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稻秸秆腐解全量还田来提高水稻耐冷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稻秸秆腐解全量还田来提高水稻耐冷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多种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包括秋收后秸秆粉碎翻压、使用催腐菌剂、施用化肥等多种技术,其中运用微生物手段,即在秋收后的秸秆上喷洒微生物(秸秆多种腐解菌),被认为是最为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法。
[0003]在运用微生物分解秸秆的催腐作用,来实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技术方法中,其主要原理一是要让施用的秸秆腐解菌中尽可能地附着在秸秆上,二是通过翻压、施肥、灌水等多种措施营造一个秸秆腐解菌良好扩繁并腐解秸秆的有利环境,并尽可能延长这个有利环境维持的时间,以便使得秸秆腐解菌有尽可能长的时间去腐解秸秆,从而促进秸秆的分解。
[0004]但以往的所有水稻秸秆还田方法中,均是在水稻收获后进行的,而忽视了秸秆腐解菌作为一种活体存在,在收获前秸秆腐解菌可以先期施入田间,利用水稻收获前田间土壤温度高、土壤含水量高的有利环境(水稻收获后气温很低,而且田间水分含量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稻秸秆腐解全量还田来提高水稻耐冷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水稻灌浆成熟前最后一次灌水时,将市售商品化黑曲霉撒入灌溉水源而顺着水流布满水田内;步骤二、在收获前7~10天,通过农用背负式喷粉机喷施入水稻田内;步骤三、在水稻收获过程中,水稻秸秆经水稻收获机械上的抛洒器打碎后,形成秸秆段落入田间;步骤四、在水稻收获之后的地表秸秆枯死后,当水稻田地表20cm内的表层土壤pH高于6.5,方可使用农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将混合红糖和尿素的水溶液喷施入田间,然后使用农用背负式喷粉机将秸秆腐解菌剂喷施入水稻田;如果水稻田地表20cm内的表层土壤pH低于6.5,需要加入适量生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步骤五、在秸秆腐解菌剂喷施后12小时内,需要在稻田内运用旋埋(旋耕机反转)等方式,将秸秆翻入土壤中;步骤六、水稻收获翌年春季正常泡田、旋耕、耙地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稻秸秆腐解全量还田来提高水稻耐冷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刚,关法春,马巍,齐春艳,才金玲,张振钧,李海燕,刘卓,刘亮,解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