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43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支撑底座,进气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机体,净化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净化机体的顶端且位于排气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气流分散机构,气流分散机构包括外支撑架,外支撑架的底部与净化机体固定连接,外支撑架内测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限制轴块,限制轴块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反流锥板,反流锥板外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内槽,反流锥板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引导处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该空气净化装置,达到了实现净化后空气的均匀导流,提升不同方位空气的净化效果。的净化效果。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108954552B的空气净化器,其结构包括磁铁、遥控器、压缩式空气净化装置、出风网罩、底框、脚轮、滤芯更换拉板、控制面板,外罩内部设有两个空气压缩机构并且均匀分布于在空气二次净化箱两侧,两个空气压缩机构为轴对称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进气机构能够在压缩式空气净化装置不使用时自动将进气罩隐藏起来,防止昆虫钻入,对空气净化器造成污染,通过空气压缩机构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压缩并形成高速气流,依次通过空气净化管道和空气净化机构对压缩后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从而实现对空气中的微粒进行拦截。
[0004]传统的空气净化出风口的空气集中,不能将净化后的空气均匀分散到周围空气中,并且净化后的空气至堆积在净化器周围,净化后的空气处于循环净化状态,从而较远位置的空气不能起到净化效果,净化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空气净化出风口的空气集中,不能将净化后的空气均匀分散到周围空气中,并且净化后的空气至堆积在净化器周围,净化后的空气处于循环净化状态,从而较远位置的空气不能起到净化效果,净化范围小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支撑底座,所述进气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机体,所述净化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净化机体的顶端且位于排气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气流分散机构,所述气流分散机构包括外支撑架,所述外支撑架的底部与净化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架内测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限制轴块,所述限制轴块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反流锥板,所述反流锥板外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内槽,所述反流锥板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引导处理组件,所述空气引导处理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扩散板件。保证被净化空气均匀排放至四周,实现净化后空气的均匀导流,提升不同方位空气的净化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反流锥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净化导通管,所述净化导通管位于排气口内部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锥槽,所述净化导通管位于排气口内部的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引导扇片。
[0010]优选的,所述空气引导处理组件包括导通输出管,所述导通输出管倾斜设置在反
流锥板的内部,所述导通输出管的底部输入端与净化导通管固定连通,所述反流锥板内部且靠近导通输出管的位置设置有外空气插管,所述外空气插管的输出端与导通输出管的中间位置连通。实现净化空气与未净化空气的均匀混合,进一步提升外部环境中空气进化程度的均匀性。
[0011]优选的,所述导通输出管内部且靠近外空气插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增压斜板,所述导通输出管内部且位于外空气插管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倒流预防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外空气插管内部靠近输入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外空气插管内部且位于加湿器上方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活动挡片。
[0013]优选的,所述倒流预防组件包括引导斜板,所述引导斜板的底部与导通输出管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斜板的右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囊。
[0014]优选的,所述弹性囊的右侧采用凹面结构,并且弹性囊凹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增阻凹槽。实现被动防倒流目的,保证净化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0015]优选的,所述扩散板件包括传导插杆,所述传导插杆的右侧输入端与导通输出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传导插杆的左侧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活动插管,所述活动插管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排气缺口。提高净化空气的流动性和扩散度,并且增加空气净化效果的目的。
[0016]优选的,所述活动插管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分割锥板,所述分割锥板的中间位置与排气缺口对应设置。实现未被净化空气的针对性净化,提高环境空气净化效率。
[0017]工作原理:空气从进气支撑底座吸入净化机体内部被净化,最后从排气口喷出,部分喷出的净化空气倒入分流锥槽内部,再流动至空气引导处理组件然后从扩散板件喷出,其余净化的空气吹向反流锥板表面,反流锥板的锥形面将空气分流,并在导流内槽的作用下定向分流,保证被净化空气均匀排放至四周,实现净化后空气的均匀导流,提升不同方位空气的净化效果;净化后的空气从净化导通管传导至导通输出管内部,并从扩散板件流出,其中流动的空气产生负压,从而将外侧为净化的空气从外空气插管倒入导通输出管,混合空气从导通输出管的输出端喷出,实现净化空气与未净化空气的均匀混合,进一步提升外部环境中空气进化程度的均匀性;引导斜板引导空气向外流通,当导通输出管内部出现逆流现象时,你想流动空气带动弹性囊发生形变,从而将导通输出管内部堵塞,从而实现被动防倒流目的,保证净化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为被净化的空气被加湿器加湿,从而被加湿的空气较重,传导过程中自动向下沉,在分割锥板的分隔引导下,部分未被净化的空气掺杂着雾化水滴向下掉落,最终被进气支撑底座底部主动吸收,实现未被净化空气的针对性净化,提高环境空气净化效率;净化喷出的空气在引导扇片的引导下,将反流锥板转动,从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活动插管从传导插杆伸出,从排气缺口喷出的空气被分割锥板煽动,提高净化空气的流动性和扩散度,并且增加空气净化效果的目的。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空气净化装置,部分喷出的净化空气倒入分流锥槽内部,再流动至空气引导处理组件然后从扩散板件喷出,其余净化的空气吹向反流锥板表面,反流锥板的锥形面将空气分流,并在导流内槽的作用下定向分流,保证被净化空气均匀排放至四周,实现净化后空气的均匀导流,提升不同方位空气的净化效果。
[0021](2)、该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空气从净化导通管传导至导通输出管内部,并从
扩散板件流出,其中流动的空气产生负压,从而将外侧为净化的空气从外空气插管倒入导通输出管,混合空气从导通输出管的输出端喷出,实现净化空气与未净化空气的均匀混合,进一步提升外部环境中空气进化程度的均匀性。
[0022](3)、该空气净化装置,引导斜板引导空气向外流通,当导通输出管内部出现逆流现象时,你想流动空气带动弹性囊发生形变,从而将导通输出管内部堵塞,从而实现被动防倒流目的,保证净化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0023](4)、该空气净化装置,为被净化的空气被加湿器加湿,从而被加湿的空气较重,传导过程中自动向下沉,在分割锥板的分隔引导下,部分未被净化的空气掺杂着雾化水滴向下掉落,最终被进气支撑底座底部主动吸收,实现未被净化空气的针对性净化,提高环境空气净化效率。
[0024](5)、该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喷出的空气在引导扇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支撑底座(1),所述进气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机体(2),所述净化机体(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所述净化机体(2)的顶端且位于排气口(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气流分散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散机构(4)包括外支撑架(41),所述外支撑架(41)的底部与净化机体(2)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架(41)内测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限制轴块(42),所述限制轴块(42)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反流锥板(43),所述反流锥板(43)外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内槽(44),所述反流锥板(43)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引导处理组件(45),所述空气引导处理组件(4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扩散板件(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流锥板(43)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净化导通管(47),所述净化导通管(47)位于排气口(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锥槽(48),所述净化导通管(47)位于排气口(3)内部的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引导扇片(4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导处理组件(45)包括导通输出管(451),所述导通输出管(451)倾斜设置在反流锥板(43)的内部,所述导通输出管(451)的底部输入端与净化导通管(47)固定连通,所述反流锥板(43)内部且靠近导通输出管(451)的位置设置有外空气插管(452),所述外空气插管(452)的输出端与导通输出管(451)的中间位置连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付通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