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038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羊栖菜有性生殖幼孢子体的继代培育,羊栖菜有性生殖幼孢子体的不同步性生长发育特征收集,对野生型不同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的采集、纯化养殖、有性生殖幼孢子体培育,羊栖菜幼孢子体长度的评价指标选择、鲜重和干重测量、干鲜质量比计算,建立野生型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方法并设定差异参考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羊栖菜栽培用幼孢子体的单位面积质量评价,对纯化型不同品系羊栖菜中优良品系幼孢子体质量特征的鉴别与筛选,纯化型单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不同采苗期的单位质量差异及同年度、不同纬度地区野生型羊栖菜幼孢子体间的单位质量差异等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案。量差异等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利用羊栖菜有性生殖繁育幼孢子体技术具有高效率、规模化、苗种单位产量高等优势,现已成为我国羊栖菜栽培用苗种来源的主要生产工艺。羊栖菜有性生殖繁育的幼孢子体培养基质为附苗帘,个体来自受精卵生长发育,经大约90天培苗期(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例:每年5月20日至8月20日),附苗帘上藻体长度大于4cm的幼孢子体占比60

80%。传统养殖品系、纯化型养殖品系和野生型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群体的发育特征均表现为不同步性,类型主要表现为快速发育(≥17cm)、中速发育(8

11cm)、缓慢发育(4

7cm)和极缓慢发育(≤4cm)特征,且不同体长幼孢子体群体的鲜重、干重和干鲜质量比均不相同。年度、地点、养殖海区、有性生殖期、培养基质、幼胚附着单位质量、室内培苗环境因子及苗种培育海区等相同条件下,纯化型和野生型不同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均有显著差异。实践表明,3.3m单绳夹苗35株、1000m夹苗绳计量1海亩,茎粗叶茂表型特征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的平均用量为50.57kg/海亩,茎细叶少表型特征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的平均用量仅为16.95kg/海亩。为了准确评价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及不同品系差异,更精准地指导栽培实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设计。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纯化型不同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之间栽培的单位质量差异比较、野生型不同品系羊栖菜子代幼孢子体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及指导栽培实践操作等方面。
[0003]此外,申请人以已授权国家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羊栖菜的品系鉴别和分类方法》(ZL 201510514699.8)和《羊栖菜品质育种方法》(ZL 201510514699.8)所述技术工艺为基础,实施传统型、纯化型和野生型羊栖菜单品系的有性生殖苗种继代纯化繁育,以此获得不同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保证其栽培单位质量评价的可比性,为培育羊栖菜优良品种和科学养殖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高效、科学的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纯化型不同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之间的单位质量差异比较,野生型不同品系羊栖菜子代幼孢子体的遗传稳定性评价、指导栽培操作实践以及优化养殖羊栖菜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不同纬度地区的羊栖菜高效率、规模化、科学化、品质化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案,还可为培育条件下科学化养殖所最佳品种羊栖菜提供理论基础。
[0005]针对上述,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a.羊栖菜有性生殖幼孢子体的继代培育步骤:准备相同品系、条件、藻体长度单
位、不同采苗期的纯化型羊栖菜幼孢子体群体继代培育纯化养殖样本;
[0007]b.羊栖菜有性生殖幼孢子体的不同步性生长发育特征培育收集步骤:
[0008]①
以相同条件或不同条件下幼孢子体群体的长度、鲜重、干重、及干/鲜比不相同为基础,区分藻体的生长,所述羊栖菜幼孢子体长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及鲜重测量、干重测量、干鲜质量比计算包括明确附苗帘上着生羊栖菜幼孢子体长度差异特征,选取附苗帘上幼孢子体群体长度大小比例较高的三个成分,即:X1(15

20%)长度、X2(25

30%)长度、X3(15

20%)长度三个长度单位标准,大样本(n≥30)测量幼孢子体个体鲜重和干重,计算长度、鲜重和干重均值及干与鲜质量比;
[0009]②
培苗期幼孢子体:通过观察藻体的生长状态,以4cm为标准区分附苗帘上藻体生长长度,大于4cm的幼孢子体即为培苗期幼孢子体;
[0010]③
幼孢子体栽培期:将附苗帘上大于4cm的培苗期幼孢子体摘取后,置于直径0.5cm聚乙烯纤维绳上进行栽培养殖;
[0011]④
循环培养:摘取掉大于4cm幼孢子体的附苗帘后,将培苗期幼孢子体置于自然海区继续培育,待藻体长度再次生长到4cm以上,再次进行的采摘、夹苗和栽培;
[0012]⑤
特征记录:上述



