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36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铀基核燃料芯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步骤1,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然后对压坯进行破碎筛分,获取颗粒作为成型粉末;使用造粒后二氧化铀粉末与钼粉按质量百分比3:2进行配料,配料后放入三维混料机进行混料;将混合粉压制为圆柱片状芯坯,然后对芯坯进行破碎筛分,过筛网后装入三维混料机进行再一次混料;步骤2,采用模压以及等静压成型,采用硬脂酸锌四氯化碳作为成型的润滑剂;步骤3,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烧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次成型,加工要求较低,对物料损耗较少。对物料损耗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铀基核燃料芯坯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研究试验堆燃料元件按其燃料芯体物质形态可分为金属型、陶瓷型、弥散体型。
[0003]早期研究试验堆主要采用金属型U

Al合金板型燃料。其后发展为陶瓷型燃料元件,陶瓷型燃料主要包括UO2及含铀和钚的氧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优点是熔点高、热稳定性好,辐照稳定性好,燃耗深度比金属型燃料大。缺点是是密度低,质硬而脆,不易加工,热导率小,辐照芯块温差大、中心温度高,有辐照肿胀和芯块开裂倾向等。
[0004]为提高UO2核燃料热导率主要有以下2种技术路线:添加高热导率第二相,制备热导率增强型UO2芯块;制备大晶粒度的UO2燃料芯块,减少晶界处热传导损耗。
[0005]其中候选增强相主要为碳化硅(SiC)、氧化铍(BeO)、金刚石、钼(Mo)等高热导率材料。
[0006]近年来美国爱德华国家实验室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19个孔,3英寸(76.2mm)长的贫UO2‑
W的CERMET燃料,单个原型元件长度为3/4英寸(19.05mm),采用拼接方法制备元件其强度较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由于陶瓷型燃料质硬而脆,不易加工,热导率小,辐照芯块温差大、中心温度高,有辐照肿胀和芯块开裂倾向等问题,为了改善燃料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将陶瓷燃料微球(UO2)弥散于Mo粉中,压制成多孔芯坯。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
[0010]步骤1,粉末准备
[0011]步骤1.1,造粒,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然后对压坯进行破碎筛分,获取颗粒作为成型粉末;
[0012]步骤1.2,混料,使用造粒后二氧化铀粉末与钼粉按质量百分比3:2进行配料,配料后放入三维混料机进行混料;
[0013]步骤1.3,预压制粒,将混合粉压制为圆柱片状芯坯,然后对芯坯进行破碎筛分,过筛网后装入三维混料机进行再一次混料;
[0014]步骤2,钼基多孔弥散芯坯成型
[0015]采用模压以及等静压成型,采用硬脂酸锌四氯化碳作为成型的润滑剂;
[0016]步骤3,钼基多孔弥散芯坯烧结
[0017]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烧结。
[0018]步骤1.1,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高径比在1:3~1:5。
[0019]步骤1.1,获取150μm~300μm之间的颗粒作为成型粉末。
[0020]步骤1.2,配料重量为350g。
[0021]步骤1.2,混料时间为60min。
[0022]步骤1.3,将混合粉压制为圆柱片状芯坯,高径比在1:3~1:1。
[0023]步骤1.3,过50目筛网后装入三维混料机进行再一次混料。
[0024]步骤2,成型压力为70~100MPa,成型保压时间10s~15s。
[0025]步骤3,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烧结,升温速率为5℃/min。
[0026]步骤3,烧结在300℃保温2h,800℃及1200℃各保温1h,温度最终控制在1750℃
±
10℃保温2h,然后通氩气,随炉冷却。
