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3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器,包括:第一功率输入端、第二功率输入端、功率输出端、切换模组和变压器,切换模组分别与第一功率输入端和第二功率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侧设有第一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与切换模组连接;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与功率输出端连接;其中,切换模组可在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在切换模组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第一功率输入端的输入功率经第一谐振单元耦合至副边绕组并通过功率输出端输出;在切换模组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第一谐振单元放电输出的功率通过第二功率输入端传输至第一功率输入端。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充电器的功率调整方式存在充电效率低的问题。低的问题。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多个电池串联充电技术和半压充电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充电技术的主要方向。例如:对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充电检测电压是5V,这就要求充电器也应当具有默认的输出电压5V。但是,快充技术是要求充电器具有很高的输出电压,如10V或20V,甚至可能达到30V、40V等。但是目前充电器主要采用反激技术和协议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功率调整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以解决目前充电器的功率调整方式存在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
[0006]第一功率输入端、第二功率输入端和功率输出端;
[0007]切换模组,所述切换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功率输入端连接;
[0008]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侧设有第一谐振单元,所述第一谐振单元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率输入端、第二功率输入端和功率输出端;切换模组,所述切换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功率输入端连接;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侧设有第一谐振单元,所述第一谐振单元与所述切换模组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与所述功率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切换模组可在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切换模组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的输入功率经所述第一谐振单元耦合至所述副边绕组并通过所述功率输出端输出;在所述切换模组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谐振单元放电输出的功率通过所述第二功率输入端传输至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组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功率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切换模组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所述切换模组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第二谐振单元,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与所述切换模组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谐振单元处于非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谐振单元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切换模组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的输入功率经所述第二谐振单元耦合至所述副边绕组并通过所述功率输出端输出,所述切换模组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二谐振单元放电输出的功率通过所述第二功率输入端传输至所述第一功率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谐振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连接;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中的一个处于导通状态,另一个处于关断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处于工作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寰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