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32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包括底板、上壳、平稳引导组件、高效去皮组件和电线拉动组件,底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支脚,底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壳,上壳下方中部安装有垃圾箱,上壳外表面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拆卸盖板,上壳内表面左侧安装有平稳引导组件,圆筒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环,定位环与内块滑动连接,圆筒内表面中部设有内壁推叶,切刀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推力弹簧与三号支杆固定连接,能够快速而方便的为电线进行去皮工作,且其结构通过靠近的滚轮进行去皮定位,可以对不同大小电线都进行去皮工作,十分便捷,内壁推叶则可以将内部切削去皮下的垃圾通过推叶的旋转推动到圆筒右端,使其落入垃圾箱中,便于清理。便于清理。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结线去皮
,具体为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的线路集点在连接前都需要进行去皮工作,以便裸露出电线的表面,然后进行焊接连接,如此,才能使得电机具有稳定的线路连接效果。
[0003]但现有的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装置还有一些不足,首先,多数的去皮结构效率较低,不能快速而有效的对线路进行去皮,使得使用中比较繁琐,同时不能够主动的移动电线,还需要人工手动移动电线从而进行去皮,其效率较低,也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工作,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包括底板、上壳、平稳引导组件、高效去皮组件和电线拉动组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包括底板(1)、上壳(3)、平稳引导组件(6)、高效去皮组件(7)和电线拉动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壳(3),所述上壳(3)下方中部安装有垃圾箱(4),所述上壳(3)外表面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拆卸盖板(5),所述上壳(3)内表面左侧安装有平稳引导组件(6),所述上壳(3)内表面中部安装有高效去皮组件(7),所述上壳(3)内表面右侧安装有电线拉动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稳引导组件(6)还包括有入口(61)、套板(62)、一号铰座(63)、一号支杆(64)、一号滚轮(65)、一号弹簧杆(66),所述入口(61)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板(62),所述套板(62)左侧设有一号铰座(63),所述一号铰座(63)转动连接有一号支杆(64),所述一号支杆(64)一端安装有一号滚轮(65),所述一号支杆(64)中部转动连接有一号弹簧杆(6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结线集点去皮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去皮组件(7)还包括有内块(71)、一号电机(72)、圆环齿轮(73)、圆筒(74)、二号铰座(75)、扭杆弹簧(76)、二号支杆(77)、二号滚轮(78)、三号支杆(79)、切刀(710)、尾柱(711)、弹簧(712)、倾斜砂块(713),所述内块(71)内表面上方安装有一号电机(72),所述一号电机(72)左端转动连接有圆环齿轮(73),所述圆环齿轮(73)中部与圆筒(74)固定连接,所述圆筒(74)内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铰座(75),所述二号铰座(75)中部设有扭杆弹簧(76),所述二号铰座(75)转动连接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特蒙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