[0027]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多孔芯块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0029]芯坯采用长芯坯设计,一次成型,芯坯强度高。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次成型,加工要求较低,对物料损耗较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钼基多孔二氧化铀核燃料芯坯的制备方法,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主要包括混合粉末制备、芯块成型以及芯块烧结的方法。
[003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制粒制备粉末,通过模具压制制备多孔芯坯,成型芯坯烧结。具体步骤为:
[0034]步骤1,粉末准备
[0035]步骤1.1,造粒,本专利技术制粒主要包括预压饼、破碎和筛分工序。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高径比在1:3~1:5。然后对压坯进行破碎筛分,获取150μm~300μm之间的颗粒作为成型粉末。
[0036]步骤1.2,混料,使用制粒后二氧化铀粉末与钼粉按质量百分比3:2进行配料,配料重量为350g。配料后放入三维混料机进行混料,混料时间为60min。
[0037]步骤1.3,预压制粒,将混合粉压制为圆柱片状芯坯,高径比在1:3~1:1。然后对芯坯进行破碎筛分,过50目筛网后装入三维混料机进行再一次混料。
[0038]步骤2,钼基多孔弥散芯坯成型
[0039]芯块成型,本专利技术成型采用模压以及等静压成型,采用硬脂酸锌四氯化碳作为成型的润滑剂,芯坯成型工艺参数主要为成型压力、保压时间等。芯块成型粉末均为350g,成型压力为70~100MPa,成型保压时间10s~15s。
[0040]步骤3,钼基多孔弥散芯坯烧结
[0041]钼基二氧化铀芯坯烧结,在氢气气氛下进行,升温速率为5℃/min。烧结在300℃保温2h,800℃及1200℃各保温1h,温度最终控制在1750℃
±
10℃保温2h,然后通氩气,随炉冷却。
[0042]一种钼基多孔弥散燃料芯坯,设计为通过钼粉的加入改善二氧化铀芯块加工性能以及热导率低、芯体辐照温差大、中心温度高等问题,以下为其制备过程。
[0043]针对上述已设计好的钼基多孔弥散燃料芯坯,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步骤1,粉末准备
[0045]步骤1.1,造粒,本专利技术制粒主要包括预压饼、破碎和筛分工序。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然后对压坯进行破碎筛分,获取150μm~300μm之间的颗粒作为成型粉末。
[0046]步骤1.2,混料,使用制粒后二氧化铀粉末与钼粉按质量百分比3:2进行配料,配料重量为350g。配料后放入三维混料机进行混料,混料时间为60min。
[0047]步骤1.3,造粒,粉末经过制粒工序后可以改善流动性,提高其成型能力。使用高强钢模具作为制粒模具采用压力2.7t/cm2,保压时间为20~25s的压制工艺压制坯体,高径比控制为1:3。然后对压坯进行破碎筛分获取150μm~300μm之间的颗粒作为成品粒。
[0048]步骤2,钼基多孔芯坯成型
[0049]成型,成型为模压成型,成型模具为多孔六棱结构,成型前使用毛笔将硬脂酸锌+四氯化碳润滑剂涂刷于阴模以及上下成型垫与物料接触面上,用电吹风吹干备用。
[0050]将阴模放在下成型垫上,将混好的物料装入模具中。调整压机压力为70~100MPa,压制到位后,保压时间20s。压制后使用脱模器将芯坯顶出。
[0051]步骤3,钼基多孔芯坯烧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粉末准备步骤1.1,造粒,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然后对压坯进行破碎筛分,获取颗粒作为成型粉末;步骤1.2,混料,使用造粒后二氧化铀粉末与钼粉按质量百分比3:2进行配料,配料后放入三维混料机进行混料;步骤1.3,预压制粒,将混合粉压制为圆柱片状芯坯,然后对芯坯进行破碎筛分,过筛网后装入三维混料机进行再一次混料;步骤2,钼基多孔弥散芯坯成型采用模压以及等静压成型,采用硬脂酸锌四氯化碳作为成型的润滑剂;步骤3,钼基多孔弥散芯坯烧结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烧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1,把混合后粉末压制成圆柱片状压坯,高径比在1:3~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1,获取150μm~300μm之间的颗粒作为成型粉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基弥散燃料芯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烨郭洪刘文涛杜江平郝若彤刘伟李波李宗书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