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深度测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05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口深度测量器,它包含主尺、可折叠测量基面;所述的主尺上设有测量刻度;可折叠测量基面套接在主尺上,并与主尺上下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尺较细,测量时有效避免增加病人痛苦,操作方便,测量结果精确,且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伤口深度测量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伤口测量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深度测量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测量伤口深度是评估伤口的一个重要数据。伤口测量的准确度作 为一项临床客观指标对伤口愈合进度的评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伤口管理的有效性。而目前市面上还未有可以全方位测量伤口面积的标尺,目前伤口测量和描述主要偏重于临床医护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由于每个医护人员测量的习惯和方式不同,导致伤口测量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伤口深度测量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尺、可折叠测量基面;所述的主尺上设有测量刻度;可折叠测量基面套接在主尺上,并与主尺上下滑动连接;
[0005]进一步地,可折叠测量基面上也设有测量刻度;
[0006]进一步地,可折叠测量基面的上部设有尺框;尺框与主尺套接;尺框与可折叠测量基面一体式成型;
[0007]进一步地,可折叠测量基面包含固定部和折叠部;
[0008]进一步地,主尺的顶部设有手柄;
[0009]进一步地,主尺的底部设有植入性绒毛。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伤口深度测量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1]1、主尺较细,测量时有效避免增加病人痛苦;
[0012]2、操作方便,测量结果精确;
[0013]3、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可折叠测量基面展开后本技术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2是可折叠测量基面折叠后本技术的状态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测量刻度;2、主尺;3、可折叠测量基面;4、尺框;5、手柄;6、植入性绒毛;7、固定
部;8、折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参看图1

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尺2、可折叠测量基面3;所述的主尺2及可折叠测量基面3上均设有测量刻度1;主尺2的顶部设有手柄5,主尺的底部1公分处设有植入性绒毛6;可折叠测量基面3的上部设有尺框4;尺框4与可折叠测量基面3一体式成型;可折叠测量基面3及尺框4套接在主尺2上,并可沿主尺2上下移动;可折叠测量基面3包含固定部7和折叠部8。
[0021]所述的主尺2、可折叠测量基面3、尺框4均采用医用丙烯晴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对人体没有伤害,可入侵人体进行操作,减少测量时的感染几率;
[0022]主尺底部的植入性绒毛6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的不适,植入性绒毛6采用医用级聚酰胺材质制成。
[0023]本技术可进行伤口平面测量及伤口深度测量;未使用状态下,可折叠测量基面3的折叠部8与固定部7垂直放置,易于包装,且能够有效减少收纳体积;伤口平面测量时,先将可折叠测量基面3的折叠部8展开,此时折叠部8与固定部7在同一水平面上,再将主尺2的尺身与伤口最大直径平行,可折叠测量基面1同时也平行与伤口表面,并与主尺2垂直,同时读取主尺2及可折叠测量基面1上的数据,测量伤口的长和宽;伤口深度测量时,将主尺2的底部插入伤口最深处,轻轻移动可折叠测量基面3,直到可折叠测量基面3贴合在皮肤表面,读取主尺1上的数据,测量伤口的深度。
[0024]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伤口深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尺、可折叠测量基面;所述的主尺上设有测量刻度;可折叠测量基面套接在主尺上,并与主尺上下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深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测量基面上也设有测量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伤口深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测量基面的上部设有尺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苏萍李倩倩闵美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