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F4核燃料管座的成型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27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燃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燃料组件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CF4不锈钢管座制备方法。使用树脂基蜡膏体,注入金属模具,保压后,金属模具内自然冷却取模;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53~60秒的面层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5~40秒的过渡层涂料,采用莫来石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3~38秒的背层涂料;先将蜡模涂挂面层涂料后淋撒锆砂干燥,再涂挂过渡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最后涂挂背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涂料干燥后在蜡模外部形成模壳;采用蒸汽进行脱蜡,获得内部蜡完全排出的模壳,对模壳进行烧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曲面结构及孔洞结构管座的制造。现更复杂的曲面结构及孔洞结构管座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F4核燃料管座的成型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燃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燃料组件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CF4不锈钢管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F4核燃料管座目前主要制备工艺为机械加工制备,采用不锈钢块状坯料,以数控车铣、线切割的方式将不锈钢坯料加工成为制定形状的结构件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部分结构件进行拼接组装。这种制备方式具有以下问题:
[0003]1)以机械加工为主,切削量极大,材料利用率低,损耗大量刀具及原材料。
[0004]2)焊接过程中,焊缝不合格会导致结构件整体报废,无法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F4核燃料管座的成型制造方法,节约工期及原材料。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CF4核燃料管座的成型制造方法,
[0008]步骤1,制蜡模;使用树脂基蜡膏体,注入金属模具,保压后,金属模具内自然冷却取模;
[0009]步骤2,制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53~60秒的面层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5~40秒的过渡层涂料,采用莫来石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3~38秒的背层涂料;
[0010]步骤3,刷涂料;先将蜡模涂挂面层涂料后淋撒锆砂干燥,再涂挂过渡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最后涂挂背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涂料干燥后在蜡模外部形成模壳;
[0011]步骤4,脱蜡烧结;采用蒸汽进行脱蜡,获得内部蜡完全排出的模壳,对模壳进行烧结;
[0012]步骤5,铸造;将模壳预热,将304L不锈钢熔炼,在真空条件下注入模壳中,冷却后获得铸件;
[0013]步骤6,将铸件外层的模壳清理干净,精修铸件尺寸;
[0014]步骤7,对铸件进行保温后,采用氩气冷却至室温,制备完成。
[0015]使用58~61℃树脂基蜡膏体,采用2.0~2.3MPa压力注入金属模具,保压100~120s后,金属模具内自然冷却3~4min取模。
[0016]先将蜡模涂挂面层涂料后淋撒锆砂干燥12小时,此过程重复一次。
[0017]再涂挂过渡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12小时。
[0018]最后涂挂背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12小时,此过程重复五次。
[0019]干燥过程中环境温度23~28℃,湿度55%~65%。
[0020]采用温度175℃,压力0.75MPa的蒸汽进行脱蜡。
[0021]采用950℃保温4小时对模壳进行烧结。
[0022]将模壳1150℃预热2小时,将304L不锈钢熔炼至1580℃后,在真空条件下注入模壳中。
[0023]对铸件进行950℃保温2小时后,采用氩气冷却至室温。
[0024]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常规CF4管座机加工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曲面结构及孔洞结构管座的制造。
[0027]2)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管座的一次性整体成型,大幅度降低加工工作量。
