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茶籽粕为主的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效果评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76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茶籽粕为主的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及营养价值评定。为降低茶籽粕的粗纤维及提高其粗蛋白品质,本饲料以茶籽粕为底物,通过黑曲霉半固态发酵制备而成。按单因素试验方案对发酵温度(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茶籽粕为主的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效果评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茶籽粕为底物的微生物蛋白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过微生物发酵提高茶籽粕营养价值的生物饲料生产,属于饲料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在养猪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饲料资源短缺、人猪争粮问题也接踵而至。国内粮食总产量及其加工副产物的50%以上已被用作饲料。而且,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呈逐年飞升的趋势:2018年我国玉米、小麦、大麦、高粱、DDGS累计进口1723.6万吨,进口大豆8803万吨,豆粕2.27万吨、菜粕130.2万吨、鱼粉、乳清粉分别进口146.1万吨和55.5万吨。在进口的大豆和谷物中,70%以上用作饲料,可见,我国对饲料原料的国际依存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0003]我国油茶栽培面积超过347万公顷,年产茶籽能达到100万吨,以茶籽饼浸提出粕率94%计算,年产茶籽粕可达到55万吨。茶籽粕中的粗蛋白含量约为10.89

15.78%,粗脂肪为1.25

6.82%,糖类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分别为33.6

36.49%、6.9

39.08%,其中茶皂素为5.63

24.06%,水分达到8.22

9.45%,灰分约为2.97

5.53%。除此之外它还富含蛋白质,多酚,多糖和皂甙等化合物。茶籽粕中主要富含17种氨基酸,且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Fe,Cu,Zn,K,Mn,Mg,Ca等。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粗纤维组成,粗纤维中包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能阻断消化酶与食糜直接接触,降低养分消化率,此外粗纤维也会阻碍小分子在肠道内的吸收。因此,茶籽粕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受限,迫切需要一种有效降低茶籽粕中粗纤维和茶皂素的含量的方法,改善茶籽粕在畜禽上的营养价值。
[0004]微生物蛋白饲料能提高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增强消化道微生物的消化能力,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发酵后的饲料大多具有酱香味,适口性好,增加畜禽采食量。此外,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乙酸,丙酸,乳酸等有机酸,这些酸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都能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动物的抵抗疾病能力。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对油茶籽粕进行固态发酵后,茶籽饼粕中的茶皂素、粗纤维、总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7.63%、37.29%和87.87%,而粗蛋白甚至达到66.98%的提高率。用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毛霉等在茶籽粕上进行固态发酵,菌种不仅能在脱毒后的茶籽饼粕上正常生长还能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
[0005]基于上述研究进展,我们拟以茶籽粕为主要原料,通过系统的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茶籽粕营养价值的影响,寻找合适的菌种,降低茶籽粕的纤维含量,改善其蛋白质品质,建立合理的发酵生产茶籽粕发酵微生物蛋白饲料的方式。进一步对发酵茶籽粕微生物蛋白饲料在禽上进行营养价值评估,为我国饲料的生产提供更实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对缓解饲料资源短缺以及缓解茶籽粕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工业副产物茶籽粕的营养价值得以改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该生物饲料以黑曲霉为发酵菌种,以茶籽粕为发酵底物,发酵条件的适宜条件分别为:
[0008]发酵温度(18

37℃),此时发酵茶籽粕的粗蛋白4.27%

8.05%,粗脂肪12.83

16.38%,钙0.19

0.37%,磷0.135

0.1425%;
[0009]发酵时间(1

5d),此时发酵茶籽粕粗蛋白6.51

17.90%,粗脂肪12.84

17.38%,钙0.24

0.89%,磷0.12

0.16%;
[0010]水分含量(5

25%),此时发酵茶籽粕的粗蛋白在7.28

8.19%,粗脂肪12.02

14.23%,粗纤维57.63

60.11%,总能18.41

19.75KJ/g;
[0011]装料量(20

100g),此时发酵茶籽粕粗蛋白5.36

8.60%,粗脂肪8.90

11.50%,粗纤维58.14

63.90%,总能20.2

21.06KJ/g;
[0012]接种比例(5

25%),此时发酵茶籽粕粗蛋白8.62

10.29%,粗脂肪6.45

9.90%,粗纤维62.03

65.22%,总能19.43

20.36KJ/g;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蛋白饲料具有提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钙含量的作用,在湘黄鸡上的代谢试验表明,发酵茶籽粕和未发酵茶籽粕的营养成分表观代谢率没有显著差异。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与茶籽粕相比,发酵茶籽粕的粗蛋白、粗脂肪、钙显著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茶皂素没有显著差异。发酵后,发酵茶籽粕的总能、干物质、粗脂肪、有机物质总肠道表观代谢率未受影响(P<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表,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表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实施例(一)
[0018]1材料与方法
[0019]1.1菌的活化及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0020]黑曲霉由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提供.黑曲霉在土豆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8℃活化7天后,将单菌落接种到土豆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180r/min摇床培养2d。将培养2d的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黑曲霉孢子液用八层无菌纱布过滤得孢子悬液。茶籽粕是手工压榨法用茶籽生产茶油的副产物,由榨油作坊赠送。将茶籽粕粉碎过40目筛,加适量的水在0.2MP 120℃处理20min待用。
[0021]1.2发酵条件优化
[0022]在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茶籽粕为主的微生物蛋白饲料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其特征是,以茶籽粕为主,加水后在120℃处理20min。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茶籽粕75

95%,水5

25%。2.一种制备权力要求1所述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曲霉在土豆固体培养基上活化4天待菌丝生长旺盛时,收集平板,用灭菌蒸馏水清洗,八层纱布过滤获得孢子。(2)在发酵培养基中加5

25%的水,在高温高压灭菌锅中以120℃处理20min后接种5

25%的混菌孢子悬液在18

37℃发酵1

5d天制得生物饲料。(3)结果表明,发酵温度显著影响发酵茶籽粕的粗蛋白、粗脂肪和钙的含量(P<0.05),对磷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水分比例对发酵茶籽粕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装料量显著影响发酵茶籽粕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P<0.05),对粗纤维和总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灿唐小武袁瑶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