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陆上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16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由泳陆上训练器,底座上并列设置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前躺板、后躺板;电机传动装置驱动转动支撑装置带动前躺板、后躺板左右转动;转动支撑装置通过转动轮带动转动杆推动转动支撑杆在限位槽筒内上下移动,转动支撑杆分别带动前躺板、后躺板左右转动;前躺板两侧设置伸缩导引轨道,伸缩导引轨道内设置滑轮,滑轮上连接有手套、拉线;底座一端设置风阻器和拉线杆,风阻器内设置转速传感器,风叶轮转轴上设置传动轮;拉线杆上设置有拉线轮,滑轮上拉线绕过拉线轮、传动轮接入拉力传感器与弹性拉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真实模拟最佳水中划臂动作教学训练,并收集划臂和转体的配合数据方便教学。并收集划臂和转体的配合数据方便教学。并收集划臂和转体的配合数据方便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由泳陆上训练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由泳陆上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自由泳是游泳比赛项目之一,自由泳是手臂从水面移臂在水下划水,并且两只手臂不断交替进行的一种泳姿。运动员的游泳速度主要通过上肢划水来提供总推力的85%,打腿和不打腿的游泳速度差距只在10%左右。所以两臂的划水对于自由泳的成绩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两臂需要与转身相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技术动作。
[0003]从自由泳教学可知,自由泳动作分自由泳手臂动作和自由泳躯体转动的动作。自由泳手臂动作:1)入水:手臂完成空中移臂后,大臂内旋,手指伸直并自然并拢,以高肘低手的姿势,掌心向斜外下方自然插入水中;2)抱水:手掌掌心开始由斜向外下转为斜向内后,逐渐弯手肘、弯曲手腕,手肘始终高于手臂;3)划水:手臂配合肩膀的旋转,大臂内旋,带动小臂,弯曲的手臂逐渐往大腿方向伸直划水,掌心由斜内下方转为斜内上方,从下往上划水之大腿;4)出水:掌心转向大腿,手指向上先划出水面,稍微弯曲手肘,手臂放松,大臂带动小臂,上提手肘部位,掌心转为后上方,整个出水过程必须连贯快速不停顿;5)空中移臂:手肘处于上提状态,此时手肘高于手臂,向身体前方移臂,手有些感觉像要插入水的动作,进入下一个入水动作的准备;自由泳躯体转动的动作:从抱水动作的开始,躯体随着抱水动作相抱水侧手臂转动,直至出水动作完成时转动到最大角度(男19.7度,女24度为最佳角度),然后随着空中移臂的动作转回到水平位。
[0004]目前在自由泳训练中,均采用陆上站立位和水中身体倾斜位进行分解练习,在学习初期或将技术动作加以改进时,这些练习过于抽象,效果并不佳。现有公开的陆上游泳模拟机,由于其对于自由泳姿而言,没有特定的轨道不能很好地纠正动作和完成划手和转身的配合,不能达到良好的标准划臂动作的动作定型和标准划臂动作的肌肉记忆训练。
[0005]自由泳与蛙泳是大众游泳健身所最为常用的两种泳姿,与蛙泳不同,自由泳教学的陆上曲臂训练更为抽象难懂,而手臂技术与练习对于自由泳训练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运动爱好者而言并没有较好的改进自由泳划臂技术动作的辅助器械,特别对于游泳教学而言,自由泳曲臂划水教学及转身的配合是自由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自由泳训练中自由泳曲臂划水教学及转身的配合的自由泳教学难点,陆上没有特定装置纠正动作和完成划手和转身的配合,为达到标准划臂动作的动作定型和标准划臂动作的肌肉记忆训练,提供一种自由泳陆上训练器,可真实模拟最佳的水中划臂动作,实现划臂和转体的配合以及划臂的指标数据,用于自由泳陆上泳姿教学与训练方便有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由泳陆上训练器,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并列设置转动支撑装置,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前
躺板、后躺板,所述前躺板、后躺板前后纵向设置;所述前躺板、后躺板下面两侧分别设置纵向平衡板,所述纵向平衡板分别固接在转动支撑杆上;
[0008]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由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架上端固装有限位槽筒,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且支撑架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端面设置转轴;
[0009]所述前躺板、后躺板下面分别固装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分别穿入铰接轴铰接转动支撑杆,所述转动支撑杆套装在限位槽筒内可上下移动并可沿横梁转动,所述横梁一端设置滑槽,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滑槽内并可移动;所述转动支撑杆下端铰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铰接在转动轮端面的转轴上,所述转动轮转动通过转动杆推动转动支撑杆在限位槽筒内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支撑杆分别带动前躺板、后躺板左右转动;
