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00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涉及电力检修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电缆井进入麻烦的问题,其包括对称设置于电缆井内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电缆井壁相固定的固定杆,所述支撑柱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滑动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支撑柱一侧设置有联动杆,所述延伸杆滑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支撑柱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延伸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的驱动组件,所述延伸杆设置有失去驱动时用于使插接杆脱离插接孔的弹性件。本申请具有方便进入电缆井的效果。便进入电缆井的效果。便进入电缆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缆井是电缆埋设工程中安装的地下检查井,以方便施工人员进行电缆安装和维护。电缆井一般分为人孔井和手孔井,手孔井一般较小,只有手可以伸进去进行操作,一般都是用于分支线路上,而人孔井比较大,人可以下到井里面进行施工操作。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0737665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主体以及安装于电缆井主体上的井盖。电缆井主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进线管、第二进线管、第三进线管以及第四进线管,其提供了电缆线安装的空间,电缆井主体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爬梯,工作人员需要进入电缆井主体内进行作业时可以通过爬梯进入电缆井主体内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电缆井设有井盖,导致爬梯顶部无法延伸出电缆井的井口,进入时需要先俯身将下半身探入电缆井,踩住爬梯后才能往下进入电缆井,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进入电缆井,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电缆井内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电缆井壁相固定的固定杆,所述支撑柱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滑动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支撑柱一侧设置有联动杆,所述延伸杆滑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支撑柱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延伸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的驱动组件,所述延伸杆设置有失去驱动时用于使插接杆脱离插接孔的弹性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向上滑动延伸杆,使得延伸杆凸出电缆井井口,接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使得延伸杆的状态被固定,需要进入电缆井时可直接扶持延伸杆,然后向下踩踏连接杆进入电缆井,无需俯身先将下半身探入电缆井,有利于降低进入难度;使用后解除驱动组件的驱动状态,此时弹性件推动插接杆脱离插接孔,再将延伸杆滑入支撑柱内部,使得井盖能够封闭电缆井。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与驱动块,所述延伸杆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块上下滑动于驱动槽,所述驱动杆顶部固定于驱动块底部中间位置,所述驱动杆底部成圆角结构,所述插接杆靠近驱动杆一侧开设有驱动面,所述驱动杆底部抵触于驱动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块上下滑动,带动驱动杆运动,通过驱动杆的圆角结构抵触于驱动面,推动插接杆,有利于使得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
[0011]优选的,所述延伸杆外周侧螺接套设有滑动套,所述延伸杆对称开设有与驱动槽
相连通的连接槽,所述滑动套内壁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所述驱动块外周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穿过连接槽滑动连接于滑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滑动套,通过连接条带动驱动块上下滑动于滑动槽,一方面能够带动驱动块运动,另一方面能够使驱动杆的状态得到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插接杆外周侧对称设置有限制块,所述延伸杆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块滑动连接于限制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限制块滑动于限制槽,有利于阻碍插接杆旋转,能够保持驱动面的状态。
[0015]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安装于限制槽,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限制块远离驱动杆一侧,另一端抵接于限制槽槽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与驱动面相分离时,弹簧弹力释放,有利于推动插接杆脱离插接孔。
[0017]优选的,所述联动杆包括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一侧旋转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与第二杆体相螺接,所述延伸杆相向侧上下均匀间隔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相背侧分别插接于固定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调节套,有利于改变联动杆的整体长度,使得联动杆的位置进入调节、固定状态。
[0019]优选的,所述联动杆设置于滑动套下方,相邻所述固定孔之间连通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联动杆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移动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联动杆的两侧分别滑动于移动槽,有利于调整联动杆的上下高度。
[0021]优选的,所述移动槽连通开设有阻挡槽,所述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外周侧分别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滑动连接于阻挡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阻挡块滑动连接于阻挡槽,有利于阻碍联动杆与延伸杆相分离。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使用时滑动延伸杆直至凸出电缆井,接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对延伸杆的状态进行固定,然后即可扶持延伸杆进入电缆井,有利于降低进入难度;使用后解除驱动组件的驱动状态,使得弹性件推动插接杆脱离插接孔,最后将延伸杆滑入支撑柱内部,能够降低延伸杆对井盖封闭电缆井造成的阻碍;
[0025]2.使用时滑动联动杆至电缆井井口部分,再将联动杆插接于固定孔进行固定,通过踩踏联动杆进一步降低进入难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前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延伸杆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5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6是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7是图4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1、支撑柱;2、连接杆;3、固定杆;4、滑动槽;5、延伸杆;6、联动杆;601、第一杆体;602、第二杆体;7、插接杆;8、插接孔;9、驱动组件;901、驱动杆;902、驱动块;10、驱动槽;11、驱动面;12、滑动套;13、连接槽;14、滑槽;15、连接条;16、限制块;17、限制槽;18、弹簧;19、调节套;20、固定孔;21、移动槽;22、阻挡槽;23、阻挡块;24、定位块;25、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参见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电缆井内的支撑柱1,支撑柱1成长条圆柱状结构,支撑柱1的顶部在电缆井的井口下方。支撑柱1之间上下均匀间隔固定有连接杆2,用于踩踏。支撑柱1靠近电缆井井壁一侧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固定有固定杆3,固定杆3远离支撑柱1一侧嵌设于电缆井井壁,有利于固定支撑柱1。
[0036]参见图2与图3,支撑柱1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结构的滑动槽4,滑动槽4的中轴线与支撑柱1的中轴线相重合。滑动槽4上下滑动连接有延伸杆5,使用时向上滑动延伸杆5,直至延伸杆5凸出电缆井,用于进入电缆井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于电缆井内部的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之间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杆(2),所述支撑柱(1)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电缆井壁相固定的固定杆(3),所述支撑柱(1)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滑动有延伸杆(5),所述延伸杆(5)远离支撑柱(1)一侧设置有联动杆(6),所述延伸杆(5)滑动连接有插接杆(7),所述支撑柱(1)开设有插接孔(8),所述延伸杆(5)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杆(7)插接于插接孔(8)的驱动组件(9),所述延伸杆(5)设置有失去驱动时用于使插接杆(7)脱离插接孔(8)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驱动杆(901)与驱动块(902),所述延伸杆(5)内部开设有驱动槽(10),所述驱动块(902)上下滑动于驱动槽(10),所述驱动杆(901)顶部固定于驱动块(902)底部中间位置,所述驱动杆(901)底部成圆角结构,所述插接杆(7)靠近驱动杆(901)一侧开设有驱动面(11),所述驱动杆(901)底部抵触于驱动面(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井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5)外周侧螺接套设有滑动套(12),所述延伸杆(5)对称开设有与驱动槽(10)相连通的连接槽(13),所述滑动套(12)内壁开设有环形的滑槽(14),所述驱动块(902)外周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远梁斌陈奕群黄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