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管用下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45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1
一种排污管用下管装置,包括:转移单元,包括运动组件两对,每对运动组件上端均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之间设有连接组件;下管单元,包括设于连接组件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有下管组件;端支撑单元,包括设于下管单元另一端的端固定板,端固定板向下延伸的设有下延板,下延板下端两侧安装有下撑板一对,下撑板两端均向下延伸的设有下固板,下固板均向下延伸的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两侧均设有端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实施管道的下管操作,降低管道的下管难度,提高管道的下管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污管用下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工程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排污管用下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工业生产生活过程势必产生一定的废水,若将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将影响河流的水质环境,降低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因此为了降低工业废水或者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江河的水质不产生影响,因此在排出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0003]管道作为连通污水处理各个环节中的通道,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污水处理施工时,需要预先埋设管道,而为了提高污水的流量,因此常采用大直径的管道对进行各个节点的连接,当然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大,将增大污水管的质量相应的也在增高,因此增大了污水管埋设的施工难度,现有的污水管埋设中常采用吊机完成污水管的下管操作,而吊机在一其范围直径内时方便管道的下管,而当超出施工范围时,将需要重新固定,从而降低了污水管的下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污管用下管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实施管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污管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移单元(1),包括运动组件(10)两对,每对运动组件(10)上端均设有升降组件(11),升降组件(11)之间设有连接组件(12);下管单元(2),包括设于连接组件(12)的导向组件(20),导向组件(20)设有下管组件(21);端支撑单元(3),包括设于下管单元(2)另一端的端固定板(30),端固定板(30)向下延伸的设有下延板(31),下延板(31)下端两侧安装有下撑板(32)一对,下撑板(32)两端均向下延伸的设有下固板(33),下固板(33)均向下延伸的设有转动板(34),转动板(34)两侧均设有端转轮(35);升降组件(11)用于排污管的升降转移,导向组件(20)用于排污管运动时的导向,下管组件(21)用于排污管的下管操作,端支撑单元(3)与运动组件(10)相互配合用于排污管下管时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管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运动组件(10)包括组装板(100),组装板(100)两端均向下延伸的设有安装板(101),安装板(101)均向下延伸的设有下伸板(102),下伸板(102)下端两侧均设有滚动轮(103),组装板(100)两端均设有角撑板(104)若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管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11)包括安装于组装板(100)之间的中连板(110),中连板(110)两端均向上延伸的设有凹形板(111),角撑板(104)均固定于凹形板(111),凹形板(111)上端安装有上盖板(112),上盖板(112)两端均穿有顶杆(114)一对,顶杆(114)上端设有上顶板(115),上顶板(115)上端开设有V形槽,上顶板(115)上端两侧均向外延伸的设有V形板(116),顶杆(114)下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海建罗筱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通盈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