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士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43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包括驱行结构、履带结构,机械本体固定在驱行结构的顶侧,所述履带结构连接在驱行结构的侧边,所述驱行结构由主驱轮、承载轮、承托轮、驱从轮梁、车桥、装载平台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履带结构的设计,改变传统履带结构采用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改进为一种全新连接方式的履带结构,不仅如此,履带结构还可在外侧增加拖带外置可拆卸段氏带,可以在一些特殊路面和特殊工况下使用,一方面增加履带结构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避免其他道路设施被破坏,使用安装和拆卸方便,宜推广使用。宜推广使用。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型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重型机械是指重型挖掘机、打桩机等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重型机械一般都是采用履带的驱行结构,在施工场地可以实现不怕水、不怕尖锐物体、故障率低、通行率高的特点,相较于传统车轮具备的性能更为优异,履带在行走时钢带会对路面造成破坏,例如挖掘机,施工过程中挖掘机需要在公路短距离行走,这样就会对道路造成破坏,为了让行走机构混凝土和沥青路面行走起来更为方便,特此设计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包括驱行结构、履带结构,机械本体固定在驱行结构的顶侧,所述履带结构连接在驱行结构的侧边,所述驱行结构由主驱轮、承载轮、承托轮、驱从轮梁、车桥、装载平台组成,所述装载平台安装在车桥的顶面,所述驱从轮梁设有两组,两组驱从轮梁呈对称的设在车桥的两侧,所述主驱轮设有四组,四组主驱轮分别设在两组驱从轮梁的前后两端,所述所述承载轮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承载轮等间距设置,且承载轮均连接在驱从轮梁的底侧面,所述承托轮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承托轮等间距设置,且承托轮均连接在驱从轮梁的顶侧面,所述履带结构包围在驱从轮梁的外侧面,且履带结构分别连接主驱轮、承载轮、承托轮。
[000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履带结构由外置可拆卸段氏带、行走板、环式连接板组成,所述行走板和环式连接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行走板均固定在环式连接板的外侧面,所述若干组环式连接板通过固定销首尾连接,所述若干组行走板并列设置,且若干组行走板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外置可拆卸段氏带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外置可拆卸段氏带首尾连接,且若干组外置可拆卸段氏带连接在若干组行走板之间。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环式连接板由板体、铰接头组成,所述铰接头设在板体的侧面,所述铰接头之间设有铰接槽,所述板体的顶面设有驱动齿槽,所述铰接头插接在相邻板体侧面的铰接槽内,所述铰接头相邻交替设置,所述铰接头中心开设有销孔,所述固定销插接在铰接头中心的销孔内,所述行走板设在板体的底侧面,且行走板、板体、铰接头一体成型,所述行走板由T字板、防滑凸齿组成,所述防滑凸齿设在T字板的外侧面,且T字板、防滑凸齿一体成型,所述主驱轮连接板体侧面的驱动齿槽,所述承载轮、承托轮连接T字板的两侧边。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外置可拆卸段氏带由外板带、T字插板、板面凸齿组
成,所述T字插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T字插板等间距设置,所述T字插板设在外板带的顶面,所述板面凸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板面凸齿设在外板带的底侧面,所述外板带、T字插板、板面凸齿一体成型,所述T字插板之间设有承置槽,所述T字插板嵌在相邻两组T字板之间,所述外板带设在T字板和防滑凸齿的外侧面,所述T字板和防滑凸齿嵌在承置槽内。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外板带、T字插板、板面凸齿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板体、铰接头、T字板、防滑凸齿均由铸铁材料制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优化了履带结构的设计,改变传统履带结构采用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改进为一种全新连接方式的履带结构,不仅如此,履带结构还可在外侧增加拖带外置可拆卸段氏带,可以在一些特殊路面和特殊工况下使用,一方面增加履带结构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避免其他道路设施被破坏,使用安装和拆卸方便,宜推广使用。
[0009]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外观状态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驱行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履带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履带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环式连接板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行走板示意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外置可拆卸段氏带示意图。
