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963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包括冷却舱及与所述冷却舱连接的换热系统,所述冷却舱内设有机柜,所述机柜上设有用于放置主机的主机槽,所述主机槽的前端敞口并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主机槽的后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冷却舱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口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的冷风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风管连接,用于将冷风送入冷却舱,所述换热系统的热风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用于将排出的热风内热量进行热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好,且噪声低,具有热量回收功能,降低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散热是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中心设计中的突出因素。高性能电子组件(例如封装在服务器内的高性能处理器)的数量稳步增加,从而增加了在服务器的日常操作期间生成和消散的热量。如果允许服务器运行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温,则数据中心内使用的服务器的可靠性将降低。维持适当的热环境对于在数据中心中的这些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以及服务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更为有效和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冷却这些高性能服务器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主机安装密度大、同时能对数据中心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高效冷却系统。
[000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包括冷却舱4及与所述冷却舱4连接的换热系统,所述冷却舱4内设有机柜41,所述机柜41上设有用于放置主机的主机槽,所述主机槽的前端敞口并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主机槽的后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冷却舱4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管52,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口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的冷风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风管连接,用于将冷风送入冷却舱,所述换热系统的热风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用于将排出的热风内热量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所述机柜的后端与所述冷却舱的内壁之间形成出风腔430,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430,所述出风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换热系统连接的出风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舱的前端设有导风板42,所述导风板42与所述机柜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进风腔420,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进风腔的上端或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管连通的风腔进风孔421。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42的端部与所述机柜的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弧形导板421。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倾斜设置并使所述进风腔形成入口端大末端小的腔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85度。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舱内还设有负压加速器,所述负压加速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和第三管体53,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径小于第一管体及第三管体的管径,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四管体54,所述第三管体与一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管体作为出口端与换热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管设置在机房底板夹层或吊顶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组1、冷却塔3和第二换热器组2,所述第一换热器组的第一接口经压缩机后分支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冷却塔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支路与第二换热器组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组的第二接口分支成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与冷却塔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四支路与第二换热器组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及所述第四支路上均设有阀,使所述第一换热器组连通所述冷却塔和/或第二换热器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作为机房的冷媒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组用于室内取暖或用于生活水加热,所述冷却塔用于将热量排放至室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第一换热器,每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端均设有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第二换热器,每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均设有阀。。
[000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机柜上的主机采用阵列排布,安装方便,单位面积内放置量大,空间使用率高;冷风从前端进入并对主机进行降温,热风从后端排出,结构紧凑,制冷效果好;设置导风板,避免风在腔体内紊乱,降低风阻和噪音;倾斜设置导风板,使风腔上端体积小于下端体积,增大上端流速,避免收风力影响而减少上端风量;出风端设置加速器和辅助风机,两端截面积大,中间截面积小,从而增大中间段气流速度,对主机槽内形成负压,辅助冷风进入,提高制冷效果;换热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将数据中心采集的热量用于生活热水或室内取暖,提高能源利用了,避免能源浪费;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好,且噪声低,具有热量回收功能,降低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的冷却舱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的冷却舱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的负压加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包括冷却舱4及与换热系统。在机房内根据需求设置多个(排)冷却舱,冷却舱为一个柜式结构,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在冷却舱侧壁设置有泡沫隔热层,避免热量散发至机房内,同时具有一定的降噪功能;在每个冷却舱4内设有一个机柜41,机柜41上设有用于放置主机的主机槽,主机槽为多个,且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每个主机槽内可以放置一个主机,主机槽的前端敞口,用于放置主机,同时作为冷风进风端,进而形成第一进风口,主机槽的后端设有第一出风口,用于热风流出;为了增大换热效率,提高降温效果,在主机槽内设置有一散热器,散热器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放置主机的安装腔,安装腔前后两端敞口,且后端(出风端)的开口小于前端的开口,安装腔的侧壁贴合于主机机箱,在散热器的侧壁设有散热翅片,相邻两翅片之间形成换
热通道,换热通道连通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换热通道可以为直线形或蛇形结构;为了提高热传导率,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采用铜或铝制成;主机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的热量分散至翅片上,并用于换热,其增大了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在机柜的后端与冷却舱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出风腔430,第一出风口连通出风腔430,出风腔的顶部设有与换热系统连接的出风管,用于热风排放;在冷却舱的前端设有导风板42,导风板42与机柜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进风腔420,第一进风口与进风腔连通,用于冷风进入,在进风腔的上端或下端设有与第一进风管连通的风腔进风孔421,在该风腔进风口上设有栅栏;为了提高进风腔末端(远离进风口一端)的风速,避免位于末端的主机槽的冷风量少,本实施例中的导风板倾斜设置,使进风腔形成进口端大末端小的腔体结构,且导风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85度;为了避免冷却风在进风腔末端造成紊流,在导风板42的端部与机柜的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弧形导板421,通过弧形的导板对进风腔端部的冷却风进行导流,降低风噪;在冷却舱4的底部或顶部设有第一进风管52,第一进风管的出口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换热系统的冷风出口端与第一进风管连接,用于将冷风送入冷却舱,换热系统的热风进口端与第一出风口连接,用于将排出的热风内热量进行热交换;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整洁性和美观性,第一进风管设置在底板夹层内或上端吊顶内,在其尾部包覆有隔热层,通常隔热层采用保温棉和铝箔,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降低风噪。为了使冷却风在流道内顺畅流动,提高流速,避免风阻过大造成风机负载过大,本实施例中,在冷却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舱4及与所述冷却舱4连接的换热系统,所述冷却舱4内设有机柜41,所述机柜41上设有用于放置主机的主机槽,所述主机槽的前端敞口并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主机槽的后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冷却舱4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管52,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口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的冷风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风管连接,用于将冷风送入冷却舱,所述换热系统的热风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用于将排出的热风内热量进行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后端与所述冷却舱的内壁之间形成出风腔430,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430,所述出风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换热系统连接的出风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舱的前端设有导风板42,所述导风板42与所述机柜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进风腔420,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进风腔的上端或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管连通的风腔进风孔4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42的端部与所述机柜的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弧形导板42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倾斜设置并使所述进风腔形成入口端大末端小的腔体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85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晨
申请(专利权)人: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