[0010]所述前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导引轨道,所述伸缩导引轨道内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上连接有手套、拉线;所述底座一端设置风阻器和拉线杆,所述风阻器内设置风叶轮转轴及风叶轮、转速传感器,所述风叶轮转轴上设置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带动风叶轮转轴及风叶轮转动,所述拉线杆上设置有拉线轮,所述滑轮在伸缩导引轨道上绕行且所述滑轮上拉线绕过拉线轮、传动轮与弹性拉线连接;
[0011]所述前躺板、后躺板两侧转动轴之间安装传动轴,所述后躺板的转动轴由电机传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轴驱动前躺板的转动轴转动,所述前躺板、后躺板左右转动角度不同可调节且转动频率一致;
[0012]所述滑轮上拉线绕过拉线轮、传动轮接入拉力传感器与弹性拉线连接;
[0013]所述前躺板前部设置脸孔,所述前躺板后部设置有绑带;所述后躺板上设置有下肢固定装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滑轮上拉线为非弹性线。
[0015]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拉线包括弹性金属线、弹性金属板等。
[0016]作为优选,所述转速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分别接入计算机电脑。
[0017]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8]1、本技术自由泳陆上训练器,由于转动支撑装置上设置前、后躺板,及与自由泳手臂划水相一致的伸缩导引轨道,前、后躺板长度与练习者俯卧姿势相匹配,均可根据使用者身高调节,转动支撑杆带动前、后躺板转动角度不同且转动角度可调节,但转动频率一致;伸缩导引轨道与研究的最佳自由泳划手路线相一致,可根据不同使用者臂长进行伸缩调节;练习者俯卧在训练器,可训练自由泳划臂的标准划臂动作,学习和改善自由泳的划臂动作,身体应划臂的抱水、划水、出水、空中移臂以及入水的速度变化和阻力变化,以达到标准划臂动作的动作定型和标准划臂动作的肌肉记忆训练。
[0019]2、本技术自由泳陆上训练器,由于前、后躺板下面两侧支撑架上端固装有限位槽筒,后躺板的转动轴带动转动轮转动,并带动转动杆及转动支撑杆在限位槽筒内上下移动,转动轮通过电机传动装置驱动转动轴带动,完成转动支撑杆在限位槽筒内上下移动;同时带动前躺板、后躺板在转动支撑装置上分别左右转动,前躺板左、右转动角度控制与后躺板左、右转动角度控制不一样,但转动频率一致,启动电机,选择慢速档位可以训练自由泳划臂的标准划臂动作时的左右转身动作。
[0020]3、本技术自由泳陆上训练器,由于前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导引轨道用于
练习者左右臂膀训练,伸缩导引轨道内安装滑轮和拉线,传动轮带动风叶轮转轴及风叶轮转动,风阻器传导阻力,转速传感器及拉力传感器可以测试完成各个体位的速度和阻力的变化,练习者双手分别套在手套上带动滑轮绕行伸缩导引轨道,而拉线绕过拉线轮、传动轮接入拉力传感器与弹性拉线连接,练习者即可练习自由泳划臂的标准划臂动作和身体转动之间的配合,学习和改善自由泳的划臂动作,达到快速划臂时的动作模式定型。
[0021]4、本技术自由泳陆上训练器可使练习者俯卧在训练器,可训练自由泳划臂的标准划臂及转身配合动作,通过电机传动装置控制快慢档速度,且通过转速传感器及拉力传感器获取训练指标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初学者的动作模式学习,还可用于专业运动员的陆上专项力量训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泳陆上训练器,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并列设置转动支撑装置,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前躺板、后躺板,所述前躺板、后躺板前后纵向设置;所述前躺板、后躺板下面两侧分别设置纵向平衡板,所述纵向平衡板分别固接在转动支撑杆上;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由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架上端固装有限位槽筒,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且支撑架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端面设置转轴;所述前躺板、后躺板下面分别固装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分别穿入铰接轴铰接转动支撑杆,所述转动支撑杆套装在限位槽筒内可上下移动并可沿横梁转动,所述横梁一端设置滑槽,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滑槽内并可移动;所述转动支撑杆下端铰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铰接在转动轮端面的转轴上,所述转动轮转动通过转动杆推动转动支撑杆在限位槽筒内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支撑杆分别带动前躺板、后躺板左右转动;所述前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导引轨道,所述伸缩导引轨道内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上连接有手套、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锋柏开祥李春艳杨威王治华闫慧云焦垚清褚子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