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康华专利>正文

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81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色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中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混合桶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桶盖,桶盖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染料桶和进料桶,桶盖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桶盖内壁顶部的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混合机构,旋转混合机构包括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配合旋转混合机构的结构设置,使得旋转混合机构的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第一搅拌杆的结构设置,使得旋转混合机构在混合桶内无死角的旋转揉搓混合物,不存在任何一处死角,提高了该设备的混合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色母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色母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现有的色母粒混料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在设备内壁易积累污垢且不方便清洗,降低设备生产效率,缩短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色母粒混料设备混合搅拌的搅拌杆都是固定的在设备中央位置旋转搅拌,会出现设备本体内远离圆心处的混合效果差,不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搅拌效果差,现有的色母粒混料设备多为整体结构,不利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具备高效混合、自动清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色母粒混料设备混合搅拌的搅拌杆都是固定的在设备中央位置旋转搅拌,会出现设备本体内远离圆心处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桶盖,所述桶盖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染料桶和进料桶,所述桶盖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桶盖内壁顶部的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混合机构,所述旋转混合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穿过桶盖与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桶盖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管,所述混合桶的底部中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管,通过旋转混合机构的设置使得该设备能够充分的搅拌混合物,然后通过旋转混合机构上的刷套配合喷水管的设置,使得旋转混合机构能够通过旋转刷洗清洁混合桶内部,用同一个机构完成两项功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工作效率高。
[0005]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中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结构相同且以转杆的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包括主杆,两根所述主杆分别转动连接于转杆的左右两端,所述主杆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底端套设有刷套。
[0006]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中右两侧述主杆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转杆靠近底部和顶部的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链条相链接,该结构设置,得旋转混合机构的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第一搅拌杆的结构设置,实现第一搅拌杆的自转,然后通过
第三齿轮、第四齿轮配合链条的传动,使得第二搅拌杆实现自转,而且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自转方向相反,再加上转杆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整体旋转,使得旋转混合机构在混合桶内无死角的旋转揉搓混合物,使得混合物充分的混合,不存在任何一处死角,提高了该设备的混合效率。
[0007]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中混合桶的顶部和桶盖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混合桶和顶盖能够实现分离,使得在需要维护和检修混合桶内部时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0008]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中底座四角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地面,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设备能够牢固的与地面固定,不会因混合搅拌时发生的震动和摇晃而倾倒,很好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9]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中桶盖的顶部且处于电机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喷水管相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中喷水管呈环状结构,所述喷水管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喷嘴,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设备能自动清洁不需要手动清理,十分的方便简单,且清理过后的混合桶不会因上次混合残留的染料作用而导致生产出的色母粒有色差,保障了该设备对颜色的精度要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电机配合旋转混合机构的结构设置,使得旋转混合机构的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第一搅拌杆的结构设置,实现第一搅拌杆的自转,然后通过第三齿轮、第四齿轮配合链条的传动,使得第二搅拌杆实现自转,而且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自转方向相反,再加上转杆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整体旋转,使得旋转混合机构在混合桶内无死角的旋转揉搓混合物,使得混合物充分的混合,不存在任何一处死角,提高了该设备的混合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的支杆套设刷套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在转杆带动旋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刷套上的刷毛能对混合桶内壁的四周及底部进行不间断刷洗,防止混合物沉积于混合桶内降低设备混合性能,且一次混合完毕后,可以通过水泵将水引入喷水管内,通过喷嘴射向混合桶内壁四周,然后通过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的刷套进行混合桶内部的刷洗,使得该设备能自动清洁不需要手动清理,十分的方便简单,且清理过后的混合桶不会因上次混合残留的染料作用而导致生产出的色母粒有色差,保障了该设备对颜色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旋转混合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2、固定耳;3、出料管;4、旋转混合机构;401、转杆;402、第一搅拌杆;403、第二搅拌杆;404、支杆;405、主杆;406、第一齿轮;407、第二齿轮;408、第三齿轮;409、
第四齿轮;410、链条;411、刷套;5、混合桶;6、第一法兰;7、第二法兰;8、密封圈;9、桶盖;10、染料桶;11、喷水管;1101、喷嘴;12、安装座;13、电机;14、水泵;15、进水管;16、进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9]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混合桶(5),所述混合桶(5)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桶盖(9),所述桶盖(9)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染料桶(10)和进料桶(16),所述桶盖(9)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桶盖(9)内壁顶部的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混合机构(4),所述旋转混合机构(4)包括转杆(401),所述转杆(401)的顶部穿过桶盖(9)与电机(13)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所述转杆(401)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402)和第二搅拌杆(403),所述桶盖(9)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管(11),所述混合桶(5)的底部中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402)和第二搅拌杆(403)的结构相同且以转杆(401)的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402)包括主杆(405),两根所述主杆(405)分别转动连接于转杆(401)的左右两端,所述主杆(405)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杆(404),所述支杆(404)底端套设有刷套(4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母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聪吴康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康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