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产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67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产钳,其包括产钳本体、压力控制单元及吸附机构,产钳本体包括两个钳体,钳体包括钳头、钳臂及钳柄,钳头、钳臂及钳柄依序连接,钳头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两个钳臂摆动连接,两个钳柄弹性连接。压力控制单元包括依序连接的微型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及数字显示器,微型压力传感器及信号转换器分别收容于容置腔,微型压力传感器与用于接收钳头对胎儿的压力信号,信号转换器接收该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递至数字显示器并显示。吸附机构设置于两个钳体之间,吸附机构用于吸住胎儿头部。上述妇科产钳,提升产钳使用的安全性,以保证胎儿及产妇的安全,避免胎儿头部脱离产钳,加快了分娩进程。加快了分娩进程。加快了分娩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妇科产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妇科产钳。

技术介绍

[0002]产钳是一种可用于辅助产妇分娩胎儿的仪器,具体通过产钳夹持胎儿的头部,并牵引胎儿的头部向产妇宫外移动,缩短产程并尽早终止妊娠,以减轻产妇的痛苦并保证胎儿的安全。产钳是用于解决胎儿头位难产,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巨大儿、胎儿窘迫及产妇先天不足等临床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
[0003]然而,传统的产钳结构简单,产钳助产过程中极易夹伤胎儿,引起新生儿多种并发症,如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钳痕、面部表皮破溃以及新生儿窒息等问题,且产钳夹持胎儿娩出的过程中,还易刮伤产妇的宫体组织,对宫体组织造成损伤,产钳的安全性较差,极大的影响了新生儿及产妇的健康,同时加重了新生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当产钳用力不当时,产钳还容易脱离胎儿的头部,使得需要再次夹取胎儿的头部,减缓了分娩进程,安全性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妇科产钳。
[0005]一种妇科产钳,该妇科产钳包括产钳本体、压力控制单元及吸附机构,所述产钳本体包括两个对称且交叉设置的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钳头、钳臂及钳柄,所述钳头、所述钳臂及所述钳柄依序连接,所述钳头呈弧形结构且其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两个所述钳头共同用于夹持胎儿头部,两个所述钳臂摆动连接,两个所述钳柄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钳柄用于受力并带动所述钳臂及所述钳头摆动以夹住所述胎儿头部,一所述钳体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所述钳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钳头延伸至所述钳柄。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及数字显示器,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及所述信号转换器分别收容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与一所述钳头上朝向另一所述钳头一侧的所述硅胶套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字显示器安装于所述钳柄并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字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钳头对所述胎儿头部的压力;所述吸附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钳体之间,所述吸附机构的吸引面背向所述钳柄,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吸住所述胎儿头部。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盘体以及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一所述钳臂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盘体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钳头、所述钳臂及所述钳柄一体式成型设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钳柄与所述钳臂连接处具有弧形过渡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钳柄上设置有防滑纹。
[0010]上述妇科产钳,通过在钳头的外表面包覆硅胶套,提升了产钳表面的柔软度,增大了产钳表面与胎儿及产妇的宫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了钳头刮伤或碰伤胎儿及产妇
宫体组织的可能性,提高了产钳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压力控制单元,可实时监测到产钳对胎儿的夹持力,以利于医务人员根据该夹持力的大小调节产钳的夹紧程度,避免夹伤胎儿的皮肤或骨骼,从而进一步提升产钳使用的安全性,以保证胎儿及产妇的安全;通过在两个钳体之间设置吸附机构,在产钳助产的过程中,在两个钳头夹持胎儿头部的同时,吸附机构还可吸住胎儿的头部,从而增大了产钳与胎儿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换言之,在保证胎儿安全的条件下,增大了产钳对胎儿头部的作用力,避免胎儿头部脱离产钳,以加快分娩进程。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妇科产钳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妇科产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妇科产钳10,该妇科产钳10包括产钳本体100、压力控制单元200及吸附机构300,产钳本体100包括两个对称且交叉设置的钳体110,钳体110包括钳头111、钳臂112及钳柄113,钳头111、钳臂112及钳柄113依序连接,钳头111呈弧形结构且其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120,两个钳头111共同用于夹持胎儿头部,两个钳臂112摆动连接,两个钳柄113通过弹簧114弹性连接,钳柄113用于受力并带动钳臂112及钳头111摆动以夹住胎儿头部,一钳体110内开设有容置腔115,容置腔115沿钳体110的长度方向由钳头111延伸至钳柄113。压力控制单元200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210、信号转换器220及数字显示器230,微型压力传感器210及信号转换器220分别收容于容置腔115,微型压力传感器210的输入端与一钳头111上朝向另一钳头111一侧的硅胶套120的内表面相抵接,微型压力传感器210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器2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数字显示器230安装于钳柄113并与信号转换器2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数字显示器230用于显示钳头111对胎儿头部的压力;吸附机构300设置于两个钳体110之间,吸附机构300的吸引面背向钳柄113,吸附机构300用于吸住胎儿头部。上述妇科产钳10,通过在钳头111的外表面包覆硅胶套120,提升了产钳表面的柔软度,增大了产钳表面与胎儿及产妇的宫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了钳头111刮伤或碰伤胎儿及产妇宫体组织的可能性,提高了产钳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压力控制单元200,可实时监测到产钳对胎儿的夹持力,以利于医务人员根据该夹持力的大小调节产钳的夹紧程度,避免夹伤胎儿的皮肤或骨骼,从而进一步提升产钳使用的安全性,以保证胎儿及产妇的安全;通过在两个钳体110之间设置吸附机构300,在产钳助产的过程中,在两个钳头111夹持胎儿头部的同时,吸附机构300还可吸住胎儿的头部,从而增大了产钳与胎儿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换言之,在保证胎儿安全的条件下,增大了产钳对胎儿头部的作用
力,避免胎儿头部脱离产钳,以加快分娩进程。
[0017]上述妇科产钳的工作原理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当遇到头位难产或因产程过长引起的胎儿窒息情况发生时,医务人员持握产钳本体100,并将两个钳头111包覆在胎儿的头部外围,随后压紧两个钳柄113,使两个钳柄113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两个钳柄113之间的弹簧114压缩,弹簧114的弹性势能增加。由于两个钳体110交叉设置,在两个钳柄113距离减小的同时,两个钳头111之间的距离也减小,从而使得两个钳头111分别与胎儿的头部相抵接,如此,通过沿远离产妇宫体的方向拉动钳柄113,即可将胎儿从产妇娩出,从而缩短产程,挽救胎儿与产妇的生命。在该过程中,当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产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产钳本体、压力控制单元及吸附机构,所述产钳本体包括两个对称且交叉设置的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钳头、钳臂及钳柄,所述钳头、所述钳臂及所述钳柄依序连接,所述钳头呈弧面结构且其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两个所述钳头共同用于夹持胎儿头部,两个所述钳臂摆动连接,两个所述钳柄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钳柄用于受力并带动所述钳臂及所述钳头摆动以夹住所述胎儿头部,一所述钳体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所述钳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钳头延伸至所述钳柄;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及数字显示器,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及所述信号转换器分别收容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与一所述钳头上朝向另一所述钳头一侧的所述硅胶套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伟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朗米尼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