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06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为由钻体、护锥和圆柱直柄以公共轴线同轴的组合体,设有以公共轴线为对称中心的螺旋状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钻杆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可换钻尖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为以公共轴线中心对称的半封闭的槽,槽具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呈V形设置;槽两侧的实体部分,与公共轴线正交且与槽斜交设置有安装螺孔以及与其衔接的安装沉孔,安装螺孔用于与紧固螺钉的螺纹部分配合,安装沉孔用于放置紧固螺钉的沉头部分;槽两侧的实体部分,在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上方,安装螺孔的下方并与安装螺孔平行,设置有限位螺孔。通过限位螺钉和紧固螺钉将钻杆与可换钻尖稳定固定,定位可靠,不发生松脱,方便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属于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孔加工工艺中,硬质合金钻头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大直径的钻孔加工中,整体硬质合金钻头造价昂贵;尤其在高速高效钻孔加工中,内冷式整体硬质合金钻头的造价就更高,换头钻成为低成本加工的必然技术路径。现有已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0003]专利号为CN20201087708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对称斜面定位可换钻头”,应用于钻孔工具时,采用三螺钉方式限位及锁紧,存在安装动作复杂,调整效率低的问题,在试用过程还存在螺钉膨胀系数与刀体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拆卸困难等问题。
[0004]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09922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双面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同样采用三螺钉方式限位及锁紧,存在安装动作复杂,调整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专利号为20171051768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稳定性自定心钻头钻尖”,钻尖采用柱销定位,通过旋转锁紧安装在刀杆上。这种安装方式定位较为准确,但最大的问题是刀杆的安装部分结构单薄,多次装夹后很容易发生疲劳,存在夹紧力减小进而导致可换钻尖钻头失效的情况。
[0006]专利号为201510252190.0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采用柱销定位,通过柱销侧压面螺钉紧固;同样也存在刀杆的安装部分结构单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特点是:为由钻体、护锥和圆柱直柄以公共轴线同轴的组合体,设有以公共轴线为对称中心的螺旋状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钻杆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可换钻尖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为以公共轴线中心对称的半封闭的槽,槽具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呈V形设置,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为定位面;
[0010]槽两侧的实体部分,与公共轴线正交且与槽斜交设置有安装螺孔以及与其衔接的安装沉孔,安装螺孔用于与紧固螺钉的螺纹部分配合,安装沉孔用于放置紧固螺钉的沉头部分;紧固螺钉锁紧,钻杆和可换钻尖呈三明治方式分布,形成一整体;
[0011]槽两侧的实体部分,在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上方,安装螺孔的下方并与安装螺孔平行,设置有限位螺孔;限位螺钉旋入钻杆的限位螺孔直至与可换钻尖的限位孔相抵接触。
[0012]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中,所述钻杆的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在垂直公共轴线的T

T截面上具有可设计的截形,截形由四线段依次连接构成,起
始段和终止段为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中间段为第一圆弧线段和第二圆弧线段。
[0013]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中,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V形夹角为120
°
~140
°

[0014]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中,以公共轴线呈360
°
中心对称分布,钻杆设有至少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与主冷却通道相通。
[0015]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中,钻杆下端的圆柱直柄设置有用于连接油路的管内螺纹,圆柱直柄上设置侧压面。
[0016]进一步地,上述的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中,限位螺孔的轴线与公共轴线呈80
°
~90
°
倾角。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8]①
本专利技术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可通过限位螺钉和紧固螺钉将钻杆与可换钻尖安装在一起,组合成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用于执行钻孔加工;实现在使用中不拆卸刀杆的情况下,方便更换可换钻尖;
[0019]②
钻杆的上部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的槽具有V形定位底面;可换钻尖的下部具有V形定位面,可换钻尖与钻杆的V形定位结构空间角度相同并可配合;安装后,钻杆和可换钻尖拥有共同的公共轴线CL,确保可换钻尖与钻杆以公共轴线CL同轴,并稳定地固定在钻杆上;
[0020]③
钻杆设置有限位螺孔,通过限位螺钉保证钻杆与可换钻尖在CCW方向旋转的工作状态下定位可靠,不发生松脱;
[0021]④
钻杆设置有安装沉孔和安装螺孔,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可换钻尖;安装后,可换钻尖和钻杆同轴,拥有共同的公共轴线CL;紧固螺钉锁紧后,钻杆和可换钻尖呈三明治方式分布,可换钻尖和钻杆连接牢固且成为一个整体;
[0022]⑤
工作时按CCW旋向进行,切削平稳;可以根据工件材料,选择不同可换钻尖的材质牌号以及几何特征;具有结构简洁、定位准确、力学强度高等特点,安装可靠,显著提高可换钻尖的使用寿命,成本低、经济性好。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2: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7]图3: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8]图4:图3的X

X剖视示意图;
[0029]图5: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局部示意图;
[0030]图6:图3的T

T剖视示意图;
[0031]图7:本专利技术钻杆与钻尖装配示意图;
[0032]图8:本专利技术钻杆的冷却通道的示意图;
[0033]图9:本专利技术钻杆的圆柱直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特征在于:为由钻体(109)、护锥(107)和圆柱直柄(106)以公共轴线(CL)同轴的组合体,设有以公共轴线(CL)为对称中心的螺旋状第一排屑槽(101A)和第二排屑槽(101B),钻杆(100)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可换钻尖(200)的安装结构(102),安装结构(102)为以公共轴线(CL)中心对称的半封闭的槽(115),槽(115)具有第一底面(110A)和第二底面(110B),呈V形设置,第一底面(110A)和第二底面(110B)为定位面;槽(115)两侧的实体部分,与公共轴线(CL)正交且与槽(115)斜交设置有安装螺孔(103B)以及与其衔接的安装沉孔(103A),安装螺孔(103B)用于与紧固螺钉(300)的螺纹部分配合,安装沉孔(103A)用于放置紧固螺钉(300)的沉头部分;紧固螺钉(300)锁紧,钻杆(100)和可换钻尖(200)呈三明治方式分布,形成一整体;槽(115)两侧的实体部分,在第一底面(110A)和第二底面(110B)的上方,安装螺孔(103B)的下方并与安装螺孔(103B)平行,设置有限位螺孔(104);限位螺钉(400)旋入钻杆(100)的限位螺孔(104)直至与可换钻尖(200)的限位孔(204)相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沃钛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