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修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耕地被重金属污染后,可能会导致耕地不再适合于耕种,这也是导致适合于耕种的耕地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对重金属污染耕地进行治理、使其适合于耕种,是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措施。
[0003]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时,如果将被污染土壤收集后集中填埋处理,能够将重金属污染降低,也避免了二次污染,但是其工程量大、成本非常高,不适合于大规模的耕地修复治理。原位修复作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可以弥补上述缺陷,适用于修复大面积重金属超标的耕地,还可以实现边生产边修复。
[0004]原位修复时,一般采用向耕地土壤中加入重金属吸附剂,通过改变土壤pH值和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及赋存状态,促进重金属离子与修复材料等共沉淀,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态转化为生物不可利用的形态,从而抑制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0005]但是,这种方式修复后的耕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被污染耕地的表层土剥离,然后将剥离的表层土与复合固定剂混合均匀,得到固化土;复合固定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腐殖酸15
‑
25份、磷矿粉220
‑
260份、生物炭50
‑
60份、黏土80
‑
100份、沸石30
‑
50份;2)将步骤1)中剥离表层土后的耕地向下挖掘得到中层土,然后将挖掘出的中层土与复合肥料混合均匀,得到种植土;3)将步骤1)得到的固化土回填至步骤2)挖掘后的耕地表面,形成固化层,然后再将步骤2)得到的种植土回填至固化层上,形成种植层;4)在步骤3)形成的种植层上种植作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表层土的剥离深度为25
‑
40cm;步骤2)中的中层土的挖掘深度为25
‑
4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表层土与复合固定剂的质量比为15
‑
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中层土与复合肥料的质量比为5
‑
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固化土回填后进行碾压形成固化层,碾压的压实系数为0.93
‑
0.98。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意一项所述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种植的作物为小麦,小麦的品种为郑麦379、新科麦168、怀川9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巍峥,程越迈,张孝娟,赵永超,高淼,汪红,刘超,薛海峰,王禹,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