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61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包括有靠背支架、坐垫支架、脚踏板支撑架、底壳体,靠背支架连接扶手套件,靠背支架的背面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横梁,坐垫支架包含有上连动杆、下连动杆,上连动杆、下连动杆、对接连杆、第一斜接杆、第二斜拉杆、中枢连接件之间的铰接连动组成坐垫支架的翻转结构,脚踏板支撑架的底部连接脚踏板,脚踏板支撑架的侧板固定连接膝靠支架的套筒;膝靠支架连接膝靠;扩展了轮椅的功能,轮椅能够自行驱动前进方向,使用者可以在不脱离轮椅的情况下进行站立,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利于残疾人的康复,符合正常人体的动作轨迹,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很有市场推广前景。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残疾人的代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残疾人越来越多的使用上了康复轮椅,轮椅由此成了下肢残障人士及年老体弱的人们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而且省却了照顾人员的辛苦,在医院内方便转移、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方便其自行活动的需要,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轮椅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而电动轮椅是由蓄电池为能源,电子装置控制驱动的动力轮椅车,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自行驱动轮椅车的前进,增强了轮椅操作的灵活性,归避了普通轮椅采用双手推动转轮前进的不足。
[0003]但是,电动轮椅虽然可以自行驱动前进的方向,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轮椅车大多只能提供坐姿,使用者只能一直坐在轮椅上,单一坐姿体位导致使用者臀部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容易产生褥疮甚至导致腿部肌肉萎缩,并且使用者站起来时必须脱离轮椅车,需要旁人搀扶,因此使用者常常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相关的日常活动,不能完全实现生活自理,不能满足有具有相关需求的残疾人群,实用性能存在欠缺,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0004]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轮椅车存在着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设计新颖,扩展了轮椅的灵活性,轮椅不但能够自行驱动前进方向,而且使用者可以在不脱离轮椅的情况下进行站立,极大提高了轮椅的实用性, 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包括有靠背支架、坐垫支架、脚踏板支撑架、底壳体,靠背支架连接扶手套件,靠背支架的背面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横梁,坐垫支架包含有上连动杆、下连动杆,坐垫支架的底部通过中枢连接件对应铰接于上连动杆的后端,中枢连接件底部外延的杆件铰接下连动杆的后端,上连动杆的前端铰接于脚踏板支撑架侧板的顶部,下连动杆的前端设置有加强板,下连动杆的前端通过铰接的转接柱固定于脚踏板支撑架侧板的底部,底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上连动杆前端的外侧面通过第一斜拉杆铰接固定板上端,下连动杆前端的外侧面通过第二斜拉杆铰接固定板下端,上连动杆前端和下连动杆前端之间铰接有对接连杆,上连动杆、下连动杆、对接连杆、第一斜接杆、第二斜拉杆、中枢连接件之间的铰接连动组成坐垫支架的翻转结构,脚踏板支撑架的底部连接脚踏板,脚踏板支撑架的侧板固定连接膝靠支架的套筒;膝靠支架连接膝靠;
[0008]中枢连接件的底部和横梁之间的中空区域设置有靠背调节推杆;
[0009]底壳体前端的中间部位和加强板之间设置有控制坐垫支架立起的坐垫调节推杆,
坐垫调节推杆的侧边设置有站立时控制脚踏板后移的伸缩连动杆。
[0010]进一步,所述靠背支架通过上部套接的转动调节杆连接头部托架,转动调节杆的形状呈半圆弧状,转动调节杆由调节关节对接而成,调节关节之间的对接处安装有调节轴杆。
[0011]进一步,所述头部托架的形状为平滑过渡的弧面状。
[0012]进一步,所述扶手套件包含有衔接套、定位锁件、翻动件、密封壳,靠背支架套接于扶手套件的衔接套,衔接套固定连接定位锁件,定位锁件的背部连接传动杆,传动杆的底部铰接于中枢连接杆,定位锁件的圆轴贯穿于翻动件,翻动件侧边通过螺钉和密封壳固定,翻动件表面开设的通孔内贯穿扶手安装杆,扶手安装杆的表面安装有防止用户摔出去的扶手,翻动件的通孔侧边为敞开的条状孔,翻动件内部的扶手安装杆表面开设有相互垂直的槽孔,定位锁件的底部设置有和条状孔相对应的凸起键。
[0013]进一步,扶手的形状呈V字形,左扶手和右扶手对接呈环抱状。
[0014]进一步,所述膝靠支架的套筒内部设置有锁块,膝靠支架底部开设的槽口卡接于锁块顶部开设的插接条。
[0015]进一步,所述膝靠的形状呈半圆弧状。
[0016]进一步,所述膝靠支架的对接处一端设置为勾件,膝靠支架的对接处另一端设置为膝靠锁,膝靠锁的内部包含有锁杆,锁杆的顶部连接有盖帽,锁杆底部呈梯形状,锁杆底部的宽度大于顶部的宽度,锁杆底部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的里边安装有弹簧。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扩展了轮椅的功能,轮椅能够自行驱动前进方向,使用者可以在不脱离轮椅的情况下进行站立,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利于残疾人的康复,符合正常人体的动作轨迹,结构设计巧妙,科学合理,极大提高了轮椅的实用性,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9]图1为本技术站立状态背面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站立状态正面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站立过程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站立时脚踏板后移原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扶手爆炸结构图;
[0025]图7为本技术膝靠结构图;
[0026]图8为本技术膝靠锁结构剖面图;
[0027]图9为本技术膝靠锁原理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膝靠转动结构图。
[0029]图中100

