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仁操专利>正文

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49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2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其组成包括手持杆,手持杆杆体内贯穿通腔为灌注水管,手持杆后端与灌注器相通,灌注水管于手持杆后部手持位设有灌注控制手阀。本技术方案大大简化了根灌操作流程,一步作业取代了刨穴、灌注、覆土等多操作流程,劳动强度大幅度减轻、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不伤及根系、成活率高,效力直达根系,具有保苗或抗病、壮苗时效,造价低、不受地理地形等使用限制,有利于广泛普及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作物手持根灌器


[0001]本专利申请涉及用于农作物植株补水、药、肥或其它生长助力液态物料的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本着节水降耗、高效施肥、合理利用水资源、药肥利用率高、减少水资源、药肥流失和浪费的原则,采用的节水灌溉方法主要有滴灌、喷灌、微喷灌、膜下灌溉等几大类,这些灌溉方法都需要铺设覆盖种植耕地的管道灌溉系统,包括支管、毛管和相关附属构件,一次性投入较大、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受种植区地理条件、水资源条件、供电设施、作物种类等多种实际因素,难以与农业生产区的实际状况相对接,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普及率较低。
[0003]我国较为干旱的农业生产地区,实施根灌难度较大,不实施根灌则难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但根灌操作繁琐、包括刨穴、灌注、覆土等多道作业环节,人工用量大、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下。若某一环节操作不当,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减产,如刨穴位置难掌握,操作稍有不当就会损伤秧苗根系,若离根系过远,肥力、药力难以及时抵达根部,不能及时见效,错过病害防治和补肥最佳时期,特影响苗的生长、易导致减产,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病虫害,甚至会导致绝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高根灌作业效率、简化根灌操作流程、大幅度降低设施投入,实现节水、节肥、降耗、减少流失和浪费,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不伤及作物植株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
[0005]本专利申请提供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技术方案,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其组成包括手持杆,手持杆杆体内贯穿通腔为灌注水管,手持杆顶部设有注水开口,手持杆后端与灌注器相通,手持杆后部手持位设有灌注控制手阀。
[0006]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手段,手持杆顶端为便于插入土层的尖端,所述的注水开口开设在尖端的四周侧。
[0007]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手持杆顶部一段与杆体可拆卸连接。
[0008]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手持杆顶部一段呈上弯弧形。
[0009]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注水开口前部设有挡土环片,挡土环片两侧是注水开口的两出水支口。
[0010]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挡土环片的片体外表面向前起凸。
[0011]本专利申请公开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技术方案,其技术优点主要有:
[0012]1、劳动强度大幅度减轻。手持手持杆,将顶部插入作物植株根部处的土层中,打开灌注控制手阀,水或液态药、肥直接注入根系区土层,而无需已往的下蹲或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小、大量减少人工投入、作业简便、省时省力;
[0013]2、灌注操作不伤及作物根系,成活率高。手持杆顶部插入作物植株根部处的土层中,水或液态药、肥直达根系,还可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期、生长状况等技术要求调整插入土层深度和施用量,使水、药、肥直达作物根系,可达到保苗、壮苗、抗病效果;避免水资源、药、肥浪费,特别是手持杆顶段的上弯弧形结构,使作业人员不用反复弯腰就能扩展施水、施药、肥范围,尤其对于我国干旱农业生产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14]3、构造简单、造价低,不受农业种植地理、地形的限制,可广泛的应用于地块小或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山地地区;
[0015]4、简化根灌操作流程,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本技术方案一步作业法取代了现有根灌刨穴、灌注、覆土等多操作流程作业法,在红薯移栽上的效果尤为显著;
[0016]5、易于操作、根灌效果显著。本技术方案水、药、肥设计耗用量少、利用率高、操作简单,有利于广泛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申请的整体构造图。
[0018]图2为本专利申请顶段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申请公开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手持杆1,手持杆1杆体内贯穿通腔为灌注水管2,手持杆顶部设有注水开口12。
[0020]所述的手持杆1为具有良好支撑强度的管体,如铁管、铝管、不锈钢管、工程塑料管等,其长度应当为人手持其后部手持位14,便于将其顶部一段插入土壤层中注水作业。
[0021]手持杆1后端与灌注器相通,手持杆1后部手持位14设有灌注控制手阀30。所述的灌注器可以优选背负式喷雾器等泵压容器。
[0022]手持杆1以及其顶部一段同直管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手持杆1的顶部一段还可呈上弯弧形,该结构的手持杆1便于顶部一段插入土层后,于水平层中深入接近主根部或其它根系部位,在尽量不伤及根系的情况下扩展浇水、施药、肥范围。
[0023]为避免手持杆1插入土层时土壤堵塞注水开口12,注水开口12前部设有挡土环片11,该挡土环片11两侧出水支口分散出水水流、扩展浇水、施药、肥范围。
[0024]为减小手持杆1插入土层的阻力,所述的挡土环片11的片体外表面呈向前起凸13。
[0025]如图2所示的实施结构中,手持杆1顶端为便于插入土层的尖端19,按土层插入方向,所述的注水开口12开设在尖端19的四周侧,其开口方向与插入方向呈后倾锐角。
[0026]由于顶部一段受磨损最大,更易损坏,所以手持杆1的顶部一段采用手持杆1杆体可拆卸连接分体结构,便于更换磨损较大的顶部一段,减小整体的成本消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手持杆(1),手持杆(1)杆体内贯穿通腔为灌注水管(2),手持杆(1)顶部设有注水开口(12),手持杆(1)后端与灌注器相通,手持杆(1)后部手持位设有灌注控制手阀(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其特征在于,手持杆(1)顶部为尖端(19),所述的注水开口(12)开设在尖端的四周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其特征在于,注水开口(12)开口方向与插入方向呈后倾锐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作物手持根灌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雪张仁操
申请(专利权)人:张仁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