[0017]图中:机械本体1、驱行结构2、履带结构3、主驱轮4、承载轮5、承托轮6、驱从轮梁7、车桥8、装载平台9、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行走板11、环式连接板12、固定销13、板体14、铰接头15、铰接槽16、销孔17、T字板18、防滑凸齿19、驱动齿槽20、外板带21、T字插板22、板面凸齿23、承置槽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9]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包括驱行结构2、履带结构3,机械本体1固定在驱行结构2的顶侧,所述履带结构3连接在驱行结构2的侧边,所述驱行结构2由主驱轮4、承载轮5、承托轮6、驱从轮梁7、车桥8、装载平台9组成,所述装载平台9安装在车桥8的顶面,所述驱从轮梁7设有两组,两组驱从轮梁7呈对称的设在车桥8的两侧,所述主驱轮4设有四组,四组主驱轮4分别设在两组驱从轮梁7的前后两端,所述所述承载轮5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承载轮5等间距设置,且承载轮5均连接在驱从轮梁7的底侧面,所述承托轮6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承托轮6等间距设置,且承托轮6均连接在驱从轮梁7的顶侧面,所述履带结构3包围在驱从轮梁7的外侧面,且履带结构3分别连接主驱轮4、承载轮5、承托轮6。
[0020]所述履带结构3由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行走板11、环式连接板12组成,所述行走板11和环式连接板12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行走板11均固定在环式连接板12的外侧面,所述若干组环式连接板12通过固定销13首尾连接,所述若干组行走板11并列设置,且若干组行
走板11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首尾连接,且若干组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连接在若干组行走板11之间。
[0021]所述环式连接板12由板体14、铰接头15组成,所述铰接头15设在板体14的侧面,所述铰接头15之间设有铰接槽16,所述板体14的顶面设有驱动齿槽20,所述铰接头15插接在相邻板体14侧面的铰接槽16内,所述铰接头15相邻交替设置,所述铰接头15中心开设有销孔17,所述固定销13插接在铰接头15中心的销孔17内,所述行走板11设在板体14的底侧面,且行走板11、板体14、铰接头15一体成型,所述行走板11由T字板18、防滑凸齿19组成,所述防滑凸齿19设在T字板18的外侧面,且T字板18、防滑凸齿19一体成型,所述主驱轮4连接板体14侧面的驱动齿槽20,所述承载轮5、承托轮6连接T字板18的两侧边。
[0022]所述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由外板带21、T字插板22、板面凸齿23组成,所述T字插板22设有若干组,若干组T字插板22等间距设置,所述T字插板22设在外板带21的顶面,所述板面凸齿23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板面凸齿23设在外板带21的底侧面,所述外板带21、T字插板22、板面凸齿23一体成型,所述T字插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行结构(2)、履带结构(3),机械本体(1)固定在驱行结构(2)的顶侧,所述履带结构(3)连接在驱行结构(2)的侧边,所述驱行结构(2)由主驱轮(4)、承载轮(5)、承托轮(6)、驱从轮梁(7)、车桥(8)、装载平台(9)组成,所述装载平台(9)安装在车桥(8)的顶面,所述驱从轮梁(7)设有两组,两组驱从轮梁(7)呈对称的设在车桥(8)的两侧,所述主驱轮(4)设有四组,四组主驱轮(4)分别设在两组驱从轮梁(7)的前后两端,所述所述承载轮(5)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承载轮(5)等间距设置,且承载轮(5)均连接在驱从轮梁(7)的底侧面,所述承托轮(6)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承托轮(6)等间距设置,且承托轮(6)均连接在驱从轮梁(7)的顶侧面,所述履带结构(3)包围在驱从轮梁(7)的外侧面,且履带结构(3)分别连接主驱轮(4)、承载轮(5)、承托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结构(3)由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行走板(11)、环式连接板(12)组成,所述行走板(11)和环式连接板(12)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行走板(11)均固定在环式连接板(12)的外侧面,所述若干组环式连接板(12)通过固定销(13)首尾连接,所述若干组行走板(11)并列设置,且若干组行走板(11)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首尾连接,且若干组外置可拆卸段氏带(10)连接在若干组行走板(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履带行走机构可拆卸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式连接板(12)由板体(14)、铰接头(15)组成,所述铰接头(15)设在板体(14)的侧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士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士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