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大型移动式设备例如机车、雷达等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设备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稳定运行,需要通过热管理装置对设备周围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0003]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理装置普遍采用分体式结构,设备体积庞大,限制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检修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一些采取一体式结构的热管理装置又普遍存在散热不及时,温度调节能力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热管理装置的温度调节能力。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0007]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适于包裹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隔板组件(2),所述隔板组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隔板组件(2)将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适于包裹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贯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贯通;制冷/制热组件(3),所述制冷/制热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适于将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输入的气体制冷/制热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输出;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并适于将所述制冷/制热组件(3)制冷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框架(11),所述壳体框架(11)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底板(113),所述底板(1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11)连接,所述底板(1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1)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2)包括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所述第一隔板(21)和所述第二隔板(22)均为L形隔板,所述第一隔板(21)的底边与所述底板(113)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1)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1)连接,所述第二隔板(22)的底边与所述第一隔板(21)的顶边连接,所述第二隔板(2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1)连接,所述第二隔板(22)与所述第一侧板(111)相对的部分朝向所述第一侧板(111)折弯并延伸形成折边结构(221),所述折边结构(221)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相贯通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贯通,所述下腔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组件(3)包括蒸发风机(31)和加热器(32),所述蒸发风机(31)设置在所述折边结构(221)上,所述隔板组件(2)还包括第一安装板(23),所述第一安装板(23)设置在所述上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11)平行,所述第一安装板(23)的侧边与所述第二隔板(22)连接,所述加热器(3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玉,刘义泉,张林茂,褚章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创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