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998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枢纽站铁路的旅客到达能力和旅客出发能力;采用RP调查和SP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乘客换乘意向数据,并采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分担率;计算枢纽站城轨的线路疏散能力;获取综合客运枢纽内各设施设备参数,计算设施设备最终通过能力;计算线路疏散能力匹配度和枢纽设施设备能力匹配度;根据线路疏散能力匹配度和枢纽设施设备能力匹配度识别枢纽运能协同高峰期和运能瓶颈所在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综合客运枢纽运能匹配情况的评价分析,为枢纽移动设施设备改扩建、城轨列车时刻表的调整等提供数据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城市群逐渐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全出行链,轨道交通的综合客运枢纽作为关键节点,承担着轨道交通网络客流的集散、交换等任务。客运枢纽内轨道交通制式之间的运能是否匹配,影响着网络节点的疏散能力和运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的设施设备能力、疏散能力和运能匹配方法,进而识别枢纽能力高峰期所在时段和运能瓶颈位置,是整合运输资源,提高网络运输效率,促进供需平衡促输一体化的关键问题。
[0003]在对综合客运枢纽运能匹配度的计算相关研究中,多数研究较为浅显,且为方便计算简单地默认某种单一制式的客流高峰期为枢纽高峰期,且大多仅仅考虑了枢纽对外的疏散而没有考虑内部集散服务问题,很少有将点和线两种层面结合起来的运能匹配度计算研究,而事实上,枢纽点层面的站内集散、服务能力也是枢纽匹配性及运能识别的重要一部分。
[0004]另一方面,现有相关技术往往不重视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综合客运枢纽的列车时刻表计算枢纽站铁路的旅客到达能力和旅客出发能力;S2、采用RP调查和SP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乘客换乘意向数据,并采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分担率;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分担率计算枢纽站城轨的线路疏散能力;S4、获取综合客运枢纽内各设施设备参数,计算设施设备最终通过能力;S5、根据步骤S1得到的枢纽站铁路的旅客到达能力和旅客出发能力、步骤S3得到的枢纽站城轨的线路疏散能力及步骤S4得到的设施设备最终通过能力分别计算线路疏散能力匹配度和枢纽设施设备能力匹配度;S6、根据步骤S5得到的线路疏散能力匹配度和枢纽设施设备能力匹配度识别枢纽运能协同高峰期和运能瓶颈所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计算枢纽站铁路的旅客到达能力表示为:其中,C
pd
表示到达枢纽的客流量中所包含的普速列车数量;C
dd
表示到达枢纽的客流量中所包含的动车组列车数量;m表示铁路运输到达线路衔接的不同方向的数量;α
j
表示从j方向来的到达列车的平均载客率;β
j
表示从j方向来的通过列车的平均载客率;P
i
,D
i
分别表示第i列普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平均载客人数;a1,a2表示设定时间内到达、通过综合客运枢纽的普速铁路旅客列车数量;a3,a4分别表示设定时间内到达、通过综合客运枢纽的动车组旅客列车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计算枢纽站铁路的旅客出发能力表示为:其中,C
pf
表示普速列车从枢纽发送的客流量;C
df
表示动车组列车从枢纽发送的客流量;n表示铁路运输出发线路衔接的不同方向的数量;ε
j
表示发往j方向的出发列车的平均载客率;γ
j
表示发往j方向的通过列车的平均载客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采用RP调查和SP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乘客换乘意向数据进行调查收集和趋同化处理得到原始数据α
ij
;再采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客运枢纽内第i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表示为再采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客运枢纽内第i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表示为再采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客运枢纽内第i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表示为
c
ij
=w
j
b
ij
其中,C
i
表示第i种交通方式的相对贴进度,分别表示第i种交通方式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分别表示第i种交通方式的最优和最劣评价指标项,分别表示最优和最劣的第j项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种交通方式,V
+
、V

分别表示正、负理想解,b
ij
表示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评价数据,w
j
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c
ij
表示加权后的评价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计算枢纽站城轨的线路疏散能力表示为:其中,p表示枢纽所衔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条数;q表示城轨线路运行的方向数;C
i
表示第i条城轨线路每节车厢的额定载客人数;S
ti
表示第i条城轨线路途径列车的车辆编组数;分别表示第i条城轨线j方向途经列车的极限满载率、实际承载率;I
si,j
,I
ti,j
分别表示第i条城轨线j方向始发、途经列车的发车间隔时间,α
cg
表示城市轨道交通对铁路的客流分担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系统的枢纽运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S41:确定通道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
t
表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与综合客运枢纽衔接的通道数量;d
i
表示第i个通道的宽度;l
i
表示第i个通道的长度;v
t
表示旅客在通道内的平均行走速度;r
t
表示单位面积所能容纳的旅客数量;θ
t
表示通道的密集程度;S42:确定站台的容纳能力,其计算公式为: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锋汪雯文户佐安罗建郭东琦李焱茹任子兰王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