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78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4
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通过在采样筒的内部设有卡接件,采样筒通过卡接件连接有采样斗,采样斗的尾端连接有采样瓶,采样筒的一端连接有滤网,滤网将采样斗罩在采样筒的内部,采样斗的开口朝向滤网,采样斗分布有透水孔;采样筒的另外一端形成有外排口,外排口与采样瓶之间设有处于采样筒内部的水泵,水泵将滤网侧的水体通过采样斗引向外排口,采样瓶对进入采样斗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拦截采样。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采样水域/河段水深较浅、悬浮物较多的特点,实现浮游生物样品的有效采样,具备效率高、操作简单、技术可靠、成本低,易于推广等诸多特点,还完全可以用于正常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生物采样
,具体涉及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黑臭水体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目前,在城市黑臭水体的调查和研究中,尤其是需要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的时候,浮游生物是需要进行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可以反映水体的受污染程度。
[0003]但是,城市黑臭水体多为流经城市的水量较少且深度较浅的河流,且河流中悬浮物较多。在现场采样中,经常会碰到由于河流太浅,导致常规浮游生物采样网无法采样的情况。浮游生物定性采样中,正常情况下需要采样网在水中拖动5

10分钟才可以完成,由于河流污染严重,水体中悬浮物过多,在进行采样网拖动数十秒甚至十数秒后,采样网就已经被杂物堵塞而无法进行正常采样。亟需一种黑臭水体用浮游生物采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解决浅水支流、黑臭水体等悬浮物过多的污染场景下的浮游生物无法正常采样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所述采样筒的内部设有卡接件,采样筒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有采样斗,所述采样斗的尾端连接有采样瓶,采样筒的一端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采样斗罩在所述采样筒的内部,采样斗的开口朝向所述滤网,采样斗分布有透水孔;
[0006]所述采样筒的另外一端形成有外排口,所述外排口与采样瓶之间设有处于采样筒内部的水泵,所述水泵将所述滤网侧的水体通过所述采样斗引向所述外排口,所述采样瓶对进入所述采样斗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拦截采样。
[0007]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排口通过三通阀连接有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的末端引至所述滤网的外侧,冲洗管路末端的冲洗口朝向所述滤网。
[0008]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采样筒的侧部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中心形成有通口,所述冲洗管路从所述通口穿过。
[0009]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控制终端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的动作;
[0010]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控制终端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的运行动作。
[0011]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背负式电池,所述控制终端、三通阀和水泵均与所述背负式电池电连接,所述背负式电池用于对控制终端、三通阀和水泵进行供电。
[0012]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采样筒的侧部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有挂绳。
[0013]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采样斗的尾端设有对接头,采样斗通过所述对接头与所述采样瓶螺纹旋接,对接头的中心导通所述采样斗和采样瓶。
[0014]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接件呈环状,卡接件的侧部设有卡槽,所述采样筒的端部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侧部连接有卡头,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定位环的卡头连接。
[0015]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环的外径不小于所述卡接件的内径。
[0016]作为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的优选方案,当所述采样筒从水体中取出时,先提起所述采样筒的滤网端使所述采样瓶的开口朝上并离开水体。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采样筒的内部设有卡接件,采样筒通过卡接件连接有采样斗,采样斗的尾端连接有采样瓶,采样筒的一端连接有滤网,滤网将采样斗罩在采样筒的内部,采样斗的开口朝向滤网,采样斗分布有透水孔;采样筒的另外一端形成有外排口,外排口与采样瓶之间设有处于采样筒内部的水泵,水泵将滤网侧的水体通过采样斗引向外排口,采样瓶对进入采样斗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拦截采样。本专利技术针对采样水域/河段水深较浅、悬浮物较多的特点,实现浮游生物样品的有效采样,具备效率高、操作简单、技术可靠、成本低,易于推广等诸多特点;大大便利浅水支流和悬浮物较多的受污染支流的浮游生物监测工作;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完全可以用于正常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2]图中:1、采样筒;2、卡接件;3、采样斗;4、采样瓶;5、滤网;6、外排口;7、水泵;8、三通阀;9、冲洗管路;10、冲洗口;11、支撑座;12、控制终端;13、背负式电池;14、挂钩;15、挂绳;16、对接头;17、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1,所述采样筒1的内部设有卡接件2,采样筒1通过所述卡接件2连接有采样斗3,所述采样斗3的尾端连接有采样瓶4,采样筒1的一端连接有滤网5,所述滤网5将所述采样斗3罩在所述采样筒1的内部,采样斗3的开口朝向所述滤网5,采样斗3分布有透水孔;
[0025]所述采样筒1的另外一端形成有外排口6,所述外排口6与采样瓶4之间设有处于采样筒1内部的水泵7,所述水泵7将所述滤网5侧的水体通过所述采样斗3引向所述外排口6,所述采样瓶4对进入所述采样斗3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拦截采样。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排口6通过三通阀8连接有冲洗管路9,所述冲洗管路9的末端引至所述滤网5的外侧,冲洗管路9末端的冲洗口10朝向所述滤网5。三通阀8的一个方向接外排口6,另一方向接冲洗管,以便冲洗采样筒1上方的滤网5,避免悬浮物把滤网5堵塞,保证浮游生物采样的可持续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筒(1),所述采样筒(1)的内部设有卡接件(2),采样筒(1)通过所述卡接件(2)连接有采样斗(3),所述采样斗(3)的尾端连接有采样瓶(4),采样筒(1)的一端连接有滤网(5),所述滤网(5)将所述采样斗(3)罩在所述采样筒(1)的内部,采样斗(3)的开口朝向所述滤网(5),采样斗(3)分布有透水孔;所述采样筒(1)的另外一端形成有外排口(6),所述外排口(6)与采样瓶(4)之间设有处于采样筒(1)内部的水泵(7),所述水泵(7)将所述滤网(5)侧的水体通过所述采样斗(3)引向所述外排口(6),所述采样瓶(4)对进入所述采样斗(3)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拦截采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口(6)通过三通阀(8)连接有冲洗管路(9),所述冲洗管路(9)的末端引至所述滤网(5)的外侧,冲洗管路(9)末端的冲洗口(10)朝向所述滤网(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筒(1)的侧部连接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的中心形成有通口,所述冲洗管路(9)从所述通口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于黑臭水体的浮游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终端(12),所述三通阀(8)与所述控制终端(12)电连接,控制终端(12)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8)的动作;所述水泵(7)与所述控制终端(12)电连接,控制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滕云梅韦锋王晓飞陈鸿腾李传章欧小辉曾健华王琳叶开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