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毅专利>正文

电池插接头结构及采用其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29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插接头结构及采用其的电池,通过在插针和插孔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回弹力的弹性结构,当所述插针插入插孔内配合到位后,弹性结构被压缩从而提供稳定的回弹力施加给插针和插孔,插针与插孔在持续的回弹力作用下保持紧密接触,插头和接头可靠接合,减小了接触电阻,还可以抵消因频繁插拔产生的磨损变形、制造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带来的接触不良影响,即使在大电流状态下频繁插拔也具有较高的接触可靠性以及较低的发热,延长了接头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将插针与插孔之间的接合面改为圆锥面,在回弹力作用下可以获得较大的接触面正压力,将传统接头通过接触面摩擦连接的方式改进为压力连接,提高了接触可靠性。接触可靠性。接触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插接头结构及采用其的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插接头
,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池插接头结构,另外,还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上述电池插接头结构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共享电池需要频繁插拔更换,并且充放电电流大,而传统的电池插接头是依靠插头与插孔之间的摩擦而连接,微小的磨损变形或制造误差将显著改变连接处的导电性能,而大电流状态下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目前,经常发现电池接头损坏,插头与插孔接触不良,电池端插座严重发热,插座铜片与周边塑胶高温氧化发黑附着在铜片表面,接触电阻急剧上升,若持续使用会形成恶性循环,接触电阻会越来越大,发热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失效,严重时将引发起火等事故。因此,为了克服现有电池接头频繁插拔后由于接触面磨损、变形、接触不良所导致的接触可靠度低、使用寿命不足等问题,亟需一款可以在大电流状态频繁插拔、接触可靠、发热低的插接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插接头结构及采用其的电池,以解决现有的电池接头存在的接触可靠性低、使用寿命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0)和接头(20),所述插头(10)包括插针(101)和插头外壳(102),所述插针(101)安装在插头外壳(102)内,所述接头(20)包括插孔座(201)和接头外壳(202),所述插孔座(201)安装在接头外壳(202)内,所述插孔座(201)相对于插头(10)的端面上开设有插孔(203),所述插针(101)和插孔座(201)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回弹力的弹性结构,当所述插针(101)插入插孔(203)内配合到位后,所述插头外壳(102)与接头外壳(202)锁止,且在弹性结构提供的回弹力作用下插针(101)与插孔(203)紧密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座(201)为螺旋形弹簧结构,其前端开孔作为插孔(203),后端封闭作为接线柱,当插针(101)插入插孔(203)后,所述插孔座(201)被压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座(201)包括插孔座本体(204)和弹簧(30),所述弹簧(30)套设在插孔座本体(204)上,且弹簧(30)的一端与接头外壳(202)连接,另一端与插孔座本体(204)连接,所述插孔(203)开设在插孔座本体(204)相对于插头(10)的端面上,当插针(101)插入插孔(203)后,所述弹簧(30)被压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01)包括插针本体(103)和弹簧(30),所述弹簧(30)套设在插针本体(103)上,且弹簧(30)的一端与插头外壳(102)连接,另一端与插针本体(103)连接,当插针本体(103)插入插孔(203)后,所述弹簧(30)被压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01)包括插针本体(103)、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徐浩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