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91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包括底盘框架,设于底盘框架中部的一对主轮,以及设于底盘框架上方的滑台;所述底盘框架包括方形框、一对横梁和一根纵梁;所述纵梁的中部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驱动安装机构;所述驱动安装机构的下侧设有驱动系统,所述主轮设于驱动安装机构的外侧,驱动系统与主轮传动连接;所述方形框的顶部设有滑台安装板,滑台安装板与方形框固定连接;滑台安装板的顶部沿所述横梁的方向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滑台可沿所述横梁的方向水平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动底座具有结构紧凑、运动控制灵活的特点。运动控制灵活的特点。运动控制灵活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


[0001]本技术属于喂料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家禽养殖依赖于人工投料。但是限于人工投料的诸多不足,例如效率低、喂料量难以准确控制等,相应的自动投料设备应运而出。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342720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鸡舍自动喂料机器人;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01742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养殖场用可自动定量喂料机器人。
[0003]现有技术为了解决投料自动化的问题,提出了喂料机器人的技术方案,以实现投料自动化和喂料量的计量等。但现有技术中,喂料机器人及其运动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其中不论是机械导轨还是皮带传动技术都使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变得笨拙,不够灵活,机器人的运动受到安装环境的严格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包括底盘框架,设于底盘框架中部的一对主轮,以及设于底盘框架上方的滑台;
[0006]所述底盘框架包括方形框、一对横梁和一根纵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方形框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沿所述方形框的中轴线设置,且纵梁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横梁上,纵梁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横梁上;所述纵梁的中部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驱动安装机构;
[0007]所述驱动安装机构的下侧设有驱动系统,所述主轮设于驱动安装机构的外侧,驱动系统与主轮传动连接;
[0008]所述方形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安装板;滑台安装板的顶部沿所述横梁的方向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滑台可沿所述横梁的方向水平滑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框与所述滑台安装板之间借助对称设置的四个滑台安装板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滑台安装板中部的上方设有一螺母固定座,螺母固定座的顶部与滑台底部固定连接,螺母固定座的中部穿设有一丝杆螺母,且丝杆螺母与螺母固定座固定连接;
[0011]所述丝杆螺母的中部则穿设有一丝杆,该丝杆的一端与一丝杆固定座可转动连接,该丝杆的另一端处设有一电机固定座,所述丝杆固定座及所述电机固定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台安装板上;
[0012]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对应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丝杆转动。
[0013]再进一步的,所述滑台及所述滑台安装板上均设有第一“凹”形开口,所述电机固定座设于该第一“凹”形开口处。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安装机构包括:
[0015]驱动安装板,其内侧与纵梁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6]驱动连接板,其顶部内侧与所述驱动安装板的外侧固定连接,其下部设有第二“凹”形开口;
[0017]电机安装板,其中部设有通孔,且其左、右两侧均设有带竖直通孔的连接部,竖直通孔内套设有与之匹配的光滑轴件;光滑轴件的外侧还套设有弹性支承;光滑轴件的上、下两端均借助轴固定座固定于驱动连接板的外侧;所述弹性支承处于压缩状态,且顶在轴固定座与电机安装板的连接部之间。
[0018]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第二驱动电机和两个齿轮箱,其中:
[0019]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对应与一个齿轮箱连接,用于驱动一个所述主轮;
[0020]所述齿轮箱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内侧,齿轮箱的内侧与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且齿轮箱的输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21]齿轮箱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连接板中部的通孔;
[0022]所述主轮则设于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外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端的下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的顶部固定有一蓄电池安装板,蓄电池安装板的顶部则固定于纵梁的底部。
[0024]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框架的四个顶角下方均设有万向轮安装板,万向轮安装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技术的运动底座的结构设计紧凑,通过所述滑台安装板连接件、第一“凹”形开口等结构设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在狭窄空间中的应用。
[0027]2、本技术的运动控制灵活,其中每个主轮均由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且借助所述滑台的水平滑动设计,使得所述运动底座及应用该底座的喂料机器人更能够适应狭小空间中的作业环境。
[0028]3、所述运动底座的底部进一步设有万向轮,能够保持所述运动底座的平衡。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的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轴侧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省略滑台安装板及滑台安装板上方的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的正视图。
[0032]图4为图1省略滑台的轴侧示意图。
[0033]图5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轴侧示意图。
[0034]图6为图2中纵轴及纵轴下方的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0035]图7为图6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0036]图号说明:
[0037]10.底盘框架,11.方形框,12.横梁,13.纵梁。
[0038]20.主轮,
[0039]30.滑台,31.滑块,32.螺母固定座,33.丝杆螺母,34.丝杆,35.丝杆固定座,36.电机固定座。
[0040]40.驱动安装机构,41.驱动安装板,42.驱动连接板,43.第二“凹”形开口,44.电机安装板,440.电机安装板中部的通孔,441.电机安装板的带竖直通孔的连接部,442.光滑轴件,443.轴固定座,444.弹性支承,45.第二驱动电机,46.齿轮箱,460.齿轮箱的输出轴,47.蓄电池固定板,48.蓄电池。
[0041]50.滑台安装板,51.滑轨,52.滑台安装板连接件。
[0042]60.第一“凹”形开口。
[0043]70.万向轮,71.万向轮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4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包括底盘框架10,设于底盘框架10下方中部的一对主轮20,以及设于底盘框架10上方的滑台30。
[0046]结合图2所示,所述底盘框架10包括方形框11、一对横梁12和一根纵梁13。所述横梁12的两端与方形框1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13沿所述方形框11的中轴线设置,且纵梁13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横梁12上,纵梁13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横梁12上。
[0047]所述纵梁13的中部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驱动安装机构40。
[0048]所述驱动安装机构40的下侧设有驱动系统,所述主轮20设于驱动安装机构40的外侧,驱动系统与主轮20传动连接。
[0049]结合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喂料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设于底盘框架中部的一对主轮,以及设于底盘框架上方的滑台;所述底盘框架包括方形框、一对横梁和一根纵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方形框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沿所述方形框的中轴线设置,且纵梁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横梁上,纵梁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横梁上;所述纵梁的中部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驱动安装机构;所述驱动安装机构的下侧设有驱动系统,所述主轮设于驱动安装机构的外侧,驱动系统与主轮传动连接;所述方形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安装板;滑台安装板的顶部沿所述横梁的方向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滑台可沿所述横梁的方向水平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与所述滑台安装板之间借助对称设置的四个滑台安装板连接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安装板中部的上方设有一螺母固定座,螺母固定座的顶部与滑台底部固定连接,螺母固定座的中部穿设有一丝杆螺母,且丝杆螺母与螺母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母的中部则穿设有一丝杆,该丝杆的一端与一丝杆固定座可转动连接,该丝杆的另一端处设有一电机固定座,所述丝杆固定座及所述电机固定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台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对应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丝杆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底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靖夏炉明洪云超卫喆金佳韵卫龙兴
申请(专利权)人:谷源净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