操作中不断地对不同步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收集记录;
[0013]c.通过步骤b的记录数据以及记录的羊栖菜幼孢子体群体的采集地点特征、养殖地点、养殖筏架和隔离方式特征,进行羊栖菜幼孢子体的单位质量差异比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羊栖菜幼孢子体对应长度单位质量差异显著性及三个评价长度单位质量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所述羊栖菜幼孢子体的单位质量包括明确一海亩养殖计量单位,单绳夹苗绳计量单位,单绳夹苗量单位,根据公式“单位夹苗量=单株质量(均值,g/株)
×
单绳夹苗数(株/条)
×
[1海亩夹苗绳总长(m)/单条夹苗绳长(m),条]”,计算单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单位质量,建立野生型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并设定差异参考品系;
[0014]d.根据步骤c建立的野生型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并设定差异参考品系,将当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数据导入进行综合分析,输出评价结果确定羊栖菜引种、育种、杂交子代遗传稳定性,选育出最适合当前条件下羊栖菜的高效率、规模化、科学化、优质养殖的品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干重包括对羊栖菜幼孢子体105℃杀青20

25min,45℃烘干至恒重。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的

中所述的相同条件包括年度、地点、养殖海区、有性生殖期、培养基质、幼胚附着单位质量、室内培苗环境因子及苗种培育海区以上条件均相同;所述不同条件包括同一品系在相同年度的养殖地点、养殖海区、有性生殖期、培养基质、幼胚附着单位质量、室内培苗环境因子及苗种培育海区中存在一种或多种不同。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夹苗包括附苗帘上4cm以上的幼孢子体藻体长度达60

80%,藻体长度小于4cm的幼孢子体继续培苗,每片附苗帘循环采苗3

5次。
[0018]进一步的,所述c步骤中野生型不同品系羊栖菜采集地设定为纬度界限差异进行区别品系。
[0019]进一步的,所述附苗帘上幼孢子体群体长度大小比例较高的三个成分包括15

20%比例的17

20cm长度幼孢子体(X1),25

30%比例的8

11cm长度幼孢子体(X2)、15

20%比例的4

7cm长度幼孢子体(X3),4cm以下长度幼孢子体群体占比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及差异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羊栖菜有性生殖幼孢子体的继代培育步骤:在相同品系、培育条件和藻体长度单位下,准备不同采苗期的纯化型羊栖菜幼孢子体群体样本,进行继代培育纯化养殖;b.羊栖菜有性生殖幼孢子体的不同步性生长发育特征培育收集步骤:

以相同条件或不同条件下幼孢子体群体的长度、鲜重、干重及干鲜质量比不相同为基础,区分藻体的生长,所述羊栖菜幼孢子体长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及鲜重测量、干重测量、干鲜质量比计算包括明确附苗帘上着生羊栖菜幼孢子体长度差异特征,选取附苗帘上幼孢子体群体长度大小比例较高的三个成分,即:X1(15

20%)长度、X2(25

30%)长度和X3(15

20%)长度等三个长度单位标准,大样本(n≥30)测量幼孢子体个体鲜重和干重,计算长度、鲜重和干重均值及干与鲜质量比;

培苗期幼孢子体:通过观察培苗期幼孢子体藻体的生长状态,以4cm为标准来区分附苗帘上藻体生长长度,大于4cm的幼孢子体可用作采苗栽培;

幼孢子体栽培:摘取附苗帘上大于4cm的培苗期幼孢子体,置于直径0.5cm聚乙烯纤维绳上夹苗,进行海区栽培养殖;

循环培养:将首批采苗后的附苗帘置于自然海区继续培苗,待藻体长度再次生长到4cm以上,再次进行的采苗、夹苗和栽培;

特征记录:上述



操作中不断地对不同步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收集记录;c.通过步骤b的记录数据以及记录的羊栖菜幼孢子体群体的采集地点、养殖地点、养殖筏架和隔离方式等特征,进行羊栖菜幼孢子体的单位质量差异比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羊栖菜幼孢子体对应长度群体的单位质量差异显著性及三个评价长度群体的单位质量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所述羊栖菜幼孢子体的单位质量包括明确每海亩养殖计量单位、单条夹苗绳计量单位和单绳夹苗量单位等,根据公式“单位夹苗量=单株质量(均值,g/株)
×
单绳夹苗数(株/条)
×
[每海亩夹苗绳总长(m)/单条夹苗绳长(m),条]”,计算单品系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单位质量,建立野生型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并设定差异参考品系;d.根据步骤c建立的野生型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单位质量评价并设定差异参考品系,将当前羊栖菜幼孢子体栽培的数据导入分析,输出评价结果,确定羊栖菜引种、育种、杂交子代遗传稳定性,选育出最适合当前条件的羊栖菜优质高产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东吴明江郑影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