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90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清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车体、过滤箱、吊架和抽取箱,所述过滤箱设置在车体的顶部,述吊架固定在过滤箱的一侧,所述抽取箱设置在吊架的下方。该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车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的一侧固定有吊架,吊架的顶部固定有模组,模组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滚轴,滚轴的外表面固定有吊索的一端,吊索的另一端固定有抽取箱,车体停靠在岸边可以随时移动,模组和升降电机可以随时改变清淤地点。地点。地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清淤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现有的清淤方式一般采用挖掘机、浮船等设备进行工作,然而这种工具一般限制较大,对于水位较浅或地质特殊的地点无法进行工作,并且清淤过程无法随意对清淤点进行移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清淤设备对于场地的要求过高并且清淤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车体、过滤箱、吊架和抽取箱,所述过滤箱设置在车体的顶部,述吊架固定在过滤箱的一侧,所述抽取箱设置在吊架的下方;
[0008]所述过滤箱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淤口,所述过滤箱的内底壁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排水泵的输出管延伸至外界且连接有排水管的一端,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的一端;
[0009]所述吊架的顶部固定有模组,所述模组的一端设置有模组电机,所述模组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开设有吊索槽,所述吊索槽内设置有吊索的一端;所述吊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架,所述排水管和抽水管均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内部;
[0010]所述吊索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抽取箱的顶部,所述抽取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抽水泵的输出管,所述排水泵的另一端贯穿抽取箱且延伸至抽取箱的底部,所述抽取箱的内顶壁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固定有搅拌扇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电机、搅拌电机、模组电机、抽水泵和排水泵均通过电线与车体通过电线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模组与吊架相适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吊索为钢索。
[00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电机以对称形式固定在抽取箱的内顶壁。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以与水平面呈十五度角的形式固定在抽取箱的内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一端固定在出淤口的底部,所述过滤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抽水管的下方。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该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车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的一侧固定有吊架,吊架的顶部固定有模组,模组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滚轴,滚轴的外表面固定有吊索的一端,吊索的另一端固定有抽取箱,车体停靠在岸边可以随时移动,模组和升降电机可以随时改变清淤地点;过滤箱设置在车体的顶部,吊架固定在过滤箱的一侧,升降电机固定在模组的顶部,车体固定后即可进行工作,对于场地的要求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升降机构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抽取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过滤箱1,出淤口101,吊架2,抽取箱3,模组4,升降电机5,滚轴6,连接块7,吊索8,第一固定架9,第二固定架10,抽水泵11,搅拌电机12,搅拌扇叶1201,排水管13,抽水管14,过滤板15,模组电机16,排水泵17,滤网1701,车体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8]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8、过滤箱1、吊架2和抽取箱3,升降电机5、搅拌电机12、模组电机16、抽水泵11和排水泵17均通过电线与车体18通过电线电连接,模组4和升降电机5可以随时改变清淤地点,过滤箱1设置在车体18的顶部,车体18停靠在岸边可以随时移动,车体18固定后即可进行工作,对于场地的要求大大减小,述吊架2固定在过滤箱1的一侧,抽取箱3设置在吊架2的下方;过滤箱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淤口101,过滤箱1的内底壁设置有排水泵17,排水泵17的外侧设置有滤网1701,排水泵17的输出管延伸至外界且连接有排水管13的一端,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5,过滤板15以与水平面呈十五度角的形式固定在抽取箱3的内部,过滤板15的一端固定在出淤口101的底部,过滤板15的另一端固定在抽水管14的下方,过滤箱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14的一端;吊架2的顶部固定有模组4,模组4与吊架2相适配,模组4的一端设置有模组电机16,模组4 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7,连
接块7的顶部固定有升降电机5,升降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有滚轴6,滚轴6的外表面开设有吊索槽,吊索槽内设置有吊索8的一端,吊索8为钢索;吊架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10,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架9,排水管13和抽水管14均通过第一固定架9和第二固定架10的内部;吊索8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抽取箱3的顶部,抽取箱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抽水泵11,抽水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抽水泵11的输出管,排水泵17的另一端贯穿抽取箱3且延伸至抽取箱3的底部,抽取箱3的内顶壁设置有搅拌电机12,搅拌电机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搅拌电机12以对称形式固定在抽取箱3的内顶壁,搅拌电机12的输出轴外表面固定有搅拌扇叶1201。
[0029]工作原理,该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使用时将车体18固定在岸边,通过车体18控制模组电机16和升降电机5将抽取箱3到指定地点,然后打开抽水泵11、搅拌电机12和排水泵17,搅拌扇叶1201将淤泥打散混入水中,抽水泵12抽取污水,通过抽水管14将污水传到过滤箱1,通过过滤板15将淤泥过滤,淤泥通过出淤口101排出,水经过滤网1701通过排水泵17和排水管 13传到清淤点,继续冲散淤泥。
[0030]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8)、过滤箱(1)、吊架(2)和抽取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设置在车体(18)的顶部,述吊架(2)固定在过滤箱(1)的一侧,所述抽取箱(3)设置在吊架(2)的下方;所述过滤箱(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淤口(101),所述过滤箱(1)的内底壁设置有排水泵(17),所述排水泵(17)的外侧设置有滤网(1701),所述排水泵(17)的输出管延伸至外界且连接有排水管(13)的一端,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5),所述过滤箱(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14)的一端;所述吊架(2)的顶部固定有模组(4),所述模组(4)的一端设置有模组电机(16),所述模组(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顶部固定有升降电机(5),所述升降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有滚轴(6),所述滚轴(6)的外表面开设有吊索槽,所述吊索槽内设置有吊索(8)的一端;所述吊架(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10),所述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架(9),所述排水管(13)和抽水管(14)均通过第一固定架(9)和第二固定架(10)的内部;所述吊索(8)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抽取箱(3)的顶部,所述抽取箱(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伟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