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482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VR眼镜主体、眼镜槽、鼻槽、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和调节组件,VR眼镜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眼镜槽,VR眼镜主体位于眼镜槽之间的外壁上开设有鼻槽,VR眼镜主体的两侧外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VR眼镜主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组件,VR眼镜主体位于鼻槽上方的外壁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机体运动以及感觉、视觉、社交、听觉等多重环境刺激,有效的增加了沉浸感和交互;设置的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能方便对头带进行拆卸清洗,设置的调节组件,可以调节显示屏于眼睛的距离,增加使用的舒服度。增加使用的舒服度。增加使用的舒服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及认知

情感障碍患者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为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认知与情感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负性心理状态干扰认知信息加工认知障碍,引起认知障碍,同时认知障碍又致使机体参与社会生活日常任务的能力下降,增加心理压力,加重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常规抗抑郁药物以及改善认知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无效性,非药物治疗的康复训练备受关注,丰富环境训练提供充分的机体运动以及感觉、视觉、社交、听觉等多重环境刺激已被基础实验和临床证实可有效调节认知、情感状态;
[0003]而现有的训练机构只能搭建现实场景进行康复训练,并且传统的一些丰富环境康复训练方法如图书阅读、运动等缺乏沉浸感和交互,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利于患者进行环境交互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R眼镜主体(1)、眼镜槽(2)、鼻槽(3)、第一卡扣组件(5)、第二卡扣组件(6)和调节组件(7),所述VR眼镜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眼镜槽(2),所述VR眼镜主体(1)位于眼镜槽(2)之间的外壁上开设有鼻槽(3),所述VR眼镜主体(1)的两侧外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5),所述VR眼镜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组件(6),所述VR眼镜主体(1)位于鼻槽(3)上方的外壁上设置有调节组件(7);所述第一卡扣组件(5)包括圆形块(51)、第一卡槽(52)、第二卡槽(53)、第一卡块(54)、第二卡块(55)、挡块(56)、安装块(57)、固定柱(58)、扭簧(59)、连杆(510)和挡杆(511),所述VR眼镜主体(1)的两侧外壁上对称焊接有圆形块(51),所述圆形块(5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52),所述圆形块(51)的一侧外壁上对应第一卡槽(52)开设有第二卡槽(53),所述第二卡槽(53)的内部上插接有第一卡块(54),所述第一卡块(54)的一侧外壁上对应第二卡槽(53)焊接有第二卡块(55),且第二卡块(55)位于第二卡槽(53)的内部,所述圆形块(51)位于第二卡槽(53)上方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安装块(57),所述安装块(57)的底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柱(58),所述固定柱(58)的外壁上套接有扭簧(59),且扭簧(59)的顶端焊接于安装块(57)的底端外壁,所述固定柱(58)的底端外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杆(510),且扭簧(59)的底端焊接于连杆(510)的外壁,所述连杆(510)的另一端外壁上焊接有挡杆(511),所述第二卡块(55)的一侧外壁上对应挡杆(511)焊接有挡块(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55)之间的外壁上安装固定有第一头带(8),所述第一头带(8)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安装固定有第二头带(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组件(6)包括支撑板(61)、固定杆(62)、卡板(63)和凹槽(64),所述VR眼镜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对称焊接有支撑板(61),所述支撑板(61)之间的外壁上对称焊接有固定杆(62),所述第二头带(9)的另一端上安装固定有卡板(63),所述卡板(63)的一侧外壁上对应固定杆(62)对称开设有凹槽(6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技术的丰富环境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第一安装槽(71)、丝杆(72)、移动块(73)、通槽(74)、固定块(75)、固定框(76)、第一滑块(77)、第一滑槽(78)、第二滑槽(79)和第二滑块(710),所述眼镜槽(2)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通槽(74),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阳张一清许光旭王科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