫。发热电阻丝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容液腔内,以快速均匀加热第一容液腔内的液体。架体8底部安装有至少三个万向轮,以便移动架体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湿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敷层(2)、架体(8)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架体(8)上设置有具有截面为“凹”字型的盒体(6),所述盒体(6)的封闭区域为第一容液腔,所述第一容液腔内安装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发热电阻丝,所述盒体(6)的凹槽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0);所述盒体(6)的凹槽上放置有容液袋(7),所述容液袋(7)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湿敷层(2)与容液袋(7)底部之间设置有贯穿盒体(6)的柔性导液管(5);所述柔性导液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柔性导液管(5)靠近盒体(6)的一端设置有阀门(4),所述柔性导液管(5)靠近湿敷层(2)的一端内设置有柔性吸液芯(3),所述柔性吸液芯(3)包括多根包裹在一起的棉线(1),所述柔性吸液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萍吴迪莫敬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