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6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由器体和器底所组成,其所述的器体是上、下贯通,所述的器底与器体下口是活动连接,在器体的底部内安装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器底内壁形成一个容腔。使用时将茶叶等物料放置在容腔内,安紧器底后冲入开水,沏成的茶水中不会漂浮茶叶,冲入几次浓度均匀,用毕后打开器底,将余液和残渣倒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用容器,主要是涉及沏茶饮茶的茶杯、茶壶等。日常使用的饮用器具,如各类杯、壶等品种繁多,而人们对饮料的选择最普遍的是茶叶茶水。采用茶叶或者参一类的中药用开水冲制的饮品,其特点是边沏边饮。但已有的容器由于没有过滤装置,沏成的茶水中漂着茶叶等,饮用时存在不方便,不小心会将茶叶喝入嘴里,有时需要加冲几次开水,各次浓度相差大,不均匀,并且容器底部剩下的余液较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沏茶饮茶,将茶叶等放置在一个容腔内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本专利技术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的技术方案是由器体和器底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体是上、下贯通,所述的器底与器体下口是活动连接,在器体的底部内安装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器底内壁形成一个容腔。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底部内的过滤装置是网罩或者多孔板或者格子架等各种型式。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底部内的过滤装置是半球形或者平面形或者凸台形过滤板等各种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的底部内壁上制有凸筋或者凸榫或者凹槽或者台阶与过滤装置的周边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底与器体之间是内、外螺纹(包括器体内螺纹和外螺纹或者器底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或者插口和卡槽与插榫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的上口配有器盖。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器底和器盖是塑料或者玻璃或者金属或者陶瓷等各种材料所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与器底之间的连接处安有两道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过滤装置的周边由器底与器体压紧相固定,器底中制有凹室。本专利技术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器体外壁制有手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用容器,如涉及茶杯、茶壶等,特别适用于沏茶、沏中药,边沏边饮的茶具。因器体的两头贯通,器底可活动,并在底部内安有过滤的网罩等构成容腔,将茶叶或中药等物料放在容腔中,安紧器底,冲入开水,泡成后饮用,用后打开器底,放掉残渣。如果使用器盖,在用毕后旋紧器盖,将器体倒置,使器底朝上,打开器底,余水和残渣一起倒掉,杯内干净。该容器克服了茶叶漂浮等缺陷,清洁饮用,减少余液。并且减慢茶叶溶解时间,均匀第二、三杯冲水后的茶叶浓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一个实例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的器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的器底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是多孔板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是凸台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是格子架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器体底部内壁制有凸榫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器体底部内壁制有凹槽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器体底部内壁制有台阶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器底上制有凹室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1、器体;2、凸筋;3、器底;4、器底外罩;5、6、密封圈;7、容腔;8、网罩;9、器体螺口;10、器盖;11、缩腰;12、13、螺环;14、多孔板;15、圆形通水孔;16、通水孔;17、凸台形过滤板;18、过滤板周边;19、方形通水孔;20、格子架;21、凸榫;22、凹槽;23、台阶、24、凹室。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杯、茶壶一类的容器,其简单结构是一个上、下贯通的器体1,器体1下连接活动可卸的器底3,器体1的上口可以有器盖10,器盖10的构造相同于已有的各种有关产品,在器体的下底中安装过滤装置,使过滤装置与器底之间形成一个放置茶叶等物料的容腔7。在实际生产中,过滤装置的形状、结构和安装器体中的方式是很多的,其器底与器体的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也是很多的,器体1、器底3和器盖10的制造材料包括塑料、玻璃、金属(如不锈钢)、陶瓷等各种材料。下面对过滤装置举几个实施例过滤装置是网罩8结构,如图1所示,并且可以是半球形网罩,也可制成其它形状,如圆锥形、凸台形、平面形等。如图4所示,是多孔板14结构,如图6所示,是格子架20结构,可以是凸台形过滤板17。实际产品中不限于上述结构和形状。过滤装置安装在器体中的关系,器体1的底部内壁上可制有凸筋2或者凸榫21或者凹槽22或者台阶23,这些结构供安装过滤装置,并且过滤装置可以由器底与器体之间压紧固定,例子很多,不限于上述几个。对于器底3与器体1的连接关系,有螺纹连接或者插口和环形的卡槽与插榫连接,这两种是一般杯子与盖连接的基本结构,旋进退出比较方便,还可以有其它连接关系。在器体1与器底3之间安装密封装置,如图1、图3所示,是两道密封圈5、6,本专利包括在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其它各种密封型式。在器体外壁可制有手柄或者手指凹槽,有了手柄或凹槽拿起来比较轻松、方便,并且器体可制成缩腰或膨体或多边形或刻花等各种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由器体和器底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体是上、下贯通,所述的器底与器体下口是活动连接,在器体的底部内安装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器底内壁形成一个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由器体和器底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体是上、下贯通,所述的器底与器体下口是活动连接,在器体的底部内安装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器底内壁形成一个容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器体底部内的过滤装置是网罩(8)或者多孔板(14)或者格子架(2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器体底部内的过滤装置是半球形或者平面形或者凸台形过滤板(1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过滤式饮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器体的底部内壁上制有凸筋(2)或者凸榫(21)或者凹槽(22)或者台阶(23)与过滤装置的周边相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过滤式饮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黄岩富利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