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273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造基于分布式光伏多源性的无功管控模型;S2:构造基于分布式光伏周期性的线路开放容量分析模型;S3:构造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统调负荷预测模型;S4:从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网线路开放容量、统调负荷特性三方面应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开展光伏发电特征对电网无功控制、还原负荷后线路带载能力、负荷预测影响的协调分析。为解决大量分布式光伏并网带来无功管控困难、超电网承载能力、负荷预测准确率低等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调分析控制方法。调分析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量并网,传统配电网结构已从严格垂直的辐射式网络变成一个遍布电源的有源网络。由于电源点分散、光伏出力间歇性与不稳定特性,光伏接入电网的同时也带来实质性挑战,现阶段体现在:一是局部光伏接入集中地区出现潮流反送,造成调峰困难和无功管控等难题;二是少数地区分布式光伏与负荷接入比例失调,当分布式光伏退出后,实际负荷超电网承载力现象时有发生,威胁电网稳定运行;三是分布式光伏信息接入比例较低、质量不高,受天气影响大,难以支撑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制约网供负荷预测准确率的提升。
[0003]电网网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其输出功率会破坏电网原有负荷特性的固有形态,天气条件不同,分布式光伏出力差异明显,给人工预测负荷带来很大困难,增加电力电量平衡的难度。因此,研究分布式光伏与网供负荷预测问题对配电网稳定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价值。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造基于分布式光伏多源性的无功管控模型;S2:构造基于分布式光伏周期性的线路开放容量分析模型;S3:构造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统调负荷预测模型;S4:从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网线路开放容量、统调负荷特性三方面应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开展光伏发电特征对电网无功控制、还原负荷后线路带载能力、负荷预测影响的协调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具体过程为:k

means聚类算法通过把h组数据组织为k个划分形成集合{S1,S2,......,S
n
},并使得集合里的距离平方和W(S)(即方差)最小,目标函数如下:通过构造基于分布式光伏多源性的无功管控模型进行分布式光伏无功吸收和功率因数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源网荷协调分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具体过程为:通过建立还原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型,采用数据分层方式,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线路负荷及开放容量关系,从而合理编排停电与设备检修计划;具体设计实施如下:利用极值搜索算法构建还原接入分布式光伏的线路最大负荷模型;C
t
=max{(P
Lt1
+P
st1
),(P
Lt2
+P
st2
),...,(P
Ltn
+P
stn
)}

P
Lim
式中:C
t
为线路在时间t时的溢出负荷,P
Ltn
为t
n
时间的线路的总负荷,P
stn
为时间的光伏负荷,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健新陈刚鲍建飞冯朝力陆建琴张依辰孙帅潘炫霖冯裕卿曹志勇陆萍王斌叶宇清张泰山杨春环顾卫华龚书能徐笛李豹吴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海盐县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