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43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模板支撑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钢框木模板组成的模板墙体,连接模板墙体拐角处的角模板,固定于模板墙体一侧的背部方钢支撑以及设置于模板墙体内侧的三角支撑架,相邻模板墙体连接的拐角处通过拐角支撑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为模板施工完成后的后续作业人员提供安全可靠、施工便捷的作业防护平台;提供更高强度的支护效果,提高单次的浇筑高度,降低冷缝的出现频数,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首次组装后,后期直接模块化拆除循环使用,直至最终使用完成后,模块化拆除运输至大场地拆解整理,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模板支撑
,特别涉及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施工技术的提升,现场出现大量深基坑工程以及大量巨型剪力墙施工,深基坑开挖后空中坑的外墙支护混凝土浇筑及巨型剪力墙单侧支护均容易出现支护强度不够模板鼓模甚至涨模的情况,尤其在墙体转角处的模板施工,往往需要多年经验的木工及模板工才能达到既不涨模又不变形的效果;但一般由于混凝土侧压过大支护强度不足,一般每次浇筑均在1.5m

2m,导致一方面降低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墙面留有较多冷缝,降低墙体质量,增加渗水风险;并且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注作业人员的作业面往往为临时搭设的木板,不安全且降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
[0004]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钢框木模板组成的模板墙体,连接模板墙体拐角处的角模板,固定于模板墙体一侧的背部方钢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钢框木模板(1)组成的模板墙体,连接模板墙体拐角处的角模板(2),固定于模板墙体一侧的背部方钢支撑(3)以及设置于模板墙体内侧的三角支撑架(4),相邻所述模板墙体连接的拐角处通过拐角支撑(5)固定连接;所述背部方钢支撑(3)和所述钢框木模板(1)之间通过扣件(301)连接,所述三角支撑架(4)和所述拐角支撑(5)上均设置有作业踏板支撑(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木模板(1)由外框架(101)以及嵌接在外框架(101)内部的木板(102)组成,外框架(101)和木板(102)的四个拐角处通过切断磨平的锡柱固定连接;相邻所述钢框木模板(1)之间通过三角铁(103)固定连接,所述钢框木模板(1)的四个侧边均开设若干均匀分布的模板连接孔(104),模板连接孔(104)垂直于钢框木模板(1)的侧面开设,模板连接孔(104)与所述三角铁(103)配合;相邻所述钢框木模板(1)贴合的侧面均开设有对应的组装槽(105),组装槽(105)平行于钢框木模板(1)的侧面开设,所述组装槽(105)内插接有对拉钢片(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木模板(1)和所述三角支撑架(4)之间设置有背部方钢支撑(3),所述背部方钢支撑(3)包括竖向方钢和横向方钢,所述背部方钢支撑(3)和钢框木模板(1)之间的扣件(301)为“7”字形铁钩,“7”字形铁钩的一端部开设有扣件连接孔,所述“7”字形铁钩通过三角铁(103)固定在所述钢框木模板(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4)包括三脚架主体(401),三脚架主体(401)顶部设置有延长杆(402),延长杆(40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作业踏板支撑(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设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支撑(5)包括竖向支撑主体(501),竖向支撑主体(50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作业踏板支撑(6),竖向支撑主体(50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于地面的固定底座(502),所述竖向支撑主体(501)和固定底座(502)之间设置有倾斜的伸缩斜撑(503)。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将加工好的木板(102)扣到外框架(101)内部形成单块的钢框木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明刘运成纪春明刘腾宋波刁训亭李律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