[0028]3)本专利技术为液态成型,产生不合格品后可对废品原材料进行重熔循环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F4管座的精密铸造方法,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主要包括蜡模制作、型壳制作、熔炼浇注、清理加工的方法。
[0031]为实现上述CF4管座精密铸造的制备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0032]步骤1,制蜡模。使用58~61℃树脂基蜡膏体,采用2.0~2.3MPa压力注入金属模具,保压100~120s后,模具内自然冷却3~4min取模。
[0033]步骤2,制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53~60秒的面层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5~40秒的过渡层涂料,采用莫来石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3~38秒的背层涂料。
[0034]步骤3,刷涂料。先将蜡模涂挂面层涂料后淋撒锆砂干燥12小时,此过程重复一次,再涂挂过渡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12小时,最后涂挂背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12小时,此过程重复五次。干燥过程中环境温度23~28℃,湿度55%~65%。涂料干燥后在蜡模外部形成模壳。
[0035]步骤4,脱蜡烧结。采用温度175℃,压力0.75MPa的蒸汽进行脱蜡,获得内部蜡完全排出的模壳,采用950℃保温4小时对模壳进行烧结。
[0036]步骤5,铸造。将模壳1150℃预热2小时,将304L不锈钢熔炼至1580℃后,在真空条件下注入模壳中,冷却后获得铸件。
[0037]步骤6,加工。将铸件外层的模壳清理干净,精修铸件尺寸。
[0038]步骤7,热处理。对铸件进行950℃保温2小时后,采用氩气冷却至室温,制备完成。
[0039]实施例一
[0040]步骤1,采用蜡膏温度58℃,射蜡压力2.2MPa的参数制备蜡模并组装。
[0041]步骤2,以四号量杯为准,面层涂料粘度调整为55秒,过渡层粘度38秒,背层粘度35秒,采用面层涂挂两次、过渡层一次、背层六次的方式进行涂挂,每层涂挂后在温度25℃湿度60%条件下干燥12小时。
[0042]步骤3,采用温度175℃,压力0.75MPa的蒸汽进行脱蜡,脱蜡后采用950℃保温4小时进行模壳烧结。
[0043]步骤4,将模壳装砂箱后进行1150℃预热2小时,将304L不锈钢熔炼至1580℃后,在真空条件下浇入模壳。
[0044]步骤5,使用震壳机、水力清壳机、喷砂机清理铸件表面模壳,使用带锯床切除浇道。
[0045]步骤6,950℃保温2小时后,采用氩气冷却至室温,制备完成。
[0046]实施例二
[0047]步骤1,采用蜡膏温度58℃,射蜡压力2.2MPa的参数制备蜡模并组装。
[0048]步骤2,以四号量杯为准,面层涂料粘度调整为55秒,过渡层粘度38秒,背层粘度35秒,采用面层涂挂两次、过渡层一次、背层六次的方式进行涂挂,每层涂挂后在温度25℃湿度60%条件下干燥12小时。
[0049]步骤3,采用温度175℃,压力0.75MPa的蒸汽进行脱蜡,脱蜡后采用950℃保温4小时进行模壳烧结。
[0050]步骤4,将模壳装砂箱后进行1150℃预热2小时,将304L不锈钢熔炼至1580℃后,在真空条件下浇入模壳。
[0051]步骤5,使用震壳机、水力清壳机、喷砂机清理铸件表面模壳,使用带锯床切除浇道。
[0052]步骤6,950℃保温2小时后,采用氩气冷却至室温,制备完成。
[0053]实施例三
[0054]步骤1,采用蜡膏温度58℃,射蜡压力2.2MPa的参数制备蜡模并组装。
[0055]步骤2,以四号量杯为准,面层涂料粘度调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F4核燃料管座的成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制蜡模;使用树脂基蜡膏体,注入金属模具,保压后,金属模具内自然冷却取模;步骤2,制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53~60秒的面层涂料,采用锆英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5~40秒的过渡层涂料,采用莫来石粉与硅溶胶配制成四号流杯粘度33~38秒的背层涂料;步骤3,刷涂料;先将蜡模涂挂面层涂料后淋撒锆砂干燥,再涂挂过渡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最后涂挂背层涂料后淋撒莫来石砂干燥,涂料干燥后在蜡模外部形成模壳;步骤4,脱蜡烧结;采用蒸汽进行脱蜡,获得内部蜡完全排出的模壳,对模壳进行烧结;步骤5,铸造;将模壳预热,将304L不锈钢熔炼,在真空条件下注入模壳中,冷却后获得铸件;步骤6,将铸件外层的模壳清理干净,精修铸件尺寸;步骤7,对铸件进行保温后,采用氩气冷却至室温,制备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F4核燃料管座的成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58~61℃树脂基蜡膏体,采用2.0~2.3MPa压力注入金属模具,保压100~120s后,金属模具内自然冷却3~4min取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远康泰峰钱跃庆刘业光寇涛李波马晨曲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