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2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5
一种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包括茎流收集机构和茎流测定机构,茎流收集机构包括雨水收集槽、导流布及防渗层,雨水收集槽套设于灌木基部,雨水收集槽侧部连接导流管;导流布为扇形,导流布的短边缠绕于灌木基部,长边置于雨水收集槽内;灌木基部各分枝之间填充防渗层;茎流测定机构包括电子秤和置于电子秤上的雨水收集桶,雨水收集桶通过导流管与雨水收集槽连通,电子秤与数据采集器电性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收集到从根基部流入土壤层的所有的树干茎流,使用硅胶或填缝剂填充间隙可确保证没有树干茎流漏掉,保证收集精准,且对树木无伤害;利用电子秤连续监测并自动记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数据可靠。据可靠。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树干茎流测量
,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降雨落到树木冠层之后,部分雨水顺着枝叶汇流到主干,再通过主干流向地面,该部分雨水量称为树干茎流。树干茎流属于林木对降雨再分配的重要组分,深刻影响林地的生态水文效应。树干茎流数据是森林生态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数据,其准确测定关系到森林水分模型的准确建立和运行,也关系到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准确评估,对水源涵养林区的造林、营林和管护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对于林木的树干茎流测定一般是用剖开的软塑料管在树干上缠绕2~3圈,用铁钉固定在树干上,形成收雨水收集槽,水槽与树干接触间隙用玻璃胶填充密封。这样的收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布设难度大;2、因为树皮粗糙,很难保证水槽与树干接触间隙完全密封不漏水,因而可能造成树干茎流测量不准确;3、对于基部分枝较多的灌木来说,由于分枝较多需要很多安装仪器,且林木树干的倾斜夹角也会影响测量结果;4、树干茎流收集之后需要定期取出进行手工测定,很耗费人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解决树干茎流测量不准确及灌木多分支茎流收集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包括茎流收集机构和茎流测定机构,其中:
[0006]所述茎流收集机构包括雨水收集槽、导流布及防渗层,所述雨水收集槽套设于灌木基部,雨水收集槽侧部连接导流管;所述导流布为扇形,导流布的短边缠绕于灌木基部,长边置于雨水收集槽内;灌木基部各分枝之间填充防渗层;
[0007]所述茎流测定机构包括电子秤和置于电子秤上的雨水收集桶,雨水收集桶通过导流管与雨水收集槽连通,电子秤与数据采集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槽包括槽本体,槽本体打开状态下为“C”形,槽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套环,两个套环可通过插销连接,使槽本体两端连接呈环形。
[0009]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槽底部设有支撑垫。
[0010]优选的,所述茎流测定机构还包括防雨桶,防雨桶上端设有防雨盖,电子秤和雨水收集桶置于防雨桶内。
[0011]优选的,所述防雨盖包括锥形盖体,盖体内侧固定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与防雨桶的上部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桶上连接排液管,排液管上连接排液泵。
[0013]优选的,所述排液泵与数据采集器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还包括安置坑,安置坑内底部放置防雨垫,防雨桶置于防雨垫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利用茎流收集机构,从树木基部开始收集树干茎流,可以收集到从根基部流入土壤层的所有的树干茎流,使用硅胶或填缝剂填充间隙可确保证没有树干茎流漏掉,保证收集精准,且对树木无伤害;茎流测定机构,利用电子秤连续监测并自动记录。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迅速、工作效率高及数据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雨水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防雨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茎流收集机构 1,雨水收集槽 11,槽本体 111,套环 112,插销 113,导流布 12,防渗层 13,导流管 14,支撑垫 15,茎流测定机构 2,电子秤 21,雨水收集桶 22,数据采集器 23,防雨桶 24,防雨盖 25,锥形盖体 251,连接环 252,排液管 26,排液泵 27,安置坑 3,防雨垫 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容易理解,现结合附图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包括茎流收集机构1和茎流测定机构2,其中:
[0023]所述茎流收集机构1包括雨水收集槽11、导流布12及防渗层13,所述雨水收集槽11套设于灌木基部,雨水收集槽11侧部连接导流管14;所述导流布12为扇形,导流布12的短边缠绕于灌木基部,长边置于雨水收集槽11内;灌木基部各分枝之间填充防渗层13;
[0024]所述茎流测定机构2包括电子秤21和置于电子秤21上的雨水收集桶22,雨水收集桶22通过导流管14与雨水收集槽11连通,电子秤21与数据采集器23电性连接。
[0025]所述雨水收集槽11包括槽本体111,槽本体111打开状态下为“C”形,槽本体111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套环112,两个套环112可通过插销113连接,使槽本体111两端连接呈环形。
[0026]所述雨水收集槽11底部设有支撑垫15。
[0027]所述茎流测定机构2还包括防雨桶24,防雨桶24上端设有防雨盖25,电子秤21和雨水收集桶22置于防雨桶24内。
[0028]所述防雨盖25包括锥形盖体251,盖体251内侧固定设有连接环252,连接环252与防雨桶24的上部螺纹连接。
[0029]所述雨水收集桶22上连接排液管26,排液管26上连接排液泵27,所述排液泵27与数据采集器23电性连接。
[0030]还包括安置坑3,安置坑3内底部放置防雨垫31,防雨桶24置于防雨垫31上。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选定待测灌木,将雨水收集槽11套设于待测灌木基部,并
用插销113将两个套环112连接,使槽本体111两端连接呈环形,插销113可插入土壤内对雨水收集槽11进行固定,调节插入深度,可使雨水收集槽11具有一定倾斜度,方便雨水从导流管14流出。将导流布12的短边缠绕于灌木基部,长边置于雨水收集槽11内,形成锥形。在灌木基部填充硅胶或填缝剂等材料将基部树干之间的间隙填充形成防渗层13。发生降雨时,树干茎流通过防渗层13和导流布12导流进入雨水收集槽11,再通过导流管14进入雨水收集桶22,由电子秤21对收集的雨水量进行称量,并由数据采集器23采集电子秤21所称量的数据。当电子秤21检测到雨水收集桶22内雨水量储存满时,启动排液泵27,将雨水排出,继续测量。排液泵27的开启,可以通过人工控制,也可以将排液泵27与数据采集器23电性连接,当数据采集器23检测的数据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启动排液泵27。
[0032]应当注意,在此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本技术的全部实现方式,所述实施例只有示例性,其作用只在于为审查员及公众提供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更为直观明了的方式,而不是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就能想到的其它实施方式,及其它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简单替换和各种变化,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茎流收集机构(1)和茎流测定机构(2),其中:所述茎流收集机构(1)包括雨水收集槽(11)、导流布(12)及防渗层(13),所述雨水收集槽(11)套设于灌木基部,雨水收集槽(11)侧部连接导流管(14);所述导流布(12)为扇形,导流布(12)的短边缠绕于灌木基部,长边置于雨水收集槽(11)内;灌木基部各分枝之间填充防渗层(13);所述茎流测定机构(2)包括电子秤(21)和置于电子秤(21)上的雨水收集桶(22),雨水收集桶(22)通过导流管(14)与雨水收集槽(11)连通,电子秤(21)与数据采集器(23)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槽(11)包括槽本体(111),槽本体(111)打开状态下为“C”形,槽本体(111)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套环(112),两个套环(112)可通过插销(113)连接,使槽本体(111)两端连接呈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基部测定多分枝灌木树干茎流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生许浩蔡进军郭永忠董立国王月玲万海霞陈刚李维倩白阳阳张源润马璠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