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33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包括河岸本体、定位桩和防护河岸,所述河岸本体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有定位桩,定位桩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河岸,所述定位桩内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筋,所述防护河岸内腔两侧之间的底部均开设有滤水槽,并且防护河岸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岸结构技术领域。该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可以使生态景观护岸结构的美观性大幅度提高,有效改善城市周边环境,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为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提供生态宜居的环境。为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提供生态宜居的环境。为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提供生态宜居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护岸结构
,具体为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多沿依山傍水修建,城市防洪在城市发展进程处于重要地位。城市防洪安全是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完善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工程。
[0003]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部分城市防洪建设相对滞后,造成逢雨季出现城市洪涝,危害城市安全和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等问题。为了满足防洪要求,保证城市防洪安全,以往采用传统堤防来提高防洪标准,阻隔了人们的视觉延续,破坏了滨水区的生态景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
[0004]生态护岸是指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的河道护坡形式。护岸工程的规划要确保岸线稳定,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环境绿化、防汛抢险、游玩疗养等需要,但是目前在城市水景观中,生态护岸存在防护性较低,防洪能力差,大多数整体不够美观的问题。
[0005]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是城市水景观护岸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防护性较低,防洪能力差,大多数整体不够美观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包括河岸本体、定位桩、防护河岸、生态护坡和水下种植槽,所述河岸本体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有定位桩,并且定位桩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河岸,所述定位桩内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筋,并且固定钢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防护河岸的底部和河岸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河岸内腔两侧之间的底部均开设有滤水槽,并且防护河岸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并且防护柱表面的中部贯穿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防护河岸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柱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河岸的表面且位于行人阶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护坡,并且滤水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水下种植槽。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河岸表面中部的两侧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河岸内腔两侧顶部的正面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行人阶梯,并且行人阶梯的表面与安装座的表面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河岸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腔,并且放置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器。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河岸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器,并且传输器的输出端与监测器的输入端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监测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并且控制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器。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通过定位桩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河岸,定位桩内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筋,固定钢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防护河岸的底部和河岸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河岸内腔两侧之间的底部均开设有滤水槽,防护河岸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防护柱表面的中部贯穿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与防护河岸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防护柱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可以使生态景观护岸结构的美观性大幅度提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提高护岸的防护性能和防洪能力。
[0018](2)该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通过防护河岸表面中部的两侧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护河岸内腔两侧顶部的正面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行人阶梯,行人阶梯的表面与安装座的表面接触,防护河岸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器,防护河岸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器,传输器的输出端与监测器的输入端连接,可以形成多个观景区域,供人们观赏多个角度的景色,这样一来生态环境便可以进行多角度的展示,而且该护岸结构还具备防洪预警功能,大大缩短防洪应急响应的时间,有效提升防洪工作的效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传输器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中,1

河岸本体、2

定位桩、3

防护河岸、4

固定钢筋、5
‑ꢀ
滤水槽、6

安装座、7

防护柱、8

固定板、9

防护挡板、10

防滑板、 11

行人阶梯、12

监测器、13

传输器、14

控制器、15

警示器、16
‑ꢀ
生态护坡、17

水下种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包括河岸本体1、定位桩2、防护河岸3、生
态护坡16和水下种植槽17,河岸本体1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有定位桩2,定位桩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河岸3。
[0025]进一步地,如图1

2所示,定位桩2内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筋4,固定钢筋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防护河岸3的底部和河岸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河岸3内腔两侧之间的底部均开设有滤水槽5,防护河岸3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 6,安装座6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7,防护柱7表面的中部贯穿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底部与防护河岸3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防护柱7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9,防护河岸3的表面且位于行人阶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护坡16,滤水槽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水下种植槽17,生态护坡16为人工种植草坪,水下种植槽17可种植水藻、河草和芦苇等水生植物,其内部装有培养物质,供水生植物生长。
[0026]进一步地,如图1

2所示,防护河岸3表面中部的两侧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景观护岸结构,包括河岸本体(1)、定位桩(2)、防护河岸(3)、生态护坡(16)和水下种植槽(17),所述河岸本体(1)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有定位桩(2),并且定位桩(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河岸(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2)内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筋(4),并且固定钢筋(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防护河岸(3)的底部和河岸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河岸(3)内腔两侧之间的底部均开设有滤水槽(5),并且防护河岸(3)表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7),并且防护柱(7)表面的中部贯穿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底部与防护河岸(3)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柱(7)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9),所述防护河岸(3)的表面且位于行人阶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护坡(16),并且滤水槽(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水下种植槽(17)。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菲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中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