靠背支架,110

头部托架,120

转动调节杆,130

横梁,140
‑ꢀ
扶手套件,141

衔接套,142

定位锁件,143

圆轴,144

翻动件,145

密封壳,146

扶手安装杆,147

槽孔,148

凸起键,150

靠背调节推杆,160

扶手,170

中枢连接件,180

坐垫支架,181

上连动杆,182

下连动杆,190
‑ꢀ
膝靠支架,200

膝靠,211

盖帽,212

锁杆,213

卡接槽,214


簧,215
‑ꢀ
勾件,216

槽口,217

插接条,218

锁块,210

第一斜拉杆,220

第二斜拉杆,230

固定板,240

底壳体,250

对接连杆,260

坐垫调节推杆,270
‑ꢀ
加强板,2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靠背支架、坐垫支架、脚踏板支撑架、底壳体,靠背支架连接扶手套件,靠背支架的背面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横梁,坐垫支架包含有上连动杆、下连动杆,坐垫支架的底部通过中枢连接件对应铰接于上连动杆的后端,中枢连接件底部外延的杆件铰接下连动杆的后端,上连动杆的前端铰接于脚踏板支撑架侧板的顶部,下连动杆的前端设置有加强板,下连动杆的前端通过铰接的转接柱固定于脚踏板支撑架侧板的底部,底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上连动杆前端的外侧面通过第一斜拉杆铰接固定板上端,下连动杆前端的外侧面通过第二斜拉杆铰接固定板下端,上连动杆前端和下连动杆前端之间铰接有对接连杆,上连动杆、下连动杆、对接连杆、第一斜接杆、第二斜拉杆、中枢连接件之间的铰接连动组成坐垫支架的翻转结构,脚踏板支撑架的底部连接脚踏板,脚踏板支撑架的侧板固定连接膝靠支架的套筒;膝靠支架连接膝靠;中枢连接件的底部和横梁之间的中空区域设置有靠背调节推杆;底壳体前端的中间部位和加强板之间设置有控制坐垫支架立起的坐垫调节推杆,坐垫调节推杆的侧边设置有站立时控制脚踏板后移的伸缩连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动站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通过上部套接的转动调节杆连接头部托架,转动调节杆的形状呈半圆弧状,转动调节杆由调节关节对接而成,调节关节之间的对接处安装有调节轴杆。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恩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之群机电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