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2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其中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包括底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泡沫块和面板,所述泡沫块位于由底板、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面板形成的空腔之中,所述泡沫块和面板之间铺设地暖线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将钢筋砼叠合板和地暖有机结合起来,在预制生产钢筋砼叠合板时一次将地暖安装在其中,解决了安装地暖后降低房屋层高的缺陷,节省地暖铺设施工步骤,同时节约地暖的安装成本和安装时间,可大大扩展地暖的市场应用前景。地暖的市场应用前景。地暖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地暖作为一种新型得节能环保取暖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市场得欢迎。但目前地暖得安装都在在已经做好得楼地面安装,不仅降低了房屋的层高,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大大制约了地暖的应用空间。
[0003]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钢筋砼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建筑中用量最大的PC构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目前常用的钢筋砼叠合板如钢筋砼桁架叠合板等,其本身没有自保温功能,地暖也只能安装在其表面,安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包括底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泡沫块和面板,所述泡沫块位于由底板、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面板形成的空腔之中,所述泡沫块和面板之间铺设地暖线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开设纵向贯通槽,所述面板内部设置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从面板的纵向贯通槽穿过,横向钢筋可加强后浇筑层与本叠合板预制部分的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翼缘。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肋梁内部设置至少一根底板受力钢筋,底板受力钢筋采用crb600高强钢筋或者预应力钢筋,可减少普通钢筋的使用,节约钢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线管为碳纤维管或者水暖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泡沫块为所述容重小于10kg/m3的轻质发泡材料,如聚苯乙烯发泡板、玻璃棉、岩棉等,可减轻本叠合板重量,同时提高叠合板的保温性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采用玻纤网格布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薄板(TRC板),TRC板本身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底板选用TRC板,可减少底板1的厚度,本处底板1的厚度为5mm左右,TRC板可增强混凝土构件中采用水泥基材料作为黏结剂,与FRP加固中使用的有机黏结剂相比,既能保持纤维织物与基材间的相容性、互相渗透性和协调性,又能方便于潮湿和低温环境下施工。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采用容重小于1500kg/m3、导热系数小于0.7W/(m
·
k)、强度大于20Mpa的轻骨料结构保温砼,提升保温本叠合板的保温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上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的预制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A1:铺设底模和边模,并将底板受力钢筋进行固定定位;
[0016]步骤A2:铺设底板,在底板上做好泡沫块的放置位置标记;
[0017]步骤A3:按照标记的位置在底板上放置泡沫块;
[0018]步骤A4:浇筑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保持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泡沫块位于同一平面;
[0019]步骤A5:在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泡沫块的上表面铺设地暖线管;
[0020]步骤A6:在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泡沫块的上表面放置与纵向贯通槽形状相同的模块,然后浇筑面板;
[0021]步骤A7:将面板中的模块取出,插入横向钢筋,干燥后得到叠合板的预制部分。
[0022]将叠合板的预制部分安装于梁上后,可进行后浇筑,形成后浇筑层后得到整个叠合板。
[0023]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还提出一种现场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B1:在梁上铺设底模,并将底板受力钢筋进行固定定位;
[0025]步骤B2:铺设底板,在底板上做好泡沫块的放置位置标记;
[0026]步骤B3:按照标记的位置在底板上放置泡沫块;
[0027]步骤B4:浇筑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保持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泡沫块位于同一平面;
[0028]步骤B5:在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泡沫块的上表面铺设地暖线管;
[0029]步骤B6:在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泡沫块的上表面直接浇筑面板,得到叠合板。
[0030]相比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将钢筋砼叠合板和地暖有机结合起来,在预制生产钢筋砼叠合板时一次将地暖安装在其中,就可以解决安装地暖后降低房屋层高的缺陷,无需地暖施工步骤,同时节约地暖的安装成本和时间,可大大扩展地暖的市场应用前景。
[0032]2、本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的地暖线管铺设于所述泡沫块和面板之间,泡沫块具有保温功能,可减少地暖线管下部的散热,提升地暖线管于面板方向的供暖功能,提升供暖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的横向截面图;
[0035]图3为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的纵向截面图;
[0036]图4为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预制浇筑工艺流程图;
[0037]图5为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现场浇筑工艺流程图。
[0038]图中:1、底板;2、总向肋梁;3、横向肋梁;4、泡沫块;5、面板;6、地暖线管;7、横向钢筋;11、翼缘;21、受力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0]实施例1
[0041]参照图1

3,一种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及其浇筑工艺,包括底板1、纵向肋梁2和横向肋梁3、泡沫块4和面板5,所述泡沫块4位于由底板1、纵向肋梁2、横向肋梁3和面板5形成的空腔之中,所述面板5铺于泡沫块4的上方,所述泡沫块4和面板5之间铺设地暖线管6。
[0042]进一步的,所述面板5上开设纵向贯通槽,所述面板5内部设置横向钢筋7,所述横向钢筋7从面板5的纵向贯通槽穿过,横向钢筋7可加强后浇筑层与本叠合板预制部分的连接。
[004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的两侧设置翼缘11,
[0044]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肋梁2内部设置两根底板受力钢筋21,底板受力钢筋采21用crb600高强钢筋或者预应力钢筋,可减少普通钢筋的使用,节约钢筋。
[0045]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线管6为碳纤维管的。
[0046]进一步的,所述泡沫块4为所述容重小于10kg/m3聚苯乙烯泡沫块,减轻本叠合板重量,同时提高叠合板的保温性能。本实施例中的泡沫板4的厚度为75mm左右。
[004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采用玻纤网格布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薄板(TRC板),TRC板本身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底板选用TRC板,可减少底板1的厚度,本处底板1的厚度为5mm左右,T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纵向肋梁(2)和横向肋梁(3)、泡沫块(4)和面板(5),所述泡沫块(4)位于由底板(1)、纵向肋梁(2)、横向肋梁(3)和面板(5)形成的空腔之中,所述面板(5)上开设纵向贯通槽,所述泡沫块(4)和面板(5)之间铺设地暖线管(6),所述面板(5)内部设置横向钢筋(7),所述横向钢筋(7)从面板(5)的纵向贯通槽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设置翼缘(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肋梁(2)内部设置至少一根底板受力钢筋(21),所述底板受力钢筋(21)采用crb600高强钢筋或者预应力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线管(6)为碳纤维管或者水暖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块(4)为所述容重小于10kg/m3的轻质发泡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采用玻纤网格布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薄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地暖一体化钢筋砼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肋梁(2)和横向肋梁(3)采用容重小于1500kg/m3、导热系数小于0.7W/(m
·
k)、强度大于20Mpa的轻骨料结构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彦龚友平李剑锋杨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诚友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