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494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新型激光防护材料中各组分及其质量份如下:激光吸收材料0.5~5质量份、有机溶剂40~50质量份、透明树脂40~60质量份、调色颜料5~30质量份、助剂0.3~0.5质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护材料能够兼容光学伪装与激光隐身防护,激光防护的波长范围宽,可满足多种不同波长激光探测的防护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防护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以大量生产,并能间接用于伪装纤维的加工等方面,制备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防激光侦察、防激光窃听和军事伪装等中。军事伪装等中。军事伪装等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伪装防护
,尤其是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 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制导武器陆续成为现代信息化作 战的主角,而现有伪装隐身防护技术尚未考虑激光防护性能,使军事 装备和作战人员受到了激光制导武器装备的严重威胁。如何提高激光 防护技术,也是未来军事防护技术发展的重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光 防护由于需大幅减小对近红外光的反射,使其难以与光学伪装相兼容, 该难点也极大的限制了激光防护材料的应用。
[0003]目前,实现激光隐身防护的途径主要包括外形激光隐身技术或者 激光隐身涂层技术,使目标激光反射信号强度减弱。隐身涂层技术虽 然具有效果明显、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但仍存在兼容性不足、 力学性能差、使用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学伪装与激光防护难以兼容、激光防护的波长 范围窄、老化性能不佳且使用不便等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 所述新型激光防护材料中各组分及其质量份如下:激光吸收材料 0.5~5质量份、有机溶剂40~50质量份、透明树脂40~60质量份、调 色颜料5~30质量份、助剂0.3~0.5质量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 激光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按质量份称取方酸菁类染料、花菁类染料和甲基菁类染料, 用玻璃棒搅拌3~5min,混合均匀,得到激光吸收材料;
[0008]S2:按质量份称取分散剂、偶联剂、紫外老化助剂、光稳定剂和 抗氧剂,用玻璃棒搅拌3~5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助剂;
[0009]S3:按质量份0.5~5、40~50、40~60、5~30和0.3~0.5称取激光 吸收材料、有机溶剂、透明树脂、调色颜料和助剂,将透明树脂于 60℃下密封干燥4h;
[0010]S4:将激光吸收材料、有机溶剂、干燥处理后的透明树脂、调色 颜料和助剂混合,以300~500r/min的转速搅拌1~2h,使其混合均匀, 得到液体激光防护材料;
[0011]S5:将所述液体激光防护材料在100~120℃的温度下烘烤1~2h, 得到激光防护材料。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膜的 应用,将如上述所述的激光防护材料或者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的激光防护材料应用于防激光侦察、防激光窃听和军事伪装中。。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001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激光防护材料中各组份及其质量份如下: 激光吸收材料0.5~5质量份、有机溶剂40~50质量份、透明树脂40~60 质量份、调色颜料5~30质量份、助剂0.3~0.5质量份。本专利技术通过组分 的控制,使得该新型激光防护材料具有对810nm、850nm、905nm、980nm和1064nm激光波段武器发射的激光有效吸收,利用紫外/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得出,在810nm、850nm、 905nm、980nm和1064nm激光波段的吸收系数在0.98以上,能够有效 对付激光波段的侦察探测而达到隐身目的。此外,该新型激光防护材 料同时兼具光学伪装功能,光谱伪装性能满足GJB798

90中的光学伪 装要求。
[001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激光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以 大量生产,制备的产品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防激光侦察、防激光窃 听、军事伪装等中。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1中YG1560黄绿色激光防护膜光谱反射率曲线;
[0018]图2为实施例2中DG0730深绿色激光防护膜光谱反射率曲线;
[0019]图3为实施例3中EG1456翠绿色激光防护膜光谱反射率曲线;
[0020]图4为实施例4中SE2635沙土色激光防护膜光谱反射率曲线;
[0021]图5为实施例5中YE2344黄土色激光防护膜光谱反射率曲线;
[002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 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 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 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 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药品/试剂均为市售。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所述新型激光防护 材料中各组分及其质量份如下:激光吸收材料0.5~5质量份、有机溶 剂40~50质量份、透明树脂40~60质量份、调色颜料5~30质量份、 助剂0.3~0.5质量份。
[002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 材料,将激光吸收材料、光学伪装颜料、助剂等添加至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基体中,形成自支撑 结构。由于激光吸收材料在可见光波长区域的透过性,通过添加光学 伪装颜料和助剂,使该材料不仅具有激光防护效能,同时具有光学伪 装和良好
的耐老化、力学等性能。在使用时将该材料制成的产品贴覆 或遮盖于装备和人员表面,即可达到防护效果,并且该材料可造粒纺 丝,制备成具有光学与激光伪装防护功能的布料纤维,达到布料一体 化伪装防护效果。
[0028]优选地,所述激光吸收材料为方酸菁类染料、花菁类染料和甲基 菁类染料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的激光吸收材料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波 长的激光吸收效果。
[0029]优选地,所述激光吸收材料中各组份及其质量份如下:方酸菁类 染料0~20质量份、花菁类染料0~10质量份和甲基菁类染料0~20质 量份。
[0030]如:方酸菁类染料20质量份、花菁类染料10质量份、甲基菁类 染料20质量份。
[0031]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醋酸正丁酯、二甲苯和 乙醇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溶剂易得到,且通用性强,可运用于多种树 脂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激光防护材料中各组分及其质量份如下:激光吸收材料0.5~5质量份、有机溶剂40~50质量份、透明树脂40~60质量份、调色颜料5~30质量份、助剂0.3~0.5质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材料为方酸菁类染料、花菁类染料和甲基菁类染料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材料中各组份及其质量份如下:方酸菁类染料0~20质量份、花菁类染料0~10质量份和甲基菁类染料0~20质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醋酸正丁酯、二甲苯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基材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颜料为酞菁蓝、铬绿、永固红、钴蓝、永固黄、钛白和炭黑中的至少一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伪装兼容激光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分散剂、偶联剂、紫外老化助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益杰张朝阳袁源郑欣周建伟闫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戎科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