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世磊专利>正文

一种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95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9
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容具,其包括:一种容具,包括:外杯套;内胆,所述内胆设有用于容纳填充物的第一容腔,所述内胆的开口覆盖有封口膜以密封第一容腔;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突起,所述外杯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第八突起,所述第七突起和所述第八突起相匹配以将所述内胆卡合至所述外杯套的内部中。首先,本方案通过外套与内胆的分开设计杜绝填充等步骤中机器对杯套表层的伤害。而且,通过第七突起与第八突起相互卡合式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外杯套与内胆可以相互组装在一起,方便后续的搬运与销售。售。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具


[0001]本公开涉及容具,尤其涉及用于饮用的容具。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的饮料容具,包含有填充物,例如茶叶、香片、花茶、咖啡、干柠檬、茶粉、咖啡粉、益生菌粉、可可粉等的容具受到广泛欢迎。但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在对容器进行填充物的装填以及密封时,容易会损坏容器外表面的装饰,导致容器相对不那么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美观的容具。
[000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具,其包括:
[0005]外杯套,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设有第二开口;
[0006]内胆,所述内胆设有用于容纳填充物的第一容腔,第一容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覆盖有封口膜以密封第一容腔;
[0007]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突起,所述外杯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第八突起,通过所述第七突起和所述第八突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内胆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容腔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七突起和所述第八突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内胆可拆卸地卡合至第二容腔中。
[0009]需要说明的是,内胆与外杯套分开可以杜绝填充等步骤中机器对杯套表层的伤害。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填充内容物时,理杯器或者其它装置会刮花填充容具的表面纹路或者涂层。将内胆与外杯套分离可以保护外杯套的外观,在成品组装好后,内胆的表层的美观不影响容具产品的外在美观。应理解的是理杯器主要用于整理杯子的位置与朝向,使得其按照一定规律排布。
[0010]同时,内胆与外杯套分离设置是为了降低外杯套的次品率及工业生产成本。如果采用外杯套直接填充内容物的方案,外杯套内部需要预留外续填充工序时封膜所需的“台阶”,这部分的“台阶”的厚度叠加上外杯套本身的厚度会导致连接处可能会过厚。由于注塑本身及pp塑料本身的特点,过厚的塑料层在塑料成型时大概率会出现凹陷或缩水,破坏了原本外杯套的流线设计,导致次品率上升。
[0011]而且外杯套与内胆可以通过第七突起与第八突起相互卡合式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外杯套与内胆可以相互组装在一起,方便后续的搬运与销售。
[0012]内胆的封口膜可预留可揭的凸舌。如果仅有外杯套,在保持外杯套外形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封装填充物的封口膜无法预留用来撕开或者揭开的凸舌(有顶盖的情况下),消费者使用时难以直接打开封口膜获得填充物,导致消费体验下降。
[0013]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顶盖以及底托;
[0014]所述顶盖位于外杯套以及内胆的上方,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于外杯套或内胆;
[0015]所述底托位于外杯套以及内胆的下方,所述底托可拆卸连接于外杯套或内胆。
[0016]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托的上表面中设置有环形凹部;
[0017]其中,所述外杯套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被配置成分别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环形凹部中;
[0018]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被配置成分别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环形凹部中。
[0019]上述容具能够将外杯套和顶盖正立或倒立地可拆卸连接至底托,实现用户对容具的拼搭、变形操作,增加了趣味性。
[0020]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外表面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中设置有第三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三突起相匹配,以将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可拆卸连接至环形凹部中。
[0021]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托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环形壁,第三环形壁中设置有第四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与第四突起相匹配,以将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可拆卸连接至第三环形壁中。
[0022]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顶盖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垂缘,所述内胆的边缘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垂缘和环形凸缘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五突起和第六突起,以将顶盖可拆卸连接至内胆。
[0023]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封口膜设置有凸舌。
[0024]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胆位于第一开口的部分与第二容腔存在间隙。
[0025]有益效果:首先,本方案通过外套与内胆的分开设计杜绝填充等步骤中机器对杯套表层的伤害。而且,通过第七突起与第八突起相互卡合式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外杯套与内胆可以相互组装在一起,方便后续的搬运与销售。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具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容具处于第一变形;
[0027]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具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容具处于第一变形;
[0028]图3A、3B、3C分别是图2中区域A、B、C的放大视图;
[0029]图4A、4B、4C分别示出了处于第二变形、第三变形和第四变形的容具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公开的容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1]参考图1和图2,其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具的立体图和剖视图。该容具包括外杯套2和内胆4。内胆4设有用于容纳填充物的第一容腔43,第一容腔43的上方设有第一开口44,第一开口44覆盖有封口膜45以密封第一容腔43。内胆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突起42(未在图1和图2中示出),外杯套2设有第二容腔23,第二容腔设有第二开口24用于供内胆进出的第二容腔23。而且第二容腔设置有第八突起22(未在图1和图2中示出),
第七突起42和第八突起22相匹配以将内胆4卡合至外杯套2的内部中。内胆4可以用于盛放茶叶、香片、咖啡粉等填充物。
[0032]可选的,外杯套2的外壁沿着从低向高的方向向外延伸。上述设计除了形成与茶碗相似的形状达到美观的效果外,也方便用户通过向外延伸的外壁握持外杯套2。同时也导致内胆4位于第一开口44的部分与第二容腔43存在间隙。
[0033]容具还可以包括用于盖合至外杯套2的开口的顶盖,用于承载外杯套2的底托3等。
[0034]容具的各个部分可以由弹性材料,例如食品级塑料、金属等制成。食品级塑料可以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高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树酯)、PES(聚醚砜)、PPSU(聚苯砜)、Tritan
TM
(由Eastman公司开发的共聚酯)、PLA(聚乳酸)、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基塑料等。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铜、铝、铁、金、银等。
[0035]参考图2,具体地,顶盖1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壁11。第一环形壁11可以用作抓握部位,以方便用户拿起顶盖1。外杯套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套,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设有第二开口;内胆,所述内胆设有用于容纳填充物的第一容腔,第一容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覆盖有封口膜以密封第一容腔;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突起,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八突起,通过所述第七突起和所述第八突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内胆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容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具,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七突起和所述第八突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内胆可拆卸地卡合至第二容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以及底托;所述顶盖位于外杯套以及内胆的上方,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于外杯套或内胆;所述底托位于外杯套以及内胆的下方,所述底托可拆卸连接于外杯套或内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的上表面中设置有环形凹部;其中,所述外杯套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被配置成分别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环形凹部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被配置成分别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环形凹部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绍阳
申请(专利权)